新闻调查与评论【2】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章调查性报道的采访第一节预采访一、隐性线索的搜集很少有读者在读到那些揭露黑幕交易的调查报道时,首先注意到记者的文笔如何优美、报道的结构如何合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天哪!他们是怎么发现这事的呢?”读者的感受是准确的。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调查性报道,首要的条件便是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大多数记者在决定进行某项调查时,都会有一个不太明确的预感或线索。没有线索,也就无所谓调查性报道,线索是调查性报道存在的基本条件。线索来自不同的消息来源。有的线索来自见报文章的破绽,以及不同报道中相互矛盾的说法。有的来自政府公布的资料中的疑点,有的线索是知情者提供的,他们有的出于公心,因为对某个媒体甚至是某个记者的欣赏、信任而决定把事件的内幕捅给他们;也有的纯粹出于个人目的,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不少地方媒体使出了“有奖征集新闻线索”这一招,更以“百元起步,大奖千元”为招徕口号,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独家的调查性报道线索,也因此而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新闻职业线人”,依靠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为生——其实质则是新闻媒体有偿购买新闻线索,在西方国家,它们被称为“支票簿新闻”。“支票簿新闻”在软性新闻中已经变得极其普遍,例如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就把他们豪华婚礼的独家报道权卖给了某家杂志;在某些重大事件中,我们也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媒体为争夺独家报道权而支付大额现金的手——例如,在0.J.辛普森案件中,一些报纸付费给潜在的证人,但最终,法庭放弃了对他们的传唤,因为法官担心,他们的证词已经受到了金钱的玷污。一些媒体对于用金钱买来的新闻遮遮掩掩,而另一些则争辩说,为一条重大新闻而付费是值得的。但是,在调查性报道中,有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新闻来源是因为金钱而爆料给媒体,则他们也就很可能为了获得这笔钱而夸大其辞甚至说谎。美国《新闻周刊》就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一名记者在调查艾滋病的扩散问题时,支付了60美元给一个妓女,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已经染上了艾滋病。但是当警方对她进行调查时,这名妓女改变了自己的说法。她承认,自己是为了有钱购买海洛因而向记者撒谎的。这使得《新闻周刊》感到非常狼狈。可见,在本来就充满了谎言的调查过程中,如果不坚守职业道德而去购买线索,很可能会使自己陷入陷阱。目前,我国新闻界对于支票簿新闻这样一种违反新闻道德的做法,似乎并未认识到它的危害性。但随着2调查性报道的逐渐风行,这个问题必然会成为媒体所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隐性新闻线索的正当来源,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可能:1.新闻信箱。不少媒介设立了观众信箱、BBS讨论版、读者热线甚或“新闻11O”一类的栏目,其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其亲和力,另一方面也是获取报道线索的好方法。当然,每天堆积如山的信件和多如牛毛的电话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新闻价值,其他则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必须记住,对待每一位读者和观众都应耐心和亲切,争取做到有问必答。如果无法给出答复,也要向读者说明原因。否则,记者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依据人际传播的规律,如果你失去了一.个读者的信任,也就意味着有至少十个人对你所在的媒体产生了疑虑。当真正有新闻线索被他们发现时,他们可能会转向另一家媒体。一个局外人很难想象,竟有那么多的读者、观众关注热线专版上的报道,对于有关自己切身利益或遭遇近似的报道尤其如此。报道之后向他们报告事件的最新动态和最终结果也很重要,精明的读者会借此衡量一家媒体的能力,没有满意的结果,他们会另找一家“更行”的媒体。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电视和报纸,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南方周末》越办越火,能够得到一些甚至连当地媒体都难以得到的新闻线索,而一些媒体的热线却越办越冷,难以为继的原因所在。