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有关书呆子王财贵教授回答读经与才艺的现实问题问:读经教育本来是不鼓励13岁之前的黄金年龄学才艺的吗?但是如果读经学堂的孩子(4-6岁)在周末已经报了才艺班,如古筝、钢琴等,因此需要每日练习,从而影响读经的进度(和其他小朋友进度不一样,而还未到能脱离老师自己指读的阶段,感觉给孩子带来一些困扰),而一些住校的孩子希望把乐器带到学堂来,由老师监督每天练习,学堂是否应该满足此类要求?会不会因此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很多学龄前儿童的家长,把读经也当作才艺的一种,如果和家长进一步沟通读经理念,家长会觉得老师的说法过了,而且他已经把孩子送来全日制读经,已经是表示支持,甚至因此厌烦老师把读经教育说得过高,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和家长说明理论吗?培文网友答:读经教育并非不鼓励13岁前学才艺吧,读经教育只是强调读经为主,才艺为辅。如果孩子小,必需跟着老师指读,那么这里就有学堂统一进度问题,学堂老师不可能爲了某一个孩子学才艺耽误其他孩子的进度。这就需要家长取舍了。我孩子三岁开始学钢琴,到九岁时已经学了六年,但到了读经学堂,因为当地请不到钢琴老师,我孩子钢琴也就中断了三年。家长既然认定学堂,我看还是以学堂为主。既然认定读经,我觉得也该以读经为主。不过还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学堂每个孩子都增加一项固定自由学习时间,或书法或棋类或阅读或才艺。这样家长似乎愿意接受些,不知这样可否?虽然不是说家长提什麽要求学堂就变动什麽去迎合,但老师和家长只要都尽了解决问题的诚意,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相信能达成共识的。王财贵教授答:一、学任何东西都有教育的效果,故读经推广不反对任何学习,何况才艺?二、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看学习的效应如何,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分配恰当比率。三,人类最先发展,且与心智之增进相关较明显的能力是耳听,其次是眼看,其次是口说,其次是手动。四、故学乐器是有益的,此人人所知,但较少人知道从小学乐器除了能自娱娱人之外,其最大的功效是因为训练了眼耳和手指,同时增长了许多学习其他学科的智能。而读经则训练了眼耳和口舌,其增长智能之效用更甚于乐器,且所读的书之内容,对整个人生的作用,是不可计量的。五、又,依据人类能力发展的时间顺序,语文的发展在先,技能的发展在后,也即是口的训练在很早即应开始,愈晚训练效果愈差,错过时机,则甚为艰难。而运动神经发展较慢,故有关手指弹乐器及其他才艺的训练不必太早,太早,则费力很多而收功很少,白费了心机。晚一些,则费力较少,而收功较大。甚至十七八岁再学,都没关系。(当然,如发现天才,或要培养演秦家,另当别论。)六、所以,先读了经,再学才艺,不仅来得及,还可学得更快更好,两者可以得兼。但先学才艺,再读经,对读经的助益不大,且可能就来不及了,只能成就一面,真是得不偿失,将悔不当初。吾人并没有把读经当成一切,只是人生发展有个先后,所以教学必须有个缓急之次序;吾人也没有把读经说得太过,只是人生价值有个本末,因此课程必须有个轻重的比率。七,当然,楼主所要的,可能不是要这些理由,来说服家长。但凡推广读经的人,皆要有此见识,要孩子读经的家长,也希望有此见识才能确实安心下来,家长安心了,他的孩子的进步才大。八,一时之间,如难以处理,含糊一下,也未尝不可,培雯的建议是可行的。九、但长久而深远的看,全天读经的学园,要愈办愈单纯,真的要家长依学园的理念老实读经,只是读经,不理其他。这样单纯的教学,并不是为了办学的人方便,而乃是对别人的孩子尽了最大的培养责任。十,长久来看,办得愈单纯的学园,其发展愈好,孩子的进步愈大,学生的人数也愈来愈多。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心是很会比较的,他们其实都是希望孩子好,不过,至于怎样才是好,则不一定大家都知道的。十一、所以,办学园,可以从少量人开始,坚持老实大量的风格,不收理念不合的家庭的孩子,他们如也要读经,可以建议他们去业余的读经班。这样单纯的办学,半年一年,即有成绩可观,那些家长,为了孩子,也将改变他的教育思想。