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病案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病例分析病案分析一男,63岁。6年前确诊为脑动脉粥样硬化。一周前发现右侧上、下肢麻木,活动不自如。1天前出现右侧上、下肢麻痹,无法活动。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请分析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脑可能发生的改变及病变特点和发生机制。(1)可能发生的改变:①脑萎缩;②脑梗死。(2)病变特点:①肉眼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脑沟加深,脑回变窄,皮质变薄;左大脑半球有一软化灶;②光镜神经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软化灶周有脑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并可见泡沫细胞。(3)机制: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相对狭窄且渐加重→脑组织慢性缺血→营养不良→萎缩;②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腔→动脉供血中断→脑梗死(软化)。病案分析二一老年患者,患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颤多年,一天在长时间行走过程中突感左侧肢体不能动,医生考虑为大脑中动脉病变。请问1.该患者的脑血管和脑可能发生什么病变2.并简述其病变发生的原因和特点。1.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及所供血的脑组织梗死。2.①可能为左心房血栓脱落引起。②脑动脉内有血栓栓子,脑组织液化性坏死。病例分析三患者男,48岁,因发热、咳嗽、咳黏液脓痰5天,痰中带血2天入院。既往患者有吸烟、饮酒史。曾于5年前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自述“心窝”和腹上区经常性疼痛,近来咳嗽时有加重。体格检查:体温38.3℃,脉搏82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7.3/10.1kPa(130/76mmHg),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大,质稍硬,不活动。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0.85×109/L,血红蛋白90g/L。X线胸片:左下肺近肺门处见一3cm×2.5cm边缘不整之阴影。胃镜:胃窦小弯侧有2cm×1.8cm的糜烂病灶伴灶性出血,余无特殊。请拟定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并作出可能的诊断。(1)左锁骨上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如有癌转移,则根据临床资料初步判定可能为肺或胃癌;胃镜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排除胃癌,因肺部占位近肺门,可做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确定肺部占位病变的性质;如仍无法确定且患者可耐受手术,则可作手术,术中可送肿块做快速冷冻切片诊断以确定手术范围,并将切除组织送检;术前应进一步作胸片(正、侧位),有条件可作CT检查,以确定肿块大小和位置。(2)鉴于胃内仅发现小片糜烂,并无明显肿块,结合病史该病例诊断可能为:左下肺癌(由于位于中央,类型多系鳞状细胞癌)。病例分析四患者女,37岁,腹上区不适伴明显消瘦3个月,大便次数增多2周,食欲减退,最近10天内3次大便检查隐血实验阳性。3天前突感耻区不适、腹胀。B超检查发现盆腔左侧有约7cm×4cm×4cmx之实性肿块,肿块与卵巢界限不清,肿块周边广泛粘连,诊断为左卵巢黏液腺癌。请结合病史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总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根据病史,患者腹上区不适,轻压痛伴明显消瘦3个月,大便次数增多,隐血实验持续阳性,且卵巢肿瘤的类型为黏液腺癌,该患者左卵巢的肿瘤有可能为转移性肿瘤,故应进一步做胃镜检查,以明确原发瘤,并取活体组织检查以证实诊断。可能的诊断为:胃黏液腺癌伴左卵巢Krukenberg瘤。(2)发生发展过程:胃癌经种植性转移至左卵巢,致Krukenberg瘤形成。病例分析五患者男,39岁,左肱骨开放性骨折后,左上肢反复疼痛伴皮肤溃疡迁延不愈10年X线检查:左肱骨慢性骨髓炎伴窦道形成。术中发现:左上臂皮肤一5cm×4cm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质硬,切面灰白、质硬,累及皮下软组织。请提出鉴别诊断,拟定确定诊断的步骤并讨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可能的诊断:①左肱骨慢性骨髓炎伴窦道形成;②左上臂皮肤鳞状细胞癌。(2)诊断方法:首选病变切除活体组织检查,其次有细胞学检查等。(3)发生发展过程:左肱骨开放性骨折→感染→局部组织坏死→脓肿形成并穿破皮肤→窦道及皮肤溃疡形成→致炎因子等反复刺激使病变迁延不愈→慢性皮肤溃疡(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病例分析六患者男,58岁,双膝关节反复疼痛2年,近3个月消瘦明显,无发热、咳嗽等。无风湿病史,无外伤史,既往体健,嗜烟40年。