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专题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题目皇帝与皇权姓名与学号张燕燕3110102114指导教师陈志坚年级与专业大一人文大类所在学院求是学院皇帝与皇权张燕燕摘要:中国的古代历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它的制度,而说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不得的说道它的核心——皇帝制度。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而最为最高权力,它有很多的特征,但是也因为皇权的这些特点,引起了很多的纷争:一、皇权的争夺;二、皇权和其它权力之间的抗衡。无疑皇帝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也要讨论一下它在中国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和它的弊端,同时以几位帝皇为例展开讨论。关键字:皇权的制约皇权的争夺皇帝制度的利弊引言: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王权时代(夏商周三代)和皇权时代(秦以后)。王权时期王与贵族是大小股东的关系,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了贵族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主流。皇帝作为最大的地主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主宰者,皇帝制度也随之产生,而各种由于抢夺皇位而产生的皇族血案也随之而来,皇权成为了权力的中心,皇位成为了香馍馍。正文:公元前三世纪是一个社会转型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核心是什么?是专制制度。作为专制制度的推行者——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皇帝一词是秦始皇的发明:王曰:去秦著王,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1】秦始皇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帝制度的第一位体验者,并赋予皇权几个特性:1.至高无上性,没有任何的限制所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2】这和更早些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3】在认知上是完全一致的;2.独断性,皇帝的所有论断都不可否认的被默认为是正确的,如提出质疑,将被视为向皇权提出的挑战;3.唯一性,皇帝是整个皇朝所有权力的来源。皇权的特性决定了皇权的来源。皇帝俗称天子,意为上天之子,是神的派生,负责处理天下事物,而处理这些事物的权力就是皇权,可见皇权的来源便是上天,也就有了奉天承运之说。皇帝的权力如此之大就需要对它进行制约,制约的途径有四种:一是制度的限制,二是士大夫的限制,三是舆论的限制,四是传统的限制。我着重要讲的是第二条士大夫的限制。中国前现代官僚制度的早熟性一直为外人所称道。宰相制度、从秦汉时期的列卿到隋唐以来的六部行政制度、负有弹劾和谏诤之责的监察制度,乃至州、郡、府、县等地方行政制度,构成中国前现代官僚体系的庞大系统。从专制主义研究角度看,这个系统在角色和功能定位上,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内在紧张:一方面,官僚机构承担着社会管理职能,其身份客观上包含公共性的品质和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作为皇权权力系统中的一部分,官僚机构又必须唯天子之命是从,其身份具有明显的官奴特征,事实上充当着统治者私臣的角色。【4】在这种紧张的官僚体系中诞生了一个重大的矛盾,即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在先秦乃至两汉魏晋,国家的权力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君权,由皇帝掌握;相权,由宰相掌握;军权,由太尉掌握。最主要的是君权和相权,相权其实就是行政权,宰相就像国务院总理,是国家中央政府首长,负责一般行政事物的处理,而国君,负责管理后宫,以及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般的事务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在君权和相权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关系。两者之间既互相扶持,又存在一些交叉,所以君主和宰相之间是有矛盾的。君主专权,则宰相无能,宰相专权,则君主懦弱。良相明君只是一时的和谐,由于历史上有太多的如同王莽和汉平帝这样的故事,以致宰相最终在朱元璋手里被废黜。宰相一位一除皇权便更加的集中,而士大夫对其的限制也可谓微乎其微了。可见无论如何制约,只是以一种建议的形式使皇命更严谨,而绝对不会动摇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皇权拥有很大的吸引力,争夺皇权掀起了历史上无数的腥风血雨。皇权的争夺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皇族的骨肉相残;2.只手遮天的外戚和宦官;3.权臣篡位。【5】就第一条我举巫蛊之祸为例,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的宫廷奇祸。起于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持续数年,被牵连而死的有皇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丞相公孙贺,诸邑、阳石公主,三皇孙及众多的公卿大臣,都城长安丧生者数以万计,而问起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汉武帝晚年多病、多疑,听信江允诬告,认为太子对自己的皇位窥伺已久而酿成的惨剧。第二条我以武则天为例。武则天不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更是少有的对自己的儿女子孙毫无感情、任意杀戮的女皇帝。唐高宗的八个儿子在她手中被杀的有五个,其中两个是她的亲生儿子,他以酷吏政治大杀唐室宗族,只要是损害了她的利益,无不杀之,史学家也称其为“千古未有之忍人也”。第三条我以司马懿为例,在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从曹操时期的韬光养晦,到曹丕时期的大方异彩,到曹芳时代的国之重臣,司马懿一步步登上了权力之巅。