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概论信息化概论2014年2月27日,是中国信息化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发展真正进入一个“一把手工程”时代!2信息化概论习近平在第一次小组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3信息化概论习近平还指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4信息化概论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建设网络强国!5信息化概论1.历史背景2.理解信息化3.信息化案例4.推进信息化5.信息化发展展望6.网络安全新动向6信息化概论1.历史背景2.理解信息化3.信息化案例4.推进信息化5.信息化发展展望6.网络安全新动向71.历史背景网络化准备指数2002年-第90名2007年-第73名2012年-第78名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1.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差距重新拉大2003年-第74名2005年-第57名2012年-第78名2007年-第57名2010年-第36名2011年-第51名81.历史背景网络化准备指数1.丹麦2.韩国3.瑞典4.冰岛5.英国6.挪威7.荷兰8.芬兰9.中国香港10.卢森堡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1.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差距重新拉大1.韩国2.澳大利亚3.新加坡4.法国5.荷兰6.日本7.美国8.英国9.新西兰10.芬兰1.芬兰2.新加坡3.瑞典4.荷兰5.挪威6.瑞士7.美国8.中国香港9.英国10.韩国2014年数据91.历史背景1.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差距重新拉大10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率2007年为14.61%,2010年为2.29%中国信息化发展速度在2007年后有明显下降。原因:信息化没有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列入议事日程,没有跟上近年来全球信息化向高端发展的步伐。1.历史背景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是一种社会变革,就像人类历史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巨大转变过程。停留在将信息化看作一种发展经济的有用工具,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上。1.2领导层对于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认识不足111.历史背景信息化长期扮演一个辅助角色,造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严重不平衡,说明许多领导干部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对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的时代变革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应对策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仅在78位,说明中国这个庞大经济体的质量太低,技术太落后,与发达国家差距太大。1.2领导层对于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认识不足121.历史背景1.3网络空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3英美发达国家都将网络空间视为与陆、海、空、天同等地位的疆域。网络空间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要素之一。网络空间1.历史背景1.3网络空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42013年6月,美国前中情局职员斯诺登披露的“棱镜门”事件,突显了网络空间斗争的白热化。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事件,也让我们认识到“制网络权”斗争,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化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全局。网络空间的发展滞后,已经对中国的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构成比较严重的威胁。1.历史背景1.4信息化核心技术缺失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15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通用基础技术和产业,其发展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是直接决定国家在信息时代的优势和战略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争夺“制网络权”的技术基础。1.历史背景1.4信息化核心技术缺失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16非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计算机、云平台、智能终端,都有可能处在无形的监控或监视之下。我们对此认识不足,发展缓慢,信息安全环境恶劣。呼唤强有力的的国家意志、创新的体制机制!1.历史背景1.5国家信息化的领导力薄弱17目前,许多国家建立了由国家元首亲自挂帅的、常态化的国家信息化推进和管理体制,以实现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和文化四种力量,抢占信息发展的制高点。1.历史背景1.5国家信息化的领导力薄弱18中国每年信息化投资数千亿元,规模巨大,却缺乏有效管理。缺乏一个有效的国家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流程,各自为政、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严重,说明国家信息化领导力薄弱。迫切需要以党和国家“一把手”的洞察力和政治意愿,强化国家信息化的领导力。1.历史背景19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正是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诞生的。中国信息化发展真正进入“一把手工程”时代!(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差距重新拉大(2)领导层对于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认识不足(3)网络空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4)信息化核心技术缺失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5)国家信息化的领导力薄弱信息化概论1.历史背景2.理解信息化3.信息化案例4.推进信息化5.信息化发展展望6.网络安全新动向202.理解信息化2.1“信息化”一词的由来21“信息化”一词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20-2010年)在其1963年发表的专著《信息产业论》中首先提出的,同时,他将以信息为中心的社会定义为“信息化社会”。显然,“信息化”这个词是从“工业化”借用而来的。2.理解信息化2.1“信息化”一词的由来22美式英语[ɪnfɔ:mətaɪ'zeɪʃn]英式英语[ɪnfɔ:mətaɪ'zeɪʃn](很少使用)informatizationinformatisationinformationalization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2.理解信息化2.2信息化的定义23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2.