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着导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授课人孟军课程特点•所选篇目并不全是公认的经典名篇,也选了一些并不广为人知但很有特色的作品,体现了编选者独到的眼光。•既是作品赏析,也是个案研究。•没有面面俱到的分析,只对如何理解作品作了一些启发,给读者主动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学习方法•把学习、欣赏的态度和研究、审视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对阅读提示的理解与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挖掘结合起来。•把对作品本文的理解与广泛占有资料、把作品放到各种联系中观照结合起来。•尝试寻找理解作品的新的视角和入口。一、《在酒楼上》•吕纬甫的形象: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充满革命热情,现在却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吕纬甫形象的意义:反映了“五四”高潮以后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思想状态;表现了他们在“躁动与安宁”、“创新与守旧”两极之间摇摆的生存困境。•艺术特色:通过老友邂逅这一事件和酒楼这一特定的场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表现世事人情的巨大变化。•关于我和吕纬甫的关系:“我”和吕纬甫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代表了对人生道路的不同的选择。我对吕纬甫持批判的态度。“我”和吕纬甫代表了同一个主体的互相矛盾的两个侧面。吕纬甫和“我”同属一个主体,但表现了我的认识的深化和思想的成熟。“我”和吕纬甫是两个主体,但吕纬甫体现了我的“未来”,促使我警惕。•对老梅的描写:象征着希望,也象征着不向严酷环境屈服的反抗精神。仔细体会作者对词语和意象的选择:老梅、倒塌的亭子,愤怒而且傲慢。•两件小事的意义:怀旧的情绪和伤感的情调;落寞情怀中仅存的一点暖意和希望。二、《铸剑》•写作背景:三一八惨案后七个月,即1926年10月。•怎样理解复仇完成后的情节:•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却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以后”才是鲁迅思维的真正起点(与《补天》中的女娲、《射日》中的后羿、《理水》中的夏禹功业完成“以后”以及《野草》中的“死后”等等有类似之处)。当复仇者与被复仇者同归于尽,尸骨变得难解难分,大复仇最后变成大出丧,黑的人与眉间尺不但身首异处,连仅余的头颅也要与敌人的头并置,被公开展览(表演)。而群众(鲁迅说他们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则把大出丧变成狂欢节。小说结束时,当百姓看王后、王妃,她们也看百姓,看客们自己表演起来时,复仇与被复仇者,连同复仇本身,也就同时被遗忘与遗弃,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终被消解为无。尽管鲁迅从感情上无疑倾心于复仇,但他仍以犀利的怀疑的眼光,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看客)必然的失败、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任何时候他都要正视真相,不肯自欺欺人。本篇小说显然存在着两个调子:悲壮的与嘲讽的,崇高的与荒谬的。在小说前三节,后者仅作为一种时隐时现的不和谐的旋律,存在于悲壮而崇高的复仇之歌中(如第二节群众争看国王出巡的场面);到小说第四节,嘲讽、荒谬就上升为主调,直到最后占据着整个画面,象征着愚昧的看客他们(永远是复数存在)才是唯一的、永远的“胜利者”。•宴之敖者的形象:“黑色家族”的成员,都深刻的体现着鲁迅的主体精神:彻底的不妥协地反传统、进行革命的复仇,为国民打造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反传统的全新的精神世界。这群黑色族人对旧社会、旧势力的叛逆性极强,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出路有着清醒的认识与冷静的思考,他们睥睨世俗,敢于向一切恶势力挑战,复仇精神绝决而勇猛,不及后果,有着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果敢与反叛。他们都是孤独的复仇者三、废名•文化背景:生于湖北黄梅(六祖惠能出家的地方),受禅宗影响较大。•《纺纸记·楔子》:语言虽晦涩,但有风行水上、起落无痕的匠心。以隐蔽曲折的手法表达离经叛道的志趣和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个性,讽刺手法荒诞奇特,语言朴讷流畅,联想奇僻丰富。•《菱荡》:充满诗情画意,主要写“情境”,几乎没有故事,语言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简洁而洗练。作品犹如一曲诗意盎然的牧童短笛,一首恬静和谐的唐人绝句。•《桥》:侧重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物的情绪体验,由43个独立成章的山水小品连缀而成,几乎每一章节都营造了某种“美化的境界”,表达了某些“诗意和内蕴”。