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认识翡翠主要鉴定特征翠性:不论翡翠原料或成品,只要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通常可见到花斑一样的变斑晶交织结构。在一块翡翠上可以见到两种形态的硬玉晶体,一种是颗粒稍大的粒状斑晶,另一种是斑晶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状小晶体。一般情况下同一块翡翠的斑晶颗粒大小均匀。石花:翡翠中均有细小团块状,透明度微差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石花。这种石花和斑晶的区别是斑晶透明,石花微透明至不透明。颜色:翡翠的颜色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绿色的底子上伴有浓淡不同的绿色或黑色。就是在绿色的底子上也有浓淡之分。光泽:翡翠光泽明亮,抛光度好,呈明亮、柔和的强玻璃光泽。密度和折射率:翡翠的密度大,在三溴甲烷中迅速下沉,而与其相似的软玉、蛇纹石玉、葡萄石、石英岩玉等,均在三溴甲烷中悬浮或漂浮。翡翠的折射率为1.66左右(点测法),而其它相似的玉石均低于1.63。包裹体:翡翠中的黑色矿物包裹体多受熔融,颗粒边缘呈松散的云雾状,绿色在黑色包裹体周围变深,有绿随黑走之说。托水性强:即在翡翠成品上滴上一滴水,水珠突起较高。总之,翡翠主要的识别特征是:颜色不均,绿色走向延长;带油脂的强玻璃光泽;变斑晶交织结构;有凉感,在查尔斯镜下颜色不变。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结构和构造。是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质地疏松,粒度较精细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发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小裂隙不发育,它的硬度比重最高,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水)都好。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和老种之间,是残积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2翡翠的地:“地”的含义是翡翠的绿色部分及绿色以外部份的干净程度与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及“种”“水”“色”之间相互映衬关系。民间称“地”为“地张”或“底杖”等。翠与翠外部份要协调,如翠好必须翠及翠外部份水要好才映衬协调,若翠很好但翠外部份水差杂质脏色多,称色好“地”差。“翠”与“水”与“种”要协调,如“种”老色很好,水又好,杂质脏色少,相互映衬,强烈映衬出翡翠的艳丽,润亮及介值来。“地”地结构应细腻,色调应均匀,杂质脏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应方能称“地”好。好的“地”称玻璃地,糯化地,蛋青地。不好的“地”称石灰地,狗屎地等。水不好的翡翠称“底干”。翡翠的水:翡翠的水是指它的透明度,也称水头,翡翠的水与翡翠的结构构造有关,也就是说与“种”有关。还与杂质的含量有关,那些“种”老,杂质少,粒度大小均匀,纯净度高的翡翠水就好。翡翠的雾:翡翠的雾是指翡翠的皮(已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肉之间的一种半氧化微风化的硬玉。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份,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的一个过渡带。雾的颜色和存在能说明翡翠的内部杂质多少,“种”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坏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与绿无关。雾分白、黄、红、灰、黑等。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浅的白色的白雾,说明其内杂质少“地”干净,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雾下有绿,就是翡翠纯净的翠绿,与地互相搭配价值连城。白雾也说明“种”老,一般人都喜欢赌白雾。黄雾显示其内的铁元素和其它元素下在渐渐氧化,但还没有严重氧化。若为纯净的淡黄色的雾,显示杂质元素少,常出现高翠,但有时因铁离子产生的蓝绿色调可能进入翡翠的晶格,也出现微偏蓝绿色调的绿。红雾说明其内所含铁元素已严重氧化,可能翡翠内部出现灰“地”。黑雾主要为大量杂质元素氧化所致,显示翡翠内部杂质多,透明度差。个别黑雾也会出现高翠,但有时水很差。3并非所有翡翠的均产生雾,有些玉石场所产翡翠并无雾。一般来讲能产生雾的翡翠原料多产在老厂及新老厂的矿山上。