2.记者直觉。有的记者这样总结他们决定从事某项调查的原因:“总有点什么不对头。”------某位官员在回答提问时含糊其辞、有意掩饰;一家总是花费大量金钱做广告的企业突然变得悄无声息;某个工厂里生病的工人突然增多了……总之,事件的发展与常情不符,值得提出疑问。3.知情者。部分线索是由知情者提供的,他们可能来自该组织的内部,也可能是这个组织机构的对手。有的知情人会公开自己的身份,以证明线索的可靠性,但有的消息提供者则未必乐意如此。对于这些匿名的线索来源应持更审慎的态度,判断其是否可靠,是否值得花上大段时间进行调查。由于匿名消息的提供者往往只愿单方面和记者联系,甚至只有短短的一次电话接触,因此,记者必须在首次通话时尽可能了解更多的情况,避免因线索不清而徒劳往返。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说服他留下联系的方法,这会在调查线索中断时给记者意想不到的帮助。4.线人。一些记者倾向于培养自己的“线人”。如果记者除了调查报道外,也负责着某个领域的日常报道,那么,就有可能结识这一领域的各色人等——最高领导、助理、部门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秘书、打字员、司机等等。设法和其中一些人交上朋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私下谈话时的只言片语,有意无意露出的口风,或是出于对上司的不满而搜集的大量资料,诸如3此类,都是调查性报道不可多得的线索。而获取它们的前提,就是记者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足堪信任。否则,他们只会用外交辞令来打发记者的提问,而不会告知任何有用的线索。5.公开报道。善于从堆积如山的公开报道中寻找报道线索是优秀调查记者的一项基本功。某个交通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卡车将一名老妇撞死后仓皇逃逸,凶手不知下落。按照新闻处理的常规,此事只能作为社会新闻放在报纸的右下角。但一名细心的记者依稀记得,不久前在这个路口也发生过类似的恶性事故。她决定查阅三年以来所有的地方报纸,结果发现这个路口竟已有多人丧生和受伤。核查交警部门的记录后她获得了更为详尽的资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为什么市政部门不愿在这样的路口设立天桥?其中是否别有奥妙?循着这一线索,她写出了一篇有关市政部门渎职行为的报道。从公开报道中能获取的线索多得令人吃惊。以下几个实例来自笔者的亲身体验:一个从不淹水的广场在1997年的一场大雨中忽然积水一米深,新闻界当时在报道时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暴雨,而记者意识到这是因为排水口被新建的建筑堵住,无法迅速排人地下而造成的,然后立刻展开了对城市排水系统现状的调查;一座城市的鸡蛋贩子忽然集体宣布“不卖了”,并与前来维持秩序的工商管理人员发生冲突,有人受伤。有报道将其理解为“蛋贩贪图暴利、工商严格执法”,但记者却对这条报道的角度产生了怀疑,并进而揭示出滞后的市场最高限价制的不合理性——长期从事调查报道的资深记者都会认识到:“处处留心皆线索”。6.内部资料。内部资料也是调查性报道的极佳线索来源。出于“不影响基层部门工作”的心理,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往往把所了解到的“不宜公开报道的情况”写成内部资料,或由记者写成内参,供政府参考,为领导机关提供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这些资料,同时也可为媒介提供报道的背景资料。除牵涉国家机密,确实不宜公开者之外,它们同样也可视为极佳的报道线索。一些记者在征得管理部门和编辑部的同意后,循内部资料提供的线索追踪调查,写出了极具新闻价值的调查性报道。与其他线索来源相比,内部资料具有如下优势:(1)线索多。一份内部资料可能会包括众多新闻线索:(2)可靠性强。内部资料要求写明单位的全称和具体地址,写清人物的职务、姓名,不能用某地、某单位、某事的含糊提法,并要求尽量配以实物图片、图表、原始单据等有形的证据,因而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不过,迄今为止,由于宣传纪律的限制,不少媒介还对使用闪部资料作为报道线索来源心存疑虑。因此,在决定对内部资料上的线索进行追踪调查之前,最好征得管理者的同意。同时,还必须核实该内部资料是否属于国家机密,如果牵涉到国家机密,那就不能公开报道。7.政府文件。政府文件中也有不少值得挖掘的线索。某市政府当年4办公预算列支大大超过了去年的数字,也超过了通货膨胀的水准,而教育预算却不增反减,有经验的记者当然能从其中嗅出点什么来。现在,各级政府都在致力于政务公开化,这为调查记者的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数字之中可淘金。不少记者抱怨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不够科学,口径不一,虚报浮夸现象严重——的确如此,但经过审慎的比较,在政府部门的统计数字里还是能找到相当有价值的线索。