这些章节连贯一气,共同构成一种镜花水月般令人神往、令人忧伤的如烟似梦的境界。•《莫须有先生传》:作品诗意淡出,没有了早期作品中超尘脱俗般的单纯美,有的是作者逢人遇事的感慨和絮语,平凡百姓的庸常现实。其中隐含了作者的一腔愤懑和对世事、人性的理性思考,也充满了具有玄学意味的“理趣”和“禅趣”。•《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不再有意表现“理趣”、“禅趣”,只是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事实。在对丑恶现实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愤懑和对理想的向往。有时用佛学阐释人生哲理,令人难辨真味;有时以诙谐文笔状写人生苦况,又令人回味无穷。四、《子夜》•茅盾小说的特点:茅盾的小说具有史诗性的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子夜》“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理性特色;(2)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3)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有关。•第一章的语言特点:语言雄健而又精细,注重声光色新的变幻,富于节奏感。使用矫健有力的动词变不能动的东西为动的东西,如建筑物会扑,电杆会打,吼声会冲。精细的语言,往往同作者善于使用形容性的词语有关。作者采用了长短句并用的手法,巧妙地把雄健与精细的语言特点统一起来。•第一章的作用:1、对揭示主题的作用:在全书的矛盾冲突展开之前,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序幕——吴老太爷的死。这个人物本身与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他的出现却对以后矛盾冲突的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于点明时代的特点,通过吴老太爷的出走,侧面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实期农村革命风暴的到来;通过吴老太爷的暴卒,象征着朽的封建势力——尘封的“古老僵尸”进入现代的大都会就“风化”了。吴老太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死是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象征。•2、结构上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小说主人公吴荪甫的生活环境、外貌、性格以及社会关系。五、《边城》•沈从文的贡献:一是创造了寄寓自然、健康、和谐人性的“湘西世界”,以文学形式探讨健全的“生命形式”。二是创造了极富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两段文字的作用和特点:把叙述情节、刻画人物心理、表现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朦胧又纯净。•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品的内在统一性及作品的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人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小说悲剧结局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种悲剧结局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之间的矛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选读老舍的语言风格: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三段文字分析:第一段:1、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对车的描写以及对祥子拥有自己的车以后的心理的描写,表现了祥子的生活理想,也使读者更容易体会祥子失去自己的车以后精神上受到的巨大打击,为祥子以后的堕落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强化了作品的悲剧色彩。2、赞赏之情对批判旨意的淹没:可通过与鲁迅《祝福》的对比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祥子与祥林嫂都处在社会最底层,都属于“坐稳了的奴隶”。从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整体构思上讲,老舍也想对祥子狭隘的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有所批判,但从这一段注入了作者自己的“陶醉”之情的诗意描写中,读者更多地体会到的是老舍对祥子所代表的那种朴实的生活方式和朴实的生活理想的赞赏。第二段:1、注意老舍对祥子心理感受及景色变化的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的描写,从中体会认识老舍深厚的艺术功底。