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于一唯间,顿悟冠三千《坛经》读后感【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产生于印度,却兴盛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份子。而《坛经》无疑是佛教中国化的见证,《坛经》为六祖慧能所著,是他一生说法的记录,更是他思想内涵的结晶之作。《坛经》是佛教史上的经典,在佛教的发展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它是中国佛教思想“内化”的体现,是禅宗一派诞生的标志。这学期有幸选中了《坛经》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可以说,《坛经》的阅读让我对道德这一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坛经》一书中智慧的语言也在引导着我去树立正确的三观。一、《坛经》内容概述《坛经》一书共包括十品,分别是行由品、般若品、疑问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可以说,“行由品”是《坛经》的主题,其后九篇,皆为分论。“行由品”可以说是一个大回忆录,重点讲述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得法经过。其中包含了慧能的生世、纯真、报怨、不平等的一般常人的心理反应,亦有超越一般人的智慧。在行由品之中,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被完美贯串于一体,集中反映了开放包容、奉行“三教合一”唐代背景下、《坛经》一书的特殊性。从这一品中,我们发现慧能已经做到了“开悟”,达到了无我的境界。所谓“般若”指的就是:智慧,这里的智慧指的不是一般的聪明才智,而是能够透过表面看事实的智慧。在时间顺序上,般若品承接行由品的讲述,讲的是惠能向信众讲论般若智,即禅宗的真谛。也是从那时起,慧能被真正称为“六祖慧能大师”。在这一品中,慧能重点阐释了何为“善知识”,善知识者就是能了悟一切、知识超过一般大众的人。慧能说,“善知识”是人类的慧根。慧能认为,智慧烦恼是一体的,“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则般若生”,“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六祖慧能之所以反复演说般若智慧,是因为他想要引导我们走向明心见性的大智慧。同时,般若智慧并没有什么大小的区别,但人心中的“迷、悟“却各有不同,如果能够悟见本性,则众生当下即为佛。“疑问品”讲的是惠能为信众们答疑解惑,指出要获得觉悟之关键是明心见性,并将这一宗旨落实到人生的每时每刻,一言一行。在这一品中我明白了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差别、了解了何为“色生五门”,初步认识了《无相颂》的内容。这与后“忏悔品”的内容紧密相连。在“忏悔品”中蕴含了丰富的实践哲学观点,这一篇主要讲述了慧能的自我批判、自我坦白、自我检讨、自我改过的人生大道。六组鼓励人们去“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不要虚度光阴,要专心致志的修行正道。得“明心见性”之方。“机缘品”则是由一段段的小故事组成的,主要阐述了惠能点化追求觉悟而尚有滞碍的僧众。汇录六祖得法后,在曹溪弘化时,与无尽藏、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玄觉、智隍等各方学者师资投契的机缘。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禅意。在此篇中,他共个别“点化”了十一位出家人,他始终秉持着谦卑的态度,无私的传授着自己的思想。“顿渐品”,乃六祖大师为神秀的门人志诚禅师开示“南能北秀”二人所教示戒定慧的差异。六祖主要阐述了: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因此名为“顿渐”。其后,六祖又明确了禅宗中戒定慧的定义,六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护法品”,记载了公元七五年武则天派薛简问法、奖谕六祖大师的经过,彰显了当时朝廷对六祖及佛法的尊崇、拥护。最后的“付嘱品”,是说六祖大师临涅槃时,对门人弟子的嘱咐,也是对后人的嘱咐,并记六祖迁化前后的经过情形以及六祖所暗示后人的几个预言偈子。二、《坛经》带给我的思考《坛经》一书中蕴含着深奥的佛法,阅读《坛经》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过程。《坛经》一书重点关注了社会伦理以及个体的自我修养问题。在伦理问题方面,本书认为“善恶”是伦理问题的核心,它评价人类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规定人们道德生活中的是非。一般伦理思想均坚持抑善扬恶。而《坛经》拥有豁达。超脱的道德观,本书明确了区分善恶所需的标准,具体量化了“善恶”的表现形式。引导人们一心向佛,保持自己内心的澄澈,抗拒心邪、打开心门,努力增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在人性问题的论述上,《坛经》也达到了一般伦理学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坛经》在论述人性时,借用了六祖慧能的伦理思想,将人性与佛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从人性上升到佛性,又从佛性落实到人性,即人即佛,即佛即人。人性即佛性,这意味着众生均有成佛的可能性或内在性。人、佛两性本源清净,是万生解脱成佛的前提。这种超脱的人性观,指明了道德、行为的根源所在。万物都源自内心,源于生命的内部。正所谓“妙有性空”,这与佛教的教义:“苦、空”是不谋而合的。这种论说,是慧能伦理思想深刻性的所在。在人性与道德修养挂钩的前提下,道德修养实现的程度往往是受人性可能性制约的。而慧能的观点消除了对人性的制约,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佛性,因此只要有足够的修养,凡人即可于世间不染,并终致成佛。慧能的伦理思想是超脱、豁达的,是一种先验自律的伦理思想,它将道德修养最终归结为了个体内在生命力量的自觉自悟。另外,《坛经》中所主张的佛教的教义是苦、空,佛教认为:一切皆苦。六道说更是指明,人生最大的痛苦:沉沦在六道中无法脱离。而心理层面最大的苦便是无常,任何事都在改变,是生命的本质。因此,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无我。佛教主张一切为缘而生,每一个人都是法,主体性的“我”是不存在的。而无法认识到这一真相的凡夫必然会陷入痛苦,想要化解这一痛苦,就必须要做到无我,这是一种生命的理想形态,正是所谓的“一切皆空”的状态。在阅读坛经的过程中,我对一些终极性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的过程使我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