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新常态的思考与实践李建华沈治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明确“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行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九年一贯”在义务教育阶段,将会成为实现教育规律需求和群众教育需求的“双赢”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教育资源整合、解决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办学水平,具有天然的优势。2013年9月,随着南京市河西新城区的发展,教育重新规划、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促使原来城效结合部的三所相对薄弱的学校——双闸中学、沙洲中学和双闸小学整合为莲花实验学校,这是南京河西新城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初中学生700多名、小学生800多名,来自全国19个省市,外来务工子女占80%,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因为随父母漂泊,如“候鸟”一般迁移,他们身上具有明显的文明、守纪、朴素、勤俭、吃苦等品质,相对而言,文化基础薄弱,家庭支撑较少,学习力不强,导致这些他们存在“三弱三缺”的的不足,即“阅读能力弱”、“数学学科弱”、“英语学科弱”,“缺爱”、“缺见识”、“缺自信”。他们在升学时,尽管有同城待遇等政策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学区,依然是中学“并不待见”的人,“难入学”现状依然存在。如今,三校整合以后,九年一贯制,中小一体化,家长无择校之困,教育少脱节之忧,中小直升,教育衔接,随之成为可能。探索中、小学衔接的教育规律,找准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过渡的教育“衔接区”,加速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直通,既“瞻前”,又“顾后”,帮助起始年级学生完全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而实现他们的可持续生长。一、文化先行,聚合“九年一贯”的学校内核当下背景下新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绝大部分是各地资源重组、学校整合的产物,旧的学校文化已被打破,新的学校文化尚未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的心无处安放,恋旧乃人之常情,时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之感。眼前的围墙没了,心中的壁垒依旧,你、我、他的痕迹十分明显,在同一2个校园内,依然能一眼能看出谁是谁。学校不能变“平”,“一贯”则无从谈起,重塑“九年一贯”的学校文化是首要之事。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原双闸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感受宁静而丰富的教育人生”,原沙洲中学办学理念是“融合教育”,原双闸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幸福教育”。三所学校所在的区域——建邺区,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也是个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城区,提出了“群众满意,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的教育追求。三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着新区教育追求,有着惊人相似的基因,我们经过反复提炼,概括出了其中的核心因子就是“故事”与“温度”,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核心办学理念是“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我们的校训是“无痕、有品、致信”,我们的目标是“教师如莲、学生如花”,“较好的质量,鲜明的特色,优秀的队伍,让教师幸福而有品质的工作,让学生快乐而有尊严的学习,让学校成为师生最为向往的地方。”我们的使命是“五年内把学校建成南京市青奥校园(现代化示范学校)、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和园林校园。创造适切学生发展的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较好质量、独具特色、人文现代、令人向往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紧接着,我们在多次酝酿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了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出台了《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行动纲领》和SIS手册(校园识别系统手册),“纲领”立足“故事”和“温度”的视角,从学校战略、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程、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十四个方面回答了学校“要到哪里去”的问题,确立了学校文化再造框架,聚焦了教师的文化认同,让师生、家长明白,“不管我们来自何方,我们都知道去往何方”。为了尽快推到原由三所学校之间看不见的“柏林墙”,让学校“平”起来,我们重组了年级管理小组,重心下移,指挥靠前;借助区教研室的力量,大力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赛课活动,打破教师之间的教研壁垒;发挥工会的力量,在活动中擦除“你、我、他”的痕迹;改变行政会风,推行“分享案例”和“桌面文化”,让大家敞开心扉,让管理走向透明;借助上级行政部门的力量,加大学校投入,改变学校环境,重塑教师的信心。所有这些,吸引了注意力,增加了粘合力,凝聚了向心力。同时,我们积极与每一位教师沟通,征求每一位教师的意见,汇聚骨干教师的建议,从绩效方案等事关教师重大而切身利益的制度入手,通过“合并同类项”后,先求异,寻找不同;再找“最大公约数”,逐步趋同;最后3“四舍五入”,达成相同。在整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初中部的新的教师绩效工资方案以100%高票通过。改变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坦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实每一位老师在意的不是利益,而是自己是否被忽视。二、课程创新,把握中小衔接的“最优时段”九年一贯制为衔接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即跳出传统的“低、中、高年级”分段培养模式,将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与初中的起始年级(七年级)置于一个培养框架之中,并相应的开设校本课程,有针对性的衔接中小学学习与生活。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尝试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和小学刚毕业的“准初中生”开设针对性校本课程,以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转变他们的角色意识。1.面向五、六年级学生的“中学体验课程”所谓“中学体验课程”是指邀请中学部优秀教师,参照中学起始年级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五、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开设的学科知识拓展式的校本课程。这类课程的学时通常每学期3-5课时左右,主要以活动、实验、小讲座等课外学习、活动形式,渗透入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一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出于这两方面因素的考量。第一,培养学习兴趣。“体验课”的趣味性强,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特别考虑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偏向于对事物感性认知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更多的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或者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憧憬中学的学习生活。