理解信息化2.2信息化的定义24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进行全面的改造,并因而导致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飞跃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社会转型的过程。根据恩格斯关于产业革命的定义2.理解信息化2.2信息化的定义25信息化是一个推动社会转型的过程,一个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是一场产业革命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可能持续上百年的过程。信息化的本质2.理解信息化理解信息化信息化的内涵是改变人类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方式,变为一种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方式。信息化不仅具有生产力发展的内涵,同时,意味着生产关系(管理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变革。不仅是技术进程和技术应用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进程,即社会发展和演变的过程。2.2信息化的定义262.理解信息化2.3信息化的理论模型27信息化的首要问题是信息的数字化数字世界(虚拟世界)数据、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嗅觉、味觉,现实生活(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对应关系越来越密切。2.理解信息化2.3信息化的理论模型28信息化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映射的过程。从而给出信息化的理论定义:信息化就是将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通过映射将其变换为数字世界,同时又利用逆变换将数字世界转换至物理世界,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物理世界的工具。2.理解信息化2.3信息化的理论模型29信息化的理论模型2.理解信息化2.3信息化的理论模型30从这个理论模型中看出,信息化过程依赖数量庞大的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持,信息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社会工程。在映射和逆变换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或软件人员,还需要物理世界中的每一个人的参与。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31信息安全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传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采集能力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1)信息采集能力32•百度采集互联网信息;•阿里巴巴采集经济和社会信息;•“蛟龙号”采集深海信息;•卫星采集地理信息……美国早在1970年就完成了全球所有国家的数字地图,误差不超1米。采集信息是基础,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各类信息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2)信息处理能力33计算科学和高端计算的水平是一个国家信息处理能力发展状况的标志。取决于6个要素: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网络(计算机联网应用)建模(问题的数学模型)算法(编程)软件(实现模拟计算)结果分析(数据处理技术和软件)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3)信息传播能力34•工业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手段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等电信技术。•信息时代:任何形态的信息,无论文字、图片、语音、视频,都以数字化的数据形式传送。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决定了国家信息传播能力的强弱。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3)信息传播能力35•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可见化、泛在化、智能化。即构造一个覆盖全球甚至外层空间的,能够传播任何形态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通信网。•宽带化、移动化和网络设施的计算机化成为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4)信息利用能力36•信息的高效、规模化利用是信息社会区别与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各行业开发了大量信息化应用系统,但大多是支持单位业务活动(操作和管理层面),远未上升到决策层利用,社会化利用则更差。大约相当于美国八十年代末的水平。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4)信息利用能力37•中国已经开发出巨大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但经济社会效益远未发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提醒我们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挖掘数据的经济社会价值。大数据成为信息化追求的下一个重要目标。2.理解信息化2.4信息化能力——(5)信息安全能力38•信息安全能力就是保护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不受侵害的能力,以及利用和破坏竞争对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安全能力包括对网络空间的监控能力、防御能力,也包括在网络空间的进攻能力。信息化概论1.历史背景2.理解信息化3.信息化案例4.推进信息化5.信息化发展展望6.网络安全新动向393.信息化案例(电子政务)3.1广东——网上办事大厅403.信息化案例(电子政务)3.1广东——网上办事大厅41原有电子政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缺少顶层设计,总体统筹不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较为突出•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电子政务整体效益未能有效发挥•重建设、轻运维,重技术、轻应用,电子政务绩效难以评估•行政推动为主,电子政务科学化、常态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未能建立3.信息化案例(电子政务)3.1广东——网上办事大厅42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的主要做法:(一)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需求倒逼•办事需求:网上办事大厅的目标是实现“事前清楚、事中少走、事后评议”•体验需求:以人性化的体验作为目标效果(清晰导航、便捷申请、一致体验、综合性与个性化结合)•多终端支持: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自助终端•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服务:线上线下整合,在镇街村设办事点,现场为老人、残疾人、不会上网等人群提供代办服务。3.信息化案例(电子政务)3.1广东——网上办事大厅43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的主要做法:(二)以职能部门为主体,有序推进•按网上办事的广度逐步推进:制定服务事项通用目录,三个方面:本级应进驻事项目录、应规整下级事项目录和协同服务专项目录。•按网上办事的深度逐步推进:三级深度,实现少走快办。每一级规定到现场次数(=2次),倒逼政府部门简化流程、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