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苏联模式的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苏联模式的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本讲主要讲三个问题一、苏联模式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两次历史飞跃二、苏联模式失败:功过评价与原因教训分析三、从苏联模式的教训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一、苏联模式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两次历史飞跃第一次历史飞跃: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到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要学习与研究空想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包含着科学性内容。(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3)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根源之一。(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之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是“空想”的?(1)历史条件的限制。(2)代表人物本身的局限。(3)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代表思想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简单协作阶段)1、莫尔的“乌托邦”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3、闵采尔的“千年太平王国”总体主要特点(1)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反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最初呐喊,是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理想。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2)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仅仅将私有制度当作一种罪恶。(3)它们的理想社会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4)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张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17—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或“直接共产主义”(手工工场阶段)1、摩莱里的“社会主义法典”2、马布利的“理性社会主义”3、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总体主要特点(1)将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上,现实感更强了。(2)具有明显的理论思辨与理论论证色彩,科学性更强了。(3)法学色彩极为明显。(4)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1、圣西门的“实业制度”2、傅立叶的“和谐制度”3、欧文的“共产主义实验”总体主要特征(1)更加着重理论论证。(2)看到了大工业发展的前景,以大工业为基础来构建未来的理想制度。(3)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对准了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全部基础。(4)对未来社会作了更有价值的猜测,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功绩与历史局限主要功绩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是其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批判材料。2、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制度与道路的描述,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天才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如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废除私有制的思想。关于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关于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关于未来分配制度的思想。关于民主与法治的思想。关于人口规划的思想。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关于和平外交的思想。关于国家消亡的思想。关于实现理想社会道路的思想。)历史局限没有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找到历史变革的主导力量。没有找到社会革命的正确道路。总体评价1、从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而言,它是“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它经历了一个空想成分不断减少而科学因素不断增加的过。2、从空想社会主义的当代意义而言,它为我们不断地汲取思想营养和避免犯同样空想的错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教材。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产生的主要背景1、科学背景:(1)自然科学背景:从僵化的自然观到科学三大发现。(2)社会科学背景:从古典经济学到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从“环境决定人”到阶级斗争学说的提出。2、哲学背景:近代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哲学、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实证主义哲学。3、经济背景:产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壮大——资本主义矛盾的暴露与经济危机的出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出现。4、阶级背景:从个别对抗到阶级斗争——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三次著名工人运动及其意义。5、主观背景:立志,博学,献身发展的主要背景1、1848年欧洲革命2、1871年巴黎公社3、1864年“第一国际”和1889年“第二国际”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主要进程逻辑进程:唯物史观的创立——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历史进程: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德法年鉴》——《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推进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推进工人运动的发展。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一、社会主义为什么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的论证: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二、社会主义如何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1、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导力量的观点:关于社会结构的分析,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2、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步骤的论述:“三步走”——“四个阶段”,无产阶级解放要经过一系列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3、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与方式的理论: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机器、运用暴力与和平两种手段进行斗争、扬弃资产阶级民主,建立无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工人阶级只有组织成为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农民作为中间阶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须得到农民的“合唱”私有制是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胜利”——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高级形式社会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国家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自由人联合体,自由王国四、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第二次历史飞跃: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实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背景世界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沙皇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交汇点革命的条件帝国主义战争瓦解了国际资本同盟帝国主义战争创造了革命的形势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理论的思考从“共同胜利”到“一国胜利”:三种不同的观点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理论的提出过程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1、1905年革命2、1917年2月革命3、1917年月10月革命苏俄社会主义初建初建时期的主要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初建时期的主要理论1、经济建设理论: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政治建设理论: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执政党建设3、文化建设理论:利用人类全部科技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形成的背景关于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与斯大林“社会主义一国建成论”的争论关于斯大林与布哈林的“新经济政策”的争论苏联模式的主要内容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2、立法权与行政权高度统一——唯一的共产党执政党3、高度集权的文化管理体制二、苏联模式失败:功过评价与原因教训分析苏联模式的历史贡献1、工业化成就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建立了广泛的经济社会保障体系3、第一次探索了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苏联模式的内在缺陷1、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高度集权削弱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腐败的滋长3、阶级斗争扩大化促使群众丧失对共产党执政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4、思想文化上的严格限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和思想僵化5、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与大国主义导致霸权主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原因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过程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赫鲁晓夫的胡乱改革——勃列日涅夫的错过改革——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的来不及改革——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分析A、根本原因B、非根本原因A、主观原因B、客观原因A、内部原因B、外部原因A、历史原因B、现实原因A、经济原因B、政治原因C、文化原因D、民族原因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