我认为这是吸引家长并推广读经风气最简捷之路。2.【王财贵博士读经问答】书法学习答1:先生在2006年12月22日台北师大读书会上,提到「识字」与书法的教育理论,有关的内容大意如下:◎语文教育,是从「识字」开始,进而为「书写」→「理解」→「运用」。◎「识字」教育要越早越好,孩子会张眼看字时,即可以大量识字。可以用「煮汤圆理论」,大量读经、识字,只要有印象即能认字,不见得要理解,或是能运用。◎书写能力,取决于两个条件:1.肌骨发展的程度:要成熟,发达到相当程度,才能书写。写越小的字,骨骼肌肉的成熟程度要越高才行,才能操作小肌肉。所以,写字,全世界的教育都要求六岁以上才开始写比较小的硬笔字。若要控制得加更精确,如写岀书法时那种有板有眼的起笔、勾笔等,骨骼肌肉要更成熟,则需到等到十岁以上,所以一般的学校差不多约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开始写书法2.组织架构的能力:人类的头脑、心灵的组织、架构理解能力发展,是随着年龄而慢慢发展的,年龄一到自然会成熟。孩子年纪小,可能会掌握不好架构。这时家长不必担心,这个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自然变好。但是现在的家长都太多虑,好像孩子明天就要死了,写字的架构能力不好,就紧张得要命。你只要想想孩子还会不会活下去,会的话,过两年就好了。人的头脑的组织架构的能力是慢慢成熟的。◎书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一般所说的书法,指的是狭义的,讲究组织架构的严谨,如何起笔、运笔、收笔,都有其章法与技巧,结构不能太歪歪倒倒、零零散散。此种学习要等到头脑、心灵的组织、架构理解能力发展成熟才能训练,所以要等到小学三、四年级之后。◎但是书法的含义又是广大的。广义的书法,即真正的书法的美感教育,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呢?两岁就可以。有人听到这种说法非常吃惊。实际上,书法是一种艺术教育,而人类对各种艺术的初步接触就是来自耳朵和眼睛的鉴赏能力。书法是一种文字表达,不是声音的表达,所以应该从视觉入手,两岁当然已经可以看了。你就用名贴来让你两岁的孩子开始写书法。怎么写,让他用那种大笔——像扫帚那么大的笔——这就是用大肌肉,不是用小肌肉,让他照着名帖来写。他也不会照着写,他就是照着画,乱画,画得不像样。但是,因为他一直看名贴,久而久之,眼界就高了。将来写书法就很容易上手,而且非常有兴趣。所以,两岁开始就要看名贴哦。不看则罢,一看就要看名贴,看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名家字帖。所以,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认字,两岁!怎么认?乱认!什么叫乱认,就是认对也好,认错也好,没关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写字,两岁就可以。怎么写,乱写!就是写对也好,写错也好,没关系,反正眼前都是名帖,有潜移默化之功。现在的教育都不追求教育的原理,都是教育的表象。要求孩子开始写书法都应该写成书法家的样子,那就只能到8岁10岁才让孩子写,而且要一笔一划认真写,起笔落笔都有要讲究。这之前做不到,就不能写,认为那是乱写。为什么不能乱写。他的手的肌肉虽然还没有发展到这个程度,但是他的眼睛已经可以看了,而且那时眼睛的功能更利,印象更深,所以可以让他看,不是吗?这才是教育的原理。依照教育原理来思考就对了,你就不会人云亦云。转贴自华山书院联谊中心的相关问答日期:2006/12/21发言人:疑惑的人主题:书法练习甲骨文请问我看到大谦读经学园的书法课一开始是安排学习甲骨文,为何这样安排?是否有特殊的涵意?答2:日期:2006/12/24发言人:王财贵主题:Re:书法练习甲骨文内文:习书法有两种路线,一者技艺表现,一者美感内涵。前者,宜按近及远;后者,则无所谓远近,以接近名帖,熏染艺术为主。当然此二者相辅相成,但何者为主,要看教者所设定的目的,又与年龄亦有些关系,如两三岁孩子学书法,自宜以后者为重。故让初学者写甲骨文,不必是定然,但亦不必见怪也。有关书法教育的若干理论片断,可参考全球读经网王财贵空中教室版近日贴出的最近讲学录。(即是上面我贴岀的讲课内容)问:日期:2006/12/25发言人:大谦主题:「书道」之义大矣哉!