例如:《肉眼看不到的生物世界》,借助显微镜,带领学生观察细胞的构成,认识微观的世界。《舞台上的英语》,以排练英语短剧的方式,将以往“听、读、写”的英语学习方式改为表演、对话。第二,渗透学科素养。“体验课”的内容严谨,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虽然在认知水平向贴近小学水平,但是其内容和教学目标却参照学科课程目标而设定,特别关注那些初中起始年级应该具备,但小学阶段未作要求的能力或方法。例如:《“悦读”语文》带领五六年级的学生欣赏美文,同时渗透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指导。2.面向“准初中生”的“暑假衔接课程”所谓“暑假衔接课程”是指利用暑假的时间(八月份),为将要进入七年级4的“准初中生”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这一套课程按照其时间的先后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八月中旬的军训——角色意识的过渡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学到初中,只间隔了一个暑假。多数学生从心理上并未形成初中生的角色意识。在行为上也尚未达到初中生的一般水平。因此,以暑假为契机,了解学生的个性、家庭情况,并树立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主要包括:将中学生行为规范印发给每位同学,利用军训时间进行学习。统一印发军训日志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以内省的态度面对每天的生活。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且主动进行家访,让同学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关注那些需要帮辅的学生,从情感上顺利过渡到中学阶段的生活。利用迎新晚会展示学生的才艺,发掘学生的个性。第二是八月下旬的校本活动——阅读兴趣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衔接。阅读是一种可让人受益无穷的习惯。而我校的“阅读梦工厂”则为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八月下旬,分班级在我校的“阅读梦工厂”展开读书沙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同时,也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衔接。由于中小学落实课标的力度和程度缺少一致性要求,“准初中生”的知识、能力尚未达到七年级学习的要求。在暑假中,学科教研组将中小学的课标和教材进行梳理,将必会的内容以印发导学案或学习手册的方式给学生自学。并在八月下旬以学科竞赛的方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帮助学生适应起始年级的学习。三、教学融通,探索中小学的教学衔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中、小学教学工作的衔接提供了融合与贯通的可能和基础。以往中小学教师“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被打破,彼此的交流更加密切。在此基础上,中小学联合共同研讨教法、学情,协调中小学学科能力、方法的培养目标、方法,甚至教师岗位的循环都成为了可能。1.教研衔接,建立五、六、七学段的备课组活动机制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起始年级段共同备课,是九年一贯背景下中小教学衔接最易行的方式。我们则进一步尝试,将五、六、七年级的备课活动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备课组活动机制。第一,学情的交流。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在教学上则表现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学科素养的差别。同时,学生个体的差异也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五、六、七年级备课活动正式从学情交流5出发,认识学段的差异。对个别学生小学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有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第二,学科教学衔接方案的制定。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课标、教材,找寻二者之间的差异,确定相同点(中小学皆作为重点进行教学的内容)、盲点(小学不教但起始年级必须了解的内容)、弱点(小学略讲但中学必须了解的内容)。并共同协商小学阶段补充教学和中学阶段补偿教学的内容。例如:《数学学科衔接方案·节选》:列竖式的计算;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如何找最小公倍数(短除法)、最大公约数、如何通分;整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带分数相加减;文字题列式体现加括号的重要性;常见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总利润=单利润*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各类基本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第三,月度听评课。为了彼此了解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中小学部开展听评课活动。关注教学的过程,及时修改教学设计,总结经验。2.教法的衔接,协调“课堂探究”与“当堂练习”的比重中学课堂容量相对大,探究活动耗时长,课堂练习、讲解、订正的时间少,课后作业相对校对,这都让其实年级的学生不太适应。为此,五六七年级的课堂教学都应更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探究活动与课堂练习结合起来。在小组学习中,人人都充当重要角色,人人有任务,学有余力的同学及时帮助组内学困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较难完成的请老师帮助解决。小学的课堂以其互动方式多样、内容呈现方式丰富而吸引这学生。特别是认知方式的直观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在起始年级的课堂设计上可以模仿小学的课堂呈现方式教学重心放在活动设计上(如模仿、对话、游戏、竞赛、表演、讲故事、简短报告、讨论、趣味阅读),多开展合作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做中学”代替单纯的识记性学习。多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3.学法的衔接,推进“接受引导”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小学阶段学生习惯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更多强调教师主动作用的发挥,这与中学阶段主张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我校倡导:小学高年段和初中起始年级的教师均应引导学生尝试“问题——假设——探究——总结——验证”的学习模式。即:小学高年段的所有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或学习主题,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由教师引导下开展问题探究学习,6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时存在的疑问或收获;小学高年段部分学生和初中的多数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提出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依靠小组合作验证观点;小学高年段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初中部分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提示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帮助中小学多数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结论,并将结论灵活运用到教学反馈中。4.师资衔接,探索五、六、七学段教师岗位的联动为了更好的让教师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校正在逐步尝试,在打通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岗位的联动——将“五、六、七年级教学岗位循环”;“骨干教师跨年段、跨学段引领”;“中小学教师长期教学互访”有机统一”。以英语、数学学科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