高平陵之变,他一举诛灭了曹氏家族,杀戮了数千忠于曹氏的大臣,成为了三国时期的终结者。皇权是整个皇帝制度的权力来源,透过皇权我们也可以看到皇帝制度的利于弊。皇帝制度的利:首先,在政治稳定方面。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以官僚机构为主轴的政治结构,它是在中国社会内部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分散性的情况下,通过实现国家统一而形成的,是以官僚制取代世袭的贵族制而实现的。在这种政治体制下,皇帝是重中之重。他集中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充分拥有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大权:同时,他也拥有对一切文武官员和勋贵等的任免、奖罚、生杀予夺的权力。从而可以随时调节整个统治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历史证明,只要皇权的这种调节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整个国家将处于中央王朝的有效控制之下,强大的中央王朝就会结束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格局。其次,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正是在以皇帝制度为突出标志的封建大一统社会里,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的农业文明。由于皇权的巩固与发展是以大量存在的自耕农为其主要经济基础的,因此,皇权必定要保护自耕农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封建小农经济条件下,无论哪一朝,哪一代,统治者对农业的发展都极为重视,他们把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来对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把“重农抑商”作为一项国策来施行的。他们运用政治权力与法律手段打击商人、封建地主与地方势力,给自耕农以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使得自耕农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在这种政治体制下,中国封建经济曾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皇帝制度的弊: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皇帝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性。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的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与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创立了皇帝制度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仍然满足不了他的政治野心。不断的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当社会矛盾激化时更是采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结果秦朝在二世时迅速灭亡。这与秦始皇滥用权力有相当大的关系。还有隋炀帝杨广,他在位期间喜好游玩,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离宫,每次出游都征发大量的劳役。同时,他穷兵黩武,先后三次对高丽用兵都失败了。由于他的横征暴敛,人民苦不堪言,纷纷起来反抗,隋炀帝本人也被臣下宇文化及所杀。除了这些滥用权力的皇帝之外,还有一些皇帝在权力的使用过程中犯过严重的错误。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皇帝在建立自己的王朝后,总是想着子孙后代可以把皇帝之位传承下去。他们认为秦朝迅速灭亡是因为秦始皇没有分封子弟,当王朝有难时这些同宗们没有实力来救助。于是,他们分封子弟们为诸王,手握重兵散落在全国各地,这样就可以保证王朝的稳定。然而,正是这些藩王们,当他们有了实力时,就想着得到更大的权力。汉文帝时的“七国之乱”,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都是野心膨胀的后果,这些战乱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如果,王朝的创建者不采用分封制的话,同室操戈的悲剧也就不会出现。这还是强势皇帝的行为,虽然他们运用权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至少他们能够保证政出一门,皇帝的意志可以在全国内实现。但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能把握和运用自己应该有的权力,尤其是当皇帝比较弱小或者昏庸无能的时候。皇权便会旁落,被皇帝身边的各种政治势力所窃取。在这些政治势力中,宦官和外戚的势力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是孤独的,也是多疑的,他对整个官僚机构有一种本能的对抗情绪。为此,皇帝通常都会用自己比较信任的人去对抗官僚阶层,而他身边最近的人就是他的后妃和伺候他的宦官。于是,皇帝便会赐予他们权力,让他们去打击、迫害士大夫官僚,以巩固自己的皇权。从而使得宦官和外戚的势力大增,到后来皇帝的权力逐渐落入这些近臣手中,形成宦官专权或者外戚当政的局面,皇帝成为摆设。所以说,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注释:【1】《史记.秦始皇本纪》【2】引自《史记•秦始皇本记》中记载的“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之章句。【3】《诗•北山》【4】张博树《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结构特征》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2】诗经·小雅·北山.【3】全根先.试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国家图书馆学刊.1993(2)【4】李强《皇权血酬游戏》【5】李政《宰相与帝皇》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