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第七章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在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中,都包含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物流在电子商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的发展,不发达的物流又往往成为电子商务实践中的“瓶颈”。7.1物流概述7.1.1物流概念的由来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中的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ProbleminMarket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Market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术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从而“P·D·”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但当时有一段小的曲折,当时商业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问题,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为建立“储运中心”。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流通则有更广的外延。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汉语,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提法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不久仍恢复称为“物流中心”。1988年台湾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着Logistics多于PhysicalDistributio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军火等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从此,后勤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后勤工程(LogisticsEngineering)、后勤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和后勤分配(LogisticsofDistribution)。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ent)改名为C.L.M即The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将Physical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则较宽广、连贯、整体。改名后的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Logistics与Physical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而这些专业性制造商可能位于世界上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样,将物流、商流和生产三个方面边结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近年来日、美的进口批发及连锁零售业等,运用这种观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Logistics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物流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与发展必将要求物流的开放与发展。随着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从各个市场到最终市场的物流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系统得以贯穿于不同的企业之间,使物流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为物流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意味着需求、配送和库存管理的一体化。所有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方向。7.1.2、物流观念和学说“商物分流”说: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黑大陆”学说: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第三利润源”说:“第三个利润源”说法主要出自日本。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个利润源”。“效益背反”说: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例如,包装问题,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须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节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造成了大量损失,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成本中心”说:含义是,物流在整修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要搞合理化、现代化,不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利润中心”说:含义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物流的这一作用,被表述为“第三个利润源”。“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这种认识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战略”说:是当前非常盛行说法,实际上学术界和产业越来越多的人已逐渐认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而不是一项具体操作性任务。应该说这种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的位置,企业战略是什么呢?是生存和发展。物流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在哪个环节搞得合理一些和省几个钱的问题。7.1.3物流的划分社会经济领域中物流活动无处不在,许多有本身特点的领域都有自己特征的物流活动,虽然物流基本要素都存在,而基本要素是共同的,但是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既然有不同类型的物流,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分类。目前在分类标准方面并没有统一的看法,综合已有的论述,许多学者采取了如下对应划分的方法:1、宏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也指物流全体,从总体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因此,在我们常提出的物流活动中,下述若干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足,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2、微观物流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我们经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即;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由此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可见,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3、社会物流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企业单位所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的大领域。社会物流主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各种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宏观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的物流运行,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和结构,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综合的经济效益等问题。4、企业物流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