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1.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2.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3.学习文章写人的方法,学习演讲技巧。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任公其人(课外认识)梁任公,即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曾追随康有为参与百日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晚年任清华大学研究员教授,一生著述达千万字,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他幻想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他痛定思痛地反省这一段经历说:“别人怎么样评价我我不管,我近来却发现了自己一种罪恶,罪恶的来源在那里呢?因为我从前始终脱不掉‘贤人政治’的旧观念,始终想凭藉一种固有的旧势力来改良这国家,所以和那些不该共事或不愿共事的人也共过几回事。虽然我自信没有做坏事,多少总不免被人利用我做坏事,我良心上无限苦痛,觉得简直是我间接的罪恶。”(《外交欤内政欤》)于是他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自己深卷其中二十余年的政坛中抽身而出,转入学界。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非凡的成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梁实秋其人:1、梁实秋,原名梁治华。2、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3、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4、作品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5、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还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梁实秋(1902—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他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苏振元)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第一部分(1)简述演讲的背景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1、生字、多音字辨析莅校(lì)迥乎(jiǒng)精悍(hàn)步履(lǚ)谦逊(xùn)激亢(kàng)屏息(bǐng)试泪(shì)蓟北(jì)涕泗(sì)箜篌(kōnghóu)饮:yǐn(饮恨)屏:bǐng(屏住)yìn(饮牛)píng(屏障)2、形近字辨析履:(lǚ)履行屐:(jī)木屐屡:(lǚ)屡次屦:(jù)草屦拭:(shì)拂拭弑:(shì)弑君试:(shì)试验轼:(shì)苏轼箜:(kōng)箜篌倥:倥偬炯:(jiǒng)目光炯炯迥:(jiǒng)迥然不同预习学案1.梁启超的这次讲演成功吗?何以见得?2.梁启超讲演有何特点?画出描写的句子,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注。3.本文名为记叙一次演讲,实际是通过写事来写人。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梁启超是什么形象呢?1、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旁注:这段话(外貌描写)写出了梁任公先生出场时的外貌特点:身材(短小精悍)、形象(秃头顶、宽下巴)衣着(肥大长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写出了他睿智、朴实、潇洒、自信的特点。2、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旁注:开场白(语言描写),体现先生的性格谦虚自信,风趣幽默又开朗爽直。神态描写生动有趣(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3、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旁注:(动作描写)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形象而风趣,仿佛梁先生就在眼前,动作很滑稽,让人忍俊不禁,写出了梁任公的自由洒脱、博闻强识、才华横溢,又写出了他的投入与现场的氛围。4、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旁注:(动作描写)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手舞足蹈,时悲时喜,表现了他的自由洒脱、酣畅淋漓的特点,可见先生是一位感情丰沛、率真而又投入的学者,丝毫没有“大家”的做作与雕琢。这也是梁任公的独特之处。5、听到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旁注:(动作描写)一个竟字,展现了先生的行为真是超乎常态,完全不顾下面坐满了观众,深深沉浸在悲情之中,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表现了先生的真性情,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一个又字,表现了先生情绪的大逆转,悲则痛苦流涕,喜则张口大笑,情感十分豪放。身为中国近代多场政治运动的倡导者,梁任公先生的爱国之情令人敬佩,他为《桃花扇》的国破家亡而悲,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收复失地而喜,表现出他希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这一哭一笑让先生对祖国炽热的情感喷薄而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1、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描写;2、选取几个典型的生活片断,抓住几处典型的细节来刻画人物。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谦逊、沉稳睿智、感情充沛、有学问,有文采,热心肠的学者。写这位当时叱咤风云人物的一次演讲,可写的应该很多,可以写当时清华园的轰动一时,可以写会场上的热烈气氛,可以写此次演讲产生的广泛政治影响等,但作者只选取了演讲时的几个片断,抓住几处细节便把这位学者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面,我们来一个实战演练,请大家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着手,对一位新老师初来班级时的情形做一片段描写,150-200字。1、他的讲演时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旁注:演讲前,准备演讲稿(办事认真、书法修养好)——铺垫梁任公先生书法欣赏2、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旁注:开场白,语言独特(谦逊、自负),神态描写生动有趣(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3、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旁注:演讲声音,沉着有力,宏亮又激亢(沉稳、睿智)4、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旁注:演讲内容丰富,朗诵声情并茂(“五有”——文采出众、技巧纯熟)(20年后回忆——侧面描写)5、先生博闻强识,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旁注:博闻强识、旁征博引、记不起就敲头、背诵有趣6、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旁注:演讲表情,于紧张处成为表演(手舞足蹈一哭一笑——感情丰富,演讲很投入,有深情,有感染力)讲后大汗淋漓、状极愉快——(演讲很投入,很用情)演讲效果:深入人心,学生感动,对文学产生强烈爱好——侧面描写1、要用情,有感染力;2、有动作手势,有表情;3、声音宏亮,抑扬顿挫;4、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情景设置模拟招聘会:某某电视台要到我校招聘2名综艺节目主持人,请你以演讲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下面有请已经准备好的同学上台来给我做演讲。《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将奈公何!《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箜篌引》所依的典故“公无渡河”出自晋人崔豹《古今注·音乐》,古乐曲由朝鲜艄公霍里子高的妻子丽玉所作。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酒壶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经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那位女子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霍里子高回到家,把那歌声向妻子丽玉作了描绘,丽玉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拔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名字就是《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劝诫。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不能渡,不该渡。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甚至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质疑。为什么渡河?既然一切的理由皆告知渡河的荒诞,为什么竟然还是去了?到底是什么超越死之恐惧的力量,令他毅然而行?结局。渡河导致的死亡。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又是注定要发生的。追思。悲剧发生了,后来者哭泣呼喊,也无力遮挽,无法改变。结果又回到原来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梁启超先生为什么在一开头就讲这首古诗?而且作者忆起时不禁哀从中来?白发狂夫的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和戊戌变法的领袖们那种明知变法会流血,会有牺牲,但仍坚定地推进变法的精神是相似的。《桃花扇》《桃花扇》的内容是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桃花扇》的结局是一道士对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李香君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两人双双入道。。《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桃花扇》梁启超讲到这里,自然联想到国家此时动荡的现状,怎不会痛哭流涕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安史之乱后,作者杜甫听到唐军收复了河南等地,欣喜若狂。小结: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之所以能给人留下那么深的印象和影响,不仅仅在于他的学问和文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的热心肠,他那种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热心,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染了听众,他是以情动人的,以致作者在二十余年后还能忆起。而梁实秋在记梁启超先生这次演讲时,也是在以情写人的,他在字里行间中渗透了一种钦佩、赞美,敬仰之情。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贡献。两人都在1948年当选为院士。梁思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