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生2017.1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马克思对社会主义作了十分精辟,十分明确的回答。他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这就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会议)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极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于1917年11月7日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按照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4指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1936年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5改革开放以前是传统社会主义。毛泽东曾对斯大林模式所体现的传统社会主义原则进行过总结,包括:实现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消灭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消灭阶级;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积极准备条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等等。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6十三届四中全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这一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原则。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全盘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要内涵是:“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包括四个方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的;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4.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提出的新论断。1011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从这时起,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没有经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很多方面都照搬了苏联的经验。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以此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破除对苏联的迷信,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初期,取得重要成果,体现在党的八大报告以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献中,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和处理方法等都有了正确的认识。12131957年,随着整风运动的发动,一些党外人士向党进攻。于是,党发动了反右斗争。反右斗争是必要的,但问题是在运动的后期出现了扩大化。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试图通过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来建设社会主义,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个又一个运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历挫折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冷静思考,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从1962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14虽然从1956年到1976年这段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挫折。但是,必须看到,这一时期国民经济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了,奠定了基本的工业基础,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国防领域高精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为保卫国家主权、提升中国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此为标志,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幕。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陆续开始。在经济领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改革国有企业,下放管理权,实行厂长负责制;允许个体经济、民营企业发展,打破国有企业、集体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政治领域,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加强人大立法、监督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担起民族、人民和党的重大责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狠抓作风建设,带领中国人民朝着中国梦的目标迈进,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6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有党的领导的鲜明特征。可以看出1718从内在逻辑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包含了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来分别加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19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看:首要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明确解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就是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而不能脱离党的领导。2021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看: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先看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当然包括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定少数民族、村民(居民)在依法享受自治权的同时,必须接受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是党领导各方面建设的具体制度安排,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具体抓手。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对于具体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善于”的要求。24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也是党执政的主要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而不是包办一切,不是要去代替国家政权机关。党领导人民建立国家政权,就要支持这些国家政权,履行职权,发挥作用。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主要是通过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的程序,形成法律,转化为国家意志以此实现党的领导。第一,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2526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政治录用,通过在党内选拔优秀人才,并推荐到国家政权机关中去,这是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重要途径。党对国家的领导,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组织领导,其主要的体现就是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在党内,通过民主推荐和党内选举方式,选拔党内干部。在国家政权机关,党不能直接任命干部,而要通过法定程序,重要人选要经党外协商,经由国家政权机关任命。第二,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27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而是运用法律、法规等制度,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来实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国家政权机关的作用,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建立强有力的行政指挥系统。实践证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既可以保证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各非党组织的作用。第三,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党组织,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28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内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也是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运用。在党内,在发扬民主的同时,要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在国家政权机关内部,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切实维护国家的政策统一。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是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的一大法宝。第四,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威,维护团结统一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崭新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这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概括。30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党一再强调: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各项事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最根本保证3132离开了党的领导,社会生产力就不会得到充分的解放与发展。毛泽东在69年前党的七大报告中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曾经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