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生化、免疫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CT显示左肺中叶肺门区直径约3cm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左肺中叶并行活体组织检查。请给出可能的诊断,活体组织检查HE切片光镜下可能的发现,并解释其临床表现。(1)可能的诊断:左肺中叶鳞状细胞癌。(2)镜下所见:异型细胞增生并排列成团巢状,团巢间有纤维组织包绕,细胞呈多角形,镶嵌状排列,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核分裂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3)膝关节疼痛———副肿瘤综合征,消瘦、贫血———恶病质。病例分析七女性,11岁,因发热、腿痛半月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7天,开始感到左腿疼痛,次日即发热。自发病以来,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左大腿变粗,疼痛日益加重,持续发热,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9.5℃。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消瘦。左下睑结合膜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左大腿肿胀变粗,并有压痛,股外侧中段局部红、热。心率较快,有不规则的杂音;两肺有小水泡音;肝大,下界在右肋缘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5×109/L,中性92%,淋巴7%,单核1%,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88×1012/L;尿中有少量脓细胞。入院后切开左股部外侧中段,排出大量脓液;于入院后第三天突然感到烦躁不安,随即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尸解主要所见:左股外侧中段肌肉内脓肿,直径5cm;含有黄色脓液约10ml;心肌、肺、肝、肾、膀胱、右肋间肌肉、左腹壁内及甲状腺内散在多发性脓肿(直径3~6mm)。主动脉瓣变厚,有软而脆的赘生物。左心室壁前上方有一脓肿(直径约4mm)已破裂,心包腔内有积血,心包表面附有纤维蛋白性脓性渗出物。心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光镜观察:心肌局限性化脓,其中央心肌细胞消失,代之为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及坏死组织,杂有许多成团的细菌集落;化脓灶周围心肌纤维间亦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心包脏层表面被覆一层纤维蛋白脓性渗出物。其他各器官:肺、肝、肾等处散在的局限性病灶与上述改变相同。讨论:1.本病例的病理诊断是什么2.病人为什么全身各脏器均有多发性脓肿3.病人为什么有心脏杂音简述其发生的机制。4.患者死亡原因是什么病理诊断:(1)左股部肌肉内脓肿;(2)脓血症伴全身多器官(心脏、肺、肝、肾等)脓肿形成;(3)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4)心肌脓肿破裂并心包积血;(5)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多发性脓肿的形成:左股部脓肿→血道播散→脓血症→全身多器官脓肿。(1)心脏杂音原因:主动脉瓣赘生物。(2)发生机制:左股部脓肿→血道播散→脓血症→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死因:心肌脓肿破裂。病理讨论八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1年,伴心悸气短3年,下肢水肿2年,腹胀3月入院。11年前感冒后发热、咳嗽、咳脓痰。以后每逢冬春季常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呈脓痰,反复加重。近3年来,在劳动或爬坡后常感心悸、呼吸困难。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双侧下肢凹陷性水肿。3月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加重,咳脓痰,心悸气短加重,并出现腹胀,不能平卧,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7.4℃,脉搏9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4.7/11.3kPa(110/85mmHg)。慢性病容,端坐呼吸,嗜睡,唇及皮肤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吸气时胸骨及锁骨上窝明显凹陷,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心浊音界缩小。腹膨隆,液波震颤(+),肝肋下7.5cm、较硬,双侧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占0.89,淋巴细胞0.11。入院后病人突然抽搐,极度烦躁不安,继之神志不清,心率增到156次/min,抢救无效死亡。尸解主要发现:左、右胸腔积液各200ml,腹腔积液2000ml,呈淡黄色,透明,密度1.012。