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抗战胜利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体系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趋成熟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第一节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一、发动民众投身抗战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强调大力开展对全国民众的抗日宣传鼓动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军队、工人、农民、社会各界、各阶层中,广泛开展全民抗战宣传教育。第一节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八路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即: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第二,军民一致原则•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带俘虏的原则首先,中国共产党对抗日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新的部署•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和动员群众投身到全民抗战中•为动员各根据地民众投身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其次,党在抗日根据地广泛展开动员民众投身抗战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利用办事处公开合法的地位,在国统区开展广泛的抗日宣传教育,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招收、输送爱国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1939年1月,中共中央在重庆建立南方局。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代表机关再次,中国共产党还十分重视对国统区广大民众的抗日宣传教育第一节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二、党内独立自主原则教育毛泽东在1937年11月12日发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坚决执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认清国共两党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原则分歧。报告还提出在党内、在全国都必须反对投降主义的任务。在坚持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同时,必须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实行独立自主原则为了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党内出现的右倾错误,统一全党的思想,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确定,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长期合作来支持长期战争;同时,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第一节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毛泽东指出,为了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为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摩擦,党制定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第一节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三、抗日战略方针的宣传教育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了抗日战争两种方针、办法的不同前途。8月25日,毛泽东又为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了题为《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鼓动提纲,再次强调了全面抗战路线的重要性其次,中国共产党加强了抗日游击战战略地位的宣传教育。毛泽东于1938年5月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重要的军事著作,阐明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并制定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具体战略方针,指明了抗日游击战争发展的正确道路。第一节全面抗战路线的宣传教育再次,中国共产党还展开了持久抗战思想和抗战前途的宣传教育。早在1937年7月,朱德在《实行对日抗战》一文中就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将是一个持久的艰苦的抗战”。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都先后在报告或论著中阐明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写了《论持久战》这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全面地考察和论证了中国能够、也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根据。他指出,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及政治机关,将政训处改为政治部(处),中央军委成立了军委总政治部。1938年1月,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他指出:“要进行革命的政治工作,获得政治工作的完满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政治工作制度与健全的政治工作组织。”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1938年底,中共中央军委批准颁布了《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规定了各政治机关、政治工作人员的政治工作制度和任务,尤其强调了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地位。在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过程中,一方面是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选拔,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1942年12月,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整顿政治工作中的三风不正给各级政治机关的指示》,要求各级政治机关在整风运动中,必须具体地仔细地研究政治工作中的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三风问题。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过去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有经验的干部大批牺牲,我们要在最短期内补救这个缺陷,要训练上万的干部。”——《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706页。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思想教育•首先是要广大干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端正思想路线,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其次是对干部进行党的宗旨教育,使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政治教育•首先是进行阶级教育•其次是进行政策和策略教育•加强对干部的时事教育三是理论教育•首先是党的高中级干部和一般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运动。四是业务教育与文化教育•党中央多次重申,所有干部都必须进行业务教育,实行“做什么,学什么”。•必须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一)基本内容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二)干部教育形式1.学校教育1940年毛泽东指出:“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为此,党中央一面完善原有的干部学校,同时又十分重视各级干部学校的创建。2.在职教育1940年3月24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在职干部学习的指示》,对在职干部教育的学习时间作出规定,强调“全党在职干部必须保证平均每日有两小时的学习时间,非因作战或其他紧急事故不可耽搁”。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规定在职干部教育,应以业务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理论教育四种为范围。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抗日军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学生头脑,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第二,加强对学生的艰苦朴素、英勇奋斗教育,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其养成优良的组织纪律性。第四,加强对学生的团结教育,使抗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坚强集体。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四、党内教育的伟大创举——整风运动背景:自遵义会议以来,党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但还没来得及从思想上、政治上系统地彻底地清算这种错误,党的干部对这种错误的思想根源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抗日战争中,党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但新党员绝大部分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又由于紧张残酷的战争环境,党来不及对几十万新党员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中国共产党展开了一场整风运动。开始标志: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批判了主观主义作风,号召全党注重调查研究,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作风。标志着整风运动正式开始。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1942年2月“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全党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整风的方法步骤是,认真阅读文件,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自我反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总结经验,逐步取得思想认识的一致,增强党性,改进工作。”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整风运动既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这次整风,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现了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党的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这次整风运动,也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经验,发展和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延安整风运动第二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坚持了时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贯彻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三,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第四,树立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体系一、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1937年夏,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科学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全党端正思想路线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体系《实践论》着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面,彻底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揭露其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的危害,系统地阐明人的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论》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奠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论基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实际出发,树立实践的观点,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制定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理论、原则、方针和方法。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体系《矛盾论》全面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对立统一法则。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矛盾又是普遍地存在着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思想政治教育就应从矛盾的观点出发,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矛盾的实践中,还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不可一刀切。要把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体系二、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要论著的发表第一,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周恩来指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第二,论述了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目的、任务与内容。•周恩来:“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革命军队的战斗力,保证战争的胜利,是使军队本身团结起来,军队与人民结合起来。”第三,明确了政治工作的组织与方法•周恩来指出,“要进行革命的政治工作,获得政治工作的完满效果,必须建立严格的政治工作制度与健全的政治工作组织。”(一)1938年1月,周恩来发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主要内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