2、体会老舍语言俗中含雅的艺术趣味。注意老舍作品中人物语言与描写、叙述性语言的差别。第三段:1、对塑造祥子形象的意义:揭示了祥子自然的、原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虚其心,实其腹):只要能生存下去就没有无谓的烦恼。2、揭示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祥子与北京城已形成了鱼水一样的关系,祥子只有回到城里才有活力。这与环境吞噬人物的结局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老舍与沈从文的差异:1、在老舍笔下,新与旧两种文化形态融合在同一个表现对象上,二者的冲突是直接的;在沈从文笔下,新与旧两种文化形态分别体现在不同的表现对象上,二者基本上未产生直接的冲突。2、老舍对城市文明中保守与堕落两个方面都持一种批判的态度,重点放在对保守一面的批判上,而这种批判又体现了老舍的矛盾(理智上批判,感情上留恋);沈从文则集中批判城市文明中堕落、虚伪的一面,而对古朴、原始的生活状态基本上采取一种赞赏的、甚至美化的态度。《正红旗下》选读《下乡简记》(1964年)摘录:为什么要到檀营去?因为这里有不少满、蒙旗人。在辛亥革命以前,满、蒙旗人以当兵吃粮为主要出路,往往是一人当兵,全家都吃他的那一份钱粮,生活很困难。赶到辛亥革命以后,旗兵钱粮停发,生活可就更困难了。旗兵只会骑马射箭,不会种地,没有手艺;钱粮一停,马上挨饿。他们的子弟呢,只有少数的念过书或学过手艺,可以找点工作;大多数的青年既无文化,又不善于劳动,只好去做些小生意,往往连自己也养不活。原来,清朝皇帝对旗人的要求,就是只准报效朝廷,不许自谋生计。这就难怪他们不善于劳动了。辛亥革命呢,又有点笼统地仇视一切满人。这么一来,整整齐齐的檀营就慢慢变成了“叫化子营”了!有的人实在当无可当,卖无可卖,便拆毁了营房,卖了木料;有的甚至卖儿卖女,拆典当卖,死走逃亡,悲惨万状。这里原有满、蒙旗人二千户,是乾隆四十五年由北京调拨来的,担任皇帝到承德去避暑或狩猎的中途保卫工作。到解放时,只剩下二百多户,都极穷困。一、关于《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1、展现了旗人“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独特生活,揭示了旗人制度的腐蚀作用和对旗人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揭示了清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必然性。2、对于旗人的这种艺术化的生活,老舍怀有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在作品中体现为既悲悯又讥嘲,既爱怜又警戒,幽默中包含沉痛的笔调。二、关于《二哥福海》1、福海在作品中是一个新型的、正面的、理想化的旗人形象。他出身旗人社会的底层,既有旗人讲究礼仪和生活趣味的特点,又能突破旗人的传统,掌握了一门自食其力的手艺。他能认清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代表了旗人新生的希望。2、通过福海“请安”、安排“洗三”两个场面,作品展现了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生动地刻画了福海的形象:懂规矩、讲理儿、精明、麻利、能干。描写中有分析,既再现了生活原貌,又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索。3、这段文字也充分体现了老舍擅长运用北京口语、自然生动、洗练纯净、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三、老舍、沈从文对待本民族文化态度的差异老舍是满族,沈从文有四分之一苗族血统。满族在历史上曾是强势民族,苗族始终都是弱势民族。满族基本上被汉文化同化,苗族基本上仍保留本民族文化特征。老舍的民族意识基本上处于潜伏状态,直到晚年才有所显现;沈从文则具有较为明显的民族意识。老舍对本民族文化基本上采取一种批判、反省的态度,并把这种批判和反省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省融合在一起;沈从文对本民族的文化基本上采取一种肯定的态度,并把这种文化看作批判中国正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资源及增强民族活力的源泉。《呼兰河传》选读一、关于童年视角:1、作品主要是在“完整”的感受性的基础上表现童年的生活,没有将分析掺入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跟祖父学古诗一段。我为什么念诗的时候要大叫,为什么会觉得有的诗好,有的诗不好,文中都没有加以说明或分析,表现了儿童混沌、懵懂的心灵世界。二、作品的行文始终没有采取从客观的角度加以介绍、说明的方法,也没有采用静止的描写的方法,而是始终把表现对象控制在“我”的视角范围之内,始终追随“我”的兴趣的变化而变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主要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符合儿童兴趣多变的心理特点。三、语言简短、浅显、自然,还带有一些稚气。二、关于作品的寂寞感:《呼兰河传》第三章的基调是明亮的、欢快的、温暖的,但在这下面也潜藏

1 / 1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