有时候,记者恰恰能从相互矛盾的数字中找出新闻来。比如前些年我国空调行业虚报产量成风,但另一个统计口径——空调压缩机生产及进口总量却显示出,实际产量比这要小得多。经过调查,一位记者揭露出许多厂家为争当行业老大,竟把一台分体式空调的内外机各算作1台,“一拖二”空调算作三台的“神奇”加法,给热衷于放卫星的空调业敲了一记警钟。8.法庭记录。法庭记录也是绝佳的线索来源。法院是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的所在,平日隐蔽在深处的一些为人忽视的问题,在法庭上都会有明确、尖锐的反映。单身母亲的生存状态如何?经济纠纷导致的暴力案件是否在不断上升?犯罪年龄为何日趋低龄化?……对法庭记录善加利用,记者会获得取之不尽的线索。9.其他文献。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懂得利用所有能搞到手的资料。这其中既包括前面提到的公开报道、内参、政府文件、统计局的数字、法庭记录、工商局的企业登记状况外,还可以包括网上数据库,以及一些通常不对外公开的资料,比如档案馆的重要档案、警方的讯问笔录、信访部门的情况汇总、商业文件,以及某些学者的个人研究等等。对于后者,精明的记者可以通过工作渠道或私人交往取得——再次重申:在牵涉到国家机密时决不能这么做。同样,对涉及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调查也须谨慎小心。稍不留神,记者就可能因为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的隐私权而被告上法庭。在握有新闻线索之后,对线索的理解能力则变得十分重要。有的记者常常会感到迷惑:为什么同样拿到一份公开材料,有的同行能从中找出绝妙的线索,而我却不能?仅仅用“缺乏新闻敏感”来解释这一现象未免偏于草率。事实上,许多记者之所以对材料中的线索视而不见,完全是因为没有充分进入其“语境”,无法理解那些书面语言背后的“微言大义”的缘故。假如能置新闻材料于更大的语境中,那么,新闻就会跃然纸上。《检察日报》于1999年8月3日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河南省上蔡县最近明文规定取消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凡开支必须经3人以上审批方可报账。初看起来,一份地方县级财政管理文件没有太高的新闻价值,但假如考虑到目前国内企事业机关对负责人普遍缺乏有效监督,职务犯罪案件卯%以上是因为大权独揽、一人说了算造成的这一更广阔的新闻语境,那么这一新闻不仅在当地有重要意义,在全国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检察日报》的记者正是因为通晓这一语境,5从而挖掘出了这条新闻。二、假设的提出一旦手中有了一条或明或暗的线索,记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出一个明确的“假设”,确定自己可能在调查中证明什么。根据某个传闻或手头的线索,再加上记者掌握的背景资料,就可以作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可以是“皮肤病防治所可能在和游医勾结起来骗人钱财”,也可以是“某官员可能跟某桩行贿受贿案有牵连”,诸如此类。一个简单明了的假设非常重要。首先,它能为记者提供明确的思路,给将要进行的调查指出方向,减少无效劳动;其次,它对记者与编辑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至关紧要——试想,如果连想进行的调查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如何获得负责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记者判断其新闻价值大小,以确定该不该花时间和花多少时间来进行调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所有假设都能得到证实。由于条件所限,有的记者只能证实其中的一部分,新闻的轰动性远不如预想;也有这样的情况:获取的所有证据都与假设不符——在这里,无法证实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对于新闻假设而言,能够证伪与能够证实同样意义重大,因为它们同样都致力于消除可能存在的社会危险。而从文本表现来看,调查与假设不符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徒劳无功。你怀疑某位官员参与了某项幕后交易为自己捞得好处,调查下来却发现他其实非常正直;你担心西藏的植被正在因为大规模的旅游开发而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但当地的藏民却说,几年前这里连草都很少,而现在山坡上有了成片的绿色——如实写出好了。好的报道并不一定全是坏消息,好消息和坏消息一样,其报道的根本目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