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zxj现代文学史第01章 五四文学革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胡适中国白话文学的运动当然不完全是我们几个人闹出来的,因为这里的因子是很复杂的。我们至少可以指出这些最重要的因子:第一是我们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作品……第二是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年之中,渐渐的把一种大同小异的“官话”推行到了全国的绝大部分……第三是我们的海禁开了,和世界文化接触了,……此外,还有几十年的政治原因。(胡适:《逼上梁山》)1、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外来文学的影响林纾,字琴南(1852—1924)光绪年举人。林纾和严复是晚清翻译西洋文字的两个大家。严复主要译西方思想著作,如《天演论》等。林纾则译西方文学著作,自《巴黎茶花女遗事》起,出版的译作有一百三十多种。3、国语教育的需要4、思想革命的必然要求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新青年》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明确提出了“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的口号,并比之为舟车之两轮,若无此两轮则社会无以前进。周作人封建思想寄寓在古文中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没有经过廓清,所以荒谬的思想与晦涩的古文,几乎融合为一,不能分离。(《思想革命》)封建思想寄寓在古文中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没有经过廓清,所以荒谬的思想与晦涩的古文,几乎融合为一,不能分离。(《思想革命》)二、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过程一九一六年底,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至北京。胡适和文学革命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立下首倡之功,成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之急先锋”。胡适提出“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立下首倡之功,成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之急先锋”。胡适提出“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旗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三、文学革命的论争1与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斗争2与“学衡派”的斗争3与“甲寅派”的斗争三、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鲁迅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潮流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1、对文学革命先驱者的思想启示。2、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四、新文学社团与流派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文学研究会以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为主阵地,后陆续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至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宣告了文学研究会终止。《小说月报》——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立场与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研究会简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人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宣言》创造社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等,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创造社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共廿六期)、《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显示出一种异军突起之势。立场与主张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的活动罢了。——郭沫若创造社转向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前后两期,“五卅”后,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进步作家加入创造社,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郭沫若等又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语丝社因《语丝》周刊得名,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林语堂、孙伏园等。新月社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成员多为英美留学生。新月社成员较复杂,本来不是一个专门的文艺团体,带有文化社交俱乐部的性质,1925年,徐志摩接偏《晨报副刊》,1926年4月在《晨报》副刊上开辟《诗镌》栏目,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在徐志摩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诗人群,成为新月诗派,包括闻一多、朱湘等诗人。五、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1、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2、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3、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说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