双肺各重750g,体积增大,极度充气膨胀,切面见双肺散在灶性实变,呈灰白色,部分呈灰白与暗红相间,且以双肺下叶为甚;镜下:双肺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扩张,肺泡壁变薄、部分断裂,灶性实变区见肺泡内及细支气管腔内有浆液、中性粒细胞渗出,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部分鳞状上皮化生,个别管腔内见黏液或渗出物形成的栓子,管壁黏液腺增多并肥大,管壁软骨灶性钙化及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细小动脉中膜增厚,无肌型肺动脉肌化心脏重300g,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厚0.5cm,右心腔明显扩张,肉柱及乳头肌增粗,肺动脉圆锥膨隆,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肝脏体积增大、红黄相间、状似槟榔。其他脏器有变性、淤血。请讨论:1.死者生前患有哪些疾病其诊断依据是什么2.其死亡原因是什么3.该死者的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发生机制是什么1.死者生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小叶性肺炎、肺源性心脏病、肺性病。诊断依据:(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部分鳞状上皮化生,个别管腔内见黏液或渗出物形成的栓子,管壁黏液腺增多并肥大,管壁软骨灶性钙化及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阻塞性肺气肿:双肺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扩张、肺泡壁变薄、部分断裂。(3)小叶性肺炎:双肺散在灶性实变,呈灰白色,双肺下叶为甚,灶性实变区见肺泡内及细支气管腔内有浆液、中性粒细胞充填,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4)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厚0.5cm,右心腔明显扩张,肉柱及乳头肌增粗,肺动脉圆锥膨隆。肝脏为槟榔肝。其他脏器有变性、淤血。(5)肺性脑病:突然抽搐,极度烦躁不安,继之神志不清。2.死亡原因:呼吸衰竭,肺性脑病3.(1)发展过程: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支气管肺炎→肺性脑病。(2)发生机制: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阻塞性通气障碍,破坏肺的血气屏障结构,减少气体交换面积,导致换气功能障碍。使肺泡气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低氧血症引起肺小动脉痉挛;缺氧还能导致肺血管构型改建,使肺小动脉中膜肥厚,无肌型细动脉肌化还有肺血管数目减少,均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导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支气管肺炎加重肺损害和缺氧。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诱发的脑缺氧、水肿、呼吸性酸中毒而发生肺性脑病。病例分析九病员,男,42岁。工人,已婚。因反复乏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胀2年,复发加重16天入院。入院前4年,因受凉后出现发热、畏寒、腹胀,在当地医院按“重感冒”治疗2周无效,腹胀加重,明显乏力、消化不良。转入地区医院治疗2个月,症状消失出院。入院前16天,又因受凉后出现发热、畏寒,继而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心悸,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和尿少。自服阿司匹林后体温下降,但其他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深,体重在16天内减轻4公斤,故来我院就诊入院。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否认肝炎、结核史。体检:T37℃,P98次/min,R30次/min,BP120/85mmHg。慢性病容,消瘦。贫血貌,神志恍惚,对答不切题,烦躁不安,皮肤重度黄染,肝掌明显,未见蜘蛛痣。巩膜黄染,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正常。咽部充血,颈静脉充盈,腹肌张力高,无压痛。肝未扪及,脾大,肝颈静脉回流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70g/L,WBC45×109/L,BPC83×109/L,肾功能不全,血糖增高,大便隐血试验(+),肝功:A/G:17/41,GPT345U。HBSAg(+),HBeAg(+),AntiHBC(+),余为阴性,血甲胎蛋白500U,腹水甲胎蛋白500U。B超提示:肝回声增强,体积缩小,门静脉增粗,腹腔查见大量液性暗区。穿刺腹水为血性。病人经注射胰岛素,支持等治疗后神志清醒,但全身情况差,于入院第7天死亡,死时口、鼻有咖啡色液体涌出。尸体解剖发现:死者极度消瘦,全身皮肤重度黄染。腹腔积液1000ml,血性;肝重1200g,左叶萎缩明显,右叶膈面有一个10cm×12cm×6cm的包块。肝表面及切面满布大小较一致的细小结节,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