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一、人性假设与制度分析•二、物品属性与制度分析•三、公共政策与制度基础一、人性假设与制度分析经济政治道德审美文化最大化冲动财富权力良心美历史认同人际关系互利损人利己无回偿利他事不关他共同生活的历史市场市场经济战争状态道德市场无市场无市场组织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军事组织慈善组织无组织民族组织宗教组织政府经济职能政治统治救灾救难无政府无政府制度契约合同宪法法律道德法则无制度长期生活形成的行为规则全球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国际人道主义无国际多元化、一体化二、物品属性与制度安排纯粹私益物品(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衣服、房子、食品、饮料等公共池塘资源(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公共水资源、公共草地、公共森林等俱乐部物品(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不拥挤但是收费的道路、电影院、图书馆等纯粹公益物品(既不具有竞争性,又不具有排他性)国防、空气、阳光等物品属性划分具有相对性•1、从纵向来看,物品属性划分受技术进步和主体需求的影响。•2、从横向来看,物品的属性与其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况是相关联的。•3、从空间上看,公益物品与私益物品也是相对的。三、公共政策与制度基础•1、制度对政策的决定性作用•2、制度的类型与功能•3、对制度变迁的描述1、制度对政策的决定性作用•(1)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直接采取的行动或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国家合法权力的行动”。•(2)诺斯:“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3)良好的政策要有适当的制度基础。•(4)高质量的政策选择能为制度创新提供基础。案例:城市化与土地征用出现的问题•1、征地涉及的村民很广,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成为严峻问题。•2、征地补偿较低,经常有迟发、少发的情况。•3、村级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难以建立有效的农村社保体系。•4、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影响农村的安定团结。原因: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度•1、《宪法》第10条: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土地实行征用。•2、《土地管理法》第4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必须依法申请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除外。•3、《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8条: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为国有土地后,该幅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既定制度下土地使用者的选择分析分析权衡目标:购地建厂房向附近村集体购买土地优点:便宜,使用期限灵活,手续简便。缺点:不能获得厂房产权文件,与村有纠纷时不受法律保护,国家征用时无补偿,厂房不能抵押和合法转让向政府购买购买国有土地结论:必须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厂房产权主体,因此从政府处购买国有土地使用权。优点:试用期内权益相对有保障,厂房有产权证明,能抵押贷款,合法转让。缺点:手续繁琐,交易费用高,使用权价格高途径一途径二《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农民”的定义•“诸如自给自足或小规模生产等特征”都不是“农民”这一定义的根本,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在于它“要受外部权势的支配”。•“在农民社会,生产品及劳务不是由生产者直接交换,而是被提供给一些中心来重新分配。剩余的东西要转移到统治者和其他非农业者手里。这种分配权力往往集中于一个城市中心,尽管并非总是如此。”2、制度的类型和功能•(1)制度的类型•(2)制度的功能(1)制度的类型•①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规则的重要性与局限性。•②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规则的类型描述;正式规则的“规模经济”效应。(2)制度的功能•①降低交易成本;•②制度所执行的功能具有经济价值;•③制度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④制度提供激励机制;•⑤制度创新有利于外部利益内部化。3、对制度变迁的描述•(1)制度变迁的涵义: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所谓“目标模式”)对另一种制度(所谓“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2)制度变迁的基本过程•(3)制度变迁的两种类型(2)制度变迁的基本过程•①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②初级行动集团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即一项新的制度安排。•③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新的制度安排进行评估和选择。•④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次级行动集团。•⑤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3)制度变迁的两种类型•①诱致性制度变迁: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对潜在获利机会响应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②强制性制度变迁: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自上而下实现的。•③两种制度变迁在有着许多共同点的同时,也有着很大差异:二者的主体和诱因不同;比较优势不同;面临问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