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魏建军一、高速发展的世界,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1、未来扑面而来.mp4社会形态竞争对象(特征)教育方式备注原始(奴隶)社会人、工具个体的、面对面传授农业社会人、土地私塾、个别化教学工业1.0人、资源水、蒸汽机、机械化班级教学大批量纪律性熟练性工业2.0人、资本电的发明与规模使用、大规模生产工业3.0人、信息电子工程、IT、自动化?工业4.0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生产2、未来的数字化生活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要适应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的个人素质与能力等等。毫无疑问,这些改变都需要教育。二、教师发展是学生与学校发展的前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无论学校制度如何变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因为教师的发展直接带动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各种潜能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不仅如此,没有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快乐和幸福。现实中许多学生不快乐、不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老师不快乐不幸福。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体发展,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促进学校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二、教师发展是学生与学校发展的前提二、教师发展是学生与学校发展的前提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二、教师发展是学生与学校发展的前提中美两国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的品质中国美国有责任感友善的态度重视品德教育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有耐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兴趣广泛有幽默感良好的仪表知识面广公正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有幽默感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尊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对个人的关注教学生动有趣,容易领悟有伸缩性三、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必要性分析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虽然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及其以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1、基础教育优质化发展的需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学上”向“上好学”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校硬件的差异北京171中学----投资2.3亿的综合楼,功能完善图书馆和阅览室计算机教学中心科技教育中心艺术教育教室体育和健身中心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师生食堂餐厅学校教师队伍的差异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分享者与指导;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成为社区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共建者。4、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督导的需要美丽的乡村教师(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标指向:培养高素质教师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价:是否实现目标教师专业标准(三)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建设目标的明确与细化教师的入职与资格更新教师的考核与管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标准四、《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框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由前言、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构成。对《专业标准》的制定依据、目的、性质定位、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应具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标准的实施建议等做了清晰明了、言简意赅、要求明确的表述,并由此构建了中学教师专业素质与行为规范体系。1、“前言”----定性到位《专业标准》开篇明义:其目的是“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将中学教师定义为:“履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专业人员合格教师通用性导向性2、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基本理念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三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3、“基本内容”----要求明确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知识(五)教育知识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六)学科知识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七)学科教学知识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八)通识性知识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能力(九)教学设计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十)教学实施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45.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3.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4.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能力(十二)教育教学评价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十三)沟通与合作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十四)反思与发展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4、“实施建议”----具体落实《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实施建议”部分,针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院校、中学和中学教师等不同主体对象,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实施要求和建议,以保证标准的落实。如:对中学要求:“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教师绩效管理机制。”五、《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简要解析----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1、教师的专业思想2、教师的专业知识3、教师的专业能力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