答3:内文:大谦的书法课教学指导,先后为陈一郎、杨念慈老师,这两位老师都是从游与杜忠诰老师门下习艺多年的学生,所以,在练习笔墨的技法跟观念上,大抵是承袭了杜老师灵动的风格与教法。杜老师的书道教学方法,是很灵活的,也深具学理,每个笔法练习,实有它的「大义」之意,实难以短篇幅的文字来概括,只能说勉以述之,略述其要。以甲骨文的练习为例:(一)汉文字的书写艺术书法,它包概了「文字」学与「艺术」表达等价值。以「文字」结构来说:包含了「形」、「音」、「义」三方面,故在学理上,而有「声韵学」,「训诂学」、「形体学」的发展。就「艺术」表达来说:线条、空间、意境等都是重要因素。甲骨文是汉文字的书写艺术书法之一,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再者甲骨文也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有其高度的文字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二)在杜忠诰老师的观点里,书法既是书道,也是艺道。它是艺术,也不离学理,是生命感的表现,也有「文以载道」、「技进于道」的特质。在他的许多观点里,书法显然不只是用来「写」的;而更可藉由书写所呈现的点线墨与知白守黑的空间分割构筑原理,来重新思考心灵生命的张力。我曾经上过杜老师的书法课,对他的理念与教法留有深刻的印象,从以前的学习与访谈笔记中,整理出如下几个要点:◎该如何对线条的律动掌握自如,什么时候该收笔、该下笔,其间分寸的拿捏都能恰如其份,犹如颠着脚尖在走路一样,快碰到地的那一剎那又要立刻把脚缩起来。杜老师说:「让生命活出味道来,做个有感觉的人才会写出有感觉的字、画出有感觉的画,否则字就只是字、画就只是画,嗅不出任何的味道与感觉,唯有与生命结合的东西才是活的。」◎「我也曾经把书法的结构,拿来跟建筑艺术做对应观照,无论篆、隶、楷、行、草书,都有很多各式的基本笔画,每一个字都好像一座建筑物,好几个字符串连在一起就好似建筑群了!也因为各种不同的用笔技巧,在水平力、垂直力、绞转力等三种力量的错综变化下,而形成各式各样的体态。」◎书法是由线条与笔势所构成,写字时气势一定要连贯,杜老师说:「我常说笔画与笔画之间要眉来眼去,秋波暗送,这就是空间的理想关系,前后点画的关系是相承相续的。」◎书法的一笔一画,需要靠一个人的历练、体会与丰沛情感,才能在书写的当下尽情挥洒出生命的内涵与澎湃,人的情感空间,其实也是如此产生的。杜老师说:「我曾经提出要写有感觉的字。实际书写时,笔毛与纸张碰触的抵拒状态透过手指的末梢神经,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用力的多少,轻重、大小,跟笔墨在纸上所形成的轨迹,产生对应。」◎毛笔具有柔软的弹性,运用不易,需要书写者当下的反应与处理。在点画书线条书写的「时间感觉」,及结体构形的「空间感觉」,可获得末稍神经的触觉与心灵知觉能力的训练,这对人类智慧觉照工夫,具有不容忽视的提撕与开发功能。故习练书法,可以增长我们的反省力,提升整体的观照能力。在杜老师的影响下,在我们书法课程的设计方向,有一学期是以甲骨文作大笔的线条练习,让学生培养出:◎「对线条的律动掌握自如」◎「各种不同的用笔技巧,在水平力、垂直力、绞转力等三种力量的错综变化下,而形成各式各样的体态。」◎「写字时气势的连贯」◎「笔毛与纸张碰触的抵拒状态透过手指的末梢神经,让学生很清楚的感受到用力的多少,轻重、大小,跟笔墨在纸上所形成的轨迹,产生对应。」(三)我们的书法教学活动:在每一周的教学主题中,指导老师先在现场大笔挥毫,也以说文字故事的方式,一方面让小朋友认识基本线条的运笔方式,一方面也让孩子们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构造。以「象」字为例,象虽本属表示大象之象,然以其,大借喻包容于天地间荦荦大者之种种形象,如山川日月。再经转训为事物表象之象。指导老师说:甲骨文线条书写较自由,笔道分布匀称、平衡,那些还保留着绘画色彩的象形文字,法度却给人一种方圆并济,肥瘦相合之意趣。笔画练习以方笔居多,其圆形,回环婉转,顺其自然,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分析,可得其雄伟劲峭之风姿。现场练习时,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握着大笔(大肌肉运笔)、专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