翡翠的癣:癣是指翡翠表皮或内部见有黑灰黑色的斑块、条带等,癣的形状大小各异,这些黑色癣的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兰闪石片岩、铬铁矿及一些氧化物组成,因为这些黑色矿物与致色的铬离子有亲源关系,以及黑色矿物--癣内的铬铁矿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致色铬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翡翠致绿。故癣与绿关系密切。民间称“黑随绿走”“癣吃绿”等。但有癣不一定有绿,有绿不一定有癣,要看癣的生成环境与时间,与癣内是否有铬元素的存在等因素。故民间又有“死癣”与“活癣”之说。在生成翡翠的过程中及以后的多次地质运动、多次的热液活动中,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环境,可使翡翠致绿。这时不一定有癣,癣与绿关系不大。若癣与翡翠共生,有利于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热液活动,癣内的铬不断释放致色,当地质环境改变时不利于铬元素释放致色时,终止致色,就会产生黑随绿走的现象,称活癣。生成翡翠以后,产生的“癣”没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产生的癣称死癣。根据翡翠原料上的绿与癣,小构造与癣,翡翠矿物与癣的穿插关系,可准确判断活癣与死癣。癣与绿之间的关系可分:癣与绿相互包容不易分离;癣与绿逐步过渡或界域分明;绿与癣相隔一段距离、各方单独存在的三种。有时癣旁有松花显示,这指示其内有绿,但其内绿有多少、形状实无法判断。翡翠的蟒: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见与表皮一样或深或浅颜色的风化、半风化沙粒呈带状块状等有规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现象,说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动力变质与热液蚀变作用的共同强烈影响,使其内部有可能使铬元素释放而致绿。有蟒带的地方不一定有绿,一定要有松花的出现,才能说明其内可能有绿。有蟒说明“种”老。蟒带一般平行绿色的走向,绿的走向或称绿的形状,大多为原生裂隙充填了铬离子而致色。4翡翠的松花:翡翠表皮隐约可见的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团块,斑块,各带状物称“松花”。是指原来翡翠原料上的绿,经风化已渐失色留下的痕迹。根据松花颜色的深浅,形状,走向,多寡、疏密度,可推断其内绿色的深浅、走向、大小、形状等。观察时要上水于原料上仔细研究。翡翠的绺:也称裂绺,裂开和称裂,复合或充填了物质的称绺。裂绺分为原生裂绺,即与原石同时生成。后期裂绺,即成岩后生成的。原生裂绺有些已被后期热液活去修复,有些其内充填了后其矿物。后期裂绺会把绿色条带切断,错位。有些绿色条带本身就是裂绺,后被绿色充填了的。要根据裂绺的分布频率估计做什么来估价。在原石上那些低凹部份就是裂绺存在的部位。翡翠的白棉:白棉是指翡翠内部有斑块状、条带状、丝状、波纹状的半透明,微透明的白色矿物。白色矿物的主要成分为钠长石,次霞石,方沸石等及一些气液态包体组成。是翡翠内的杂质物,严重影响翡翠的质量和美观。它的存在将大大影响翡翠的价格。还有绿与绿之间的白棉。也可能是硬玉本身,这属于绿色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翡翠的皮:决大多数翡翠原料均有皮,特级翡翠也有皮。翡翠的皮是翡翠原料在搬运过程中风化作用布形成。皮的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等色,皮的颜色的形成是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即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铁的氢氧化物渗透到翡翠皮面的细小微裂隙中,再与表皮下正在氧化的杂质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皮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度、凸凹度大至可估计出翡翠原料内部的色彩、水头好坏、地的好坏、种的老嫩及裂绺的多少。如皮上表现致密细润,通常显示其内部透明度好杂质少;皮表面表现为不明显之苔状物,常反映显示其内可能有绿;皮面凸凹不平粗糙者,显示其5内裂绺多,质地疏松,水差。再好翡翠皮上颜色变化大,且有黑癣之类的条带斑块者,就应该有绿出现的可能。黑皮乌砂含铁等杂质很多,即使其内有绿,决大多数为偏蓝的绿。黄白沙皮上水后有手感细沙脱落者、一般水头足。褐色皮称之黄鳝皮,一般种很老,若皮细嫩并见苔藓状及黑色条带者,显其内水好可能有高翠。翡翠的皮学问很多,经综合判断估计其内情况。翡翠的翠性:翠性也称“苍蝇翅膀”。是翡翠的特有标志。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晶面及解理面在翡翠表面的片状闪光。当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粗大时,特别明显。这就是翡翠的翠性。