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废物的管理6.1目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做好医疗废物源头分类,规范医疗废物流程管理,防止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不当造成交叉感染、环境污染以及疾病传播,确保手术安全。6.2分类6.6.1手术室的废物分为医疗废物(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应分被放置在黄色垃圾袋或者利器盒中,生活垃圾放置于黑色垃圾袋内。6.2.2医疗废物(医疗垃圾)类别特征废物名称感染性废物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废物各种敷料、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疗用品、一次性器械;废弃的血液血清;术中切除不需要送检的组织等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废弃的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组织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医用锐器医用刀片、缝合针、玻璃安剖、克氏针、钢丝残端、钻头等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各种过期、变质、被污染的药品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废弃的化学试剂、被污染的培养皿、废弃的化学消毒剂等6.2.3生活垃圾6.2.3.1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胶片等。6.2.3.2易腐垃圾:餐饮、瓜果、花卉垃圾等。6.2.3.3可回收垃圾:各种外包装材料及输液瓶(袋)等。6.3管理6.3.1制定并落实管理制度6.3.1.1应有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及交接、登记的规定。6.3.1.2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6.3.1.3专人负责培训,督促相关制度落实。6.3.1.4医疗废物包装袋或者相应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示标准》。6.3.2处理流程6.3.2.1手术间应放置无盖垃圾桶(袋)、锐器盒等,用于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的收集。6.3.2.2分类放置6.3.2.2.1黄色垃圾袋应放置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敷料、缝针、引流管、密闭式引流瓶及杂物项目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6.3.2.2.2黄色锐器盒应放置各种锐器。6.3.2.2.3黑色垃圾袋应放置未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的手术物品的外包装材料。6.3.2.2.4白色垃圾袋应放置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指普通患者使用之后去除输液管、针头部分,且输注液体内未添加其他药物,按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处理。6.3.2.2.5手术切下不需要做病理检测的肢体等,用黄色垃圾袋包好,联系医疗垃圾回收人员及时回收,并做好登记。6.3.2.2.6引流液、排泄物、废化学试剂、废弃的消毒剂等液体应排入污水处理系统。6.3.2.2.7放射性药物应存放在防护容器中,用后剩余的药品必须清点后在存放在防护容器中,按《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运至存放地。6.3.2.3每台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空手术间内所有垃圾,并注明手术间号及台次。6.3.3特殊情况处理6.3.3.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立即报告,并上交事情经过。6.3.3.2导致有人员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等相应紧急处理措施。6.3.3.3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染,或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6.3.4注意事项6.3.4.1手术室内医疗废物暂存地应远离手术区域、无菌物品储存区域及生活区。应设醒目标识,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是文字说明,且定期清洁消毒。6.3.4.2暂存的医疗废物应避免污染储存环境,及时运出。6.3.4.3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內植物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6.3.4.4放入包装袋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6.3.4.5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是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6.3.4.6包装物或者是容器的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是增加一层包装。6.3.4.7在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中出现渗漏、遗撒等情况,应立即进行污染范围的清洁、消毒。6.3.4.8若怀疑范围大或有无法控制的情况,除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外,须立即通知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并给予有效的消毒处理。避免污染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