若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显微粒状时,少见翠性,这是因为双晶面及解理太小所致。如老坑玻璃地的翡翠肉眼很难见“翠性”(一)弄清翡翠不能够只是看看看,在市场中观察观察,这些还是不够,不能够真正的理解透彻。搞懂翡翠必须真正清楚翡翠的多矿物集合体的性质,以及因为多矿物集合体的结构对翡翠种质的影响。种水地色工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到所谓的“宝光”就是翡翠表面氤晕浮生,变幻莫测的感觉,那才是真正翡翠的美。对于翡翠而言,能够成为玉石中的佼佼者,大有盖过软玉之势,成为现在流行的新趋势,我们大家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固然和商家的吵作有关,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翡翠自身的魅力带来的众人的推崇。翡翠是由硬玉矿物构成的矿物几何体,在矿物学中翡翠是一种辉石类的矿物,属于斜方晶系,自然界中这类矿物没有大的矿物单晶体,只能以集合体的形式出现,这就决定了翡翠的矿物结构形式。只能以多矿物,多晶体集合攒集在一起。光线与翡翠的相互作用时,进入翡翠内部的光线在矿物颗粒之间和内部不断进行反复的折射,反射。光线之间的叠加影响。就会产生光线在翡翠表面的显现,进而入射到人的眼中,形成氤晕的感觉。6所谓相玉如同相人,人生百相,玉生百相,不同的玉质,对光线的入射、吸收、反射都会产生影响。功力深的的人,可以看到翡翠的玉气,根据玉气的感觉判断玉石的质地和价位,非常准。翡翠的评价可以从种水色地工几个方面入手。翡翠的认知可以从翡翠的结构构造入手。翡翠是珍贵的玉石品种,古代认为石之美者为玉,古代人对玉石的确定,不象现在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确定玉石的物质成分,进而深入研究,古代人对于玉石的界定只是根据矿物的最基本的外在物理表现而确定的。石质细腻,密度高、硬度高,颜色鲜艳或油润即可称之为玉。对于翡翠的名称,至少可以上诉到唐代以前,从各种古诗词,古代典籍的记载中都可以体现出翡翠这个概念,但是从科学考证的角度来看,那是的翡翠和现在的翡翠绝对不是同一类矿物。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查阅一下玉石考证等方面的资料。现代翡翠根据云南地方志、徐霞客游记、以及其他点滴的消息,最早可以出现在元没明初。清代是翡翠的兴盛和繁荣的时期。如果把玉石的考证加在其中的话,我们讲座的内容就太浩瀚了,大家可能不感兴趣。我先发着些,待会再讲,先工作。所谓石,我们知道地球的年龄是45亿年了,构成地球的主要物质就是石头,在太古界大约就是四十亿年前,构成了组成地球基地的变质岩岩石。地球上的岩石不外乎变质岩、火山岩、沉积岩这三类,在这三类岩石中分别产生了不同的矿物。不同的矿物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所依赖生存的物质基础。这是基础啊,正如毛主席所讲,万马奔腾地质先行,他老人家在几十年前就看到了地质学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7国能源矿产危机,资源有开始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对于我们搞地质的来讲真是感到欣慰。前面讲到了翡翠是多矿物的集合体,多成分多组分,翡翠的主要矿物是硬玉,其他次要矿物组分是绿辉石,钠铬辉石,市面上流通的干青种翡翠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钠铬辉石,颜色鲜艳,经常出现虎皮纹_黑色的丝缕状,透明度非常差,这就是所谓的干青种翡翠.这类翡翠一般适用于做项牌,雕件.不适用于做戒面,手镯.主要矿物成分为绿辉石的翡翠,颜色阴暗,抛光表面经常出现油腻的感觉,最好的现象也就是鲜油青,价格一般较低.因为资源稍微丰富一些.高档翡翠种质细腻,颜色鲜艳温润清爽,主要组成矿物就是硬玉.世界上出产硬玉矿物的国家和地区只有俄罗斯、危地马拉、日本、美国、缅甸几个国家。但是并不是有这种矿物就能够成为翡翠。翡翠的形成必须经过复杂的地质变化过程。我们可能知道地球有个板块运动之说,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印度板块下插到亚欧板块之下有关,缅甸的位置正好处于两个板快的结合之处,因此所受地质应力之大可想而知。地球内部的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大块的硬玉岩石,在后期的地质改造过程中,硬玉岩受力产生了拉长变形的作用,硬玉岩中的铬铁矿、角闪石等黑色矿物是翡翠绿色的物质供应者,在变形过程中不断释放出铬离子进入硬玉矿物的晶体结构中,在变形拉长过程中导致硬玉岩中的硬玉颗粒不断拉伸,硬玉颗粒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颜色的不断介入,最终形成了翡翠这种玉石。8大家一定要知道翡翠是受后期地质剪切力作用后形成的特殊的结构构造。颜色的延伸现象,翡翠透光观察丝缕交错的现象,都是由于后期地质应力的长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