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社会治理的几点探索与思考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三单三制”强党建责任、“三分类三升级”强组织提升、“三抓三促”强队伍素质等突出了党建核心,筑牢了基层基础;通过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法治体系、德治体系、自治体系等突出了多元共治,完善了治理体系;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增效、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引领特色农业提质、引领家庭能人培育等突出了发展要务,推动了治理成效,逐步构建了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各种组织广泛参与,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的依法治理体系。依旧存在一定问题:1、治理意识有待转变。有的乡镇、村级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存在“行政命令交办任务多,自觉用治理思维、主动与自治组织协商少;完成政府任务多,自治范围内的事做得少;无偿承担公共服务事项多,费随事转项目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基层治理理念还不够到位。自治组织等主体在村级事务上责任不清,存在政府过度服务、过度负责、代民做主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有的基层组织习惯于把群众当作管理的对象,民主意识、服务意识相对薄弱;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重点关注的是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对普通群众、“三留守”人员服务力度不大。2、治理方式有待优化。因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中,未能很好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治理而治理,方式方法单一,发挥引领、服务、协调、凝聚等作用的办法还不多,工作结合不够,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单位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还不够充分,有的社会组织和群众认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是党委政府的事情,在这方面没有上心、不想融入、缺乏配合。同时,全县能够参与社会服务、公益慈善、文体、农业及农村发展等的实体性社会组织数量较少,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治理主体主要停留在政府和“村两委”,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手段相对缺乏,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公益慈善、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平台有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3、治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等诸多方面,而现实存在着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主自治机制和法律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针对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年轻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能力素质不足等问题,尤其是村社一线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学习能力偏弱,自身能力不能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等治理工具,个别村干部甚至存在“微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几点探索与思考:1、以党建文化为主要抓手,着力发挥党建文化的基本功能,通过党建文化的引领作用、协调作用、创新作用、凝聚作用,发挥党建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发挥党建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具体化的治理水平。坚持价值引领,通过实体运作强化治理的具体操作。充分挖掘先进文化和历史文化,将北城小学党支部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寓于党建文化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居民热爱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使党建文化成为引领社区的风向标。列出资源清单,即列出党组织资源和可用于社区建设的单位资源清单;列出服务清单,即列出参与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和提供社区建设的场地与技术资源清单。通过价值引领和资源整合双管齐下,调动社区党组织、所在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形成“组织共商、资源共享、联动共建、难题共解”党建引领格局。发挥党建文化的协调作用,提升社会化的治理水平发挥。坚持组织协调,面对社会治理的触角不断延伸,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将传统的政治文化建设拓展到各个社会组织党组织中,面对面建立社会组织联合会,点对点建立联合党支部,建立青年理论导读队,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等及时传递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区域内的各种功能,引导其为社区建设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同治理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坚持工作协调,在基层治理中,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增强基层民主的动力,尤其是注重发挥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将民主文化根植到基层治理中,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感召,推动基层民主和基层自治有序发展。坚持利益协调,用法治思维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回应人民群众对民生工作的热切期盼,构建与时代相符、与人民群众相符的民生文化。健全社区治理综合体系,发挥社区警务机制效能,增强社区依法办事意识,提升社会化、法治化的治理水平。发挥党建文化的创新作用,提升网格化的治理水平发挥。坚持理念创新,主动思谋从被动式托底处置市容市貌向主动式有限发现并及时处置市容市貌转变,从粗放式网格化管理转向精细化网格化治理转变,从简易化管理方式向法治化管理方式转变。坚持机制创新,在推进网格化管理进程中,积极发挥公共文化作用,整合社区公共文化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受益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联合创建无违创建示范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样板区等模范标杆。通过培育出一批示范性、标杆性、典型性的小网格管理区域,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发挥党建文化的凝聚作用,提升人性化的治理水平发挥。坚持凝聚社区,注重围绕群众所盼所需所急的难题,从中协调困难、解决问题,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凝聚人心,以文聚力,彰显社区人文精神。坚持凝聚群众,通过开展茶话会、歌会、插花、随手拍等各种邻里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邻里间增强情感联系,传递健康向上、高尚情操、家庭美德的文化导向。塑造出浓厚人文氛围,将社区群众力量聚合起来,对社区建设起到正相关的作用。2、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可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角度,采取有效举措,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其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党建引领下,厘清治理主体权力边界,合理划分职能,保障治理主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力。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力要以严肃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为切入点。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组织生活会是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于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只有严肃对待、严格执行,党员和领导干部才能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产生持续的自我革新力。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基层党建的支撑力量。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主体因素是基层党组织内部人员,包括党组织负责人、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员、党务工作者。主体因素的结构、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与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因此,一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建设,优化党组织班子的年龄、知识、资历、能力结构。二要明确书记管党治党的第一责任、班子的集体责任和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努力形成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党组织班子成员之间的责任协调机制。三要严格发展与管理党员,并探索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其他特殊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持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党员中心户”“党员责任区”等;发挥好流动党员、退休党员的作用,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着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与发展推动力。基层社会治理主体要做到各司其职就需要以合理划分职能为前提,而要实现职能的合理划分就要建立清晰的权力边界,建立清晰的权力边界就需要规范政府的行为和明确政府权力与自治权力的边界。为此,凡是属于社区的事务,一律都由社区来管,社区难以承担的,可由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由社会组织承担。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的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是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的组织,在社区治理层面,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彼此协调的关系。社区居委会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发挥好自治管理与服务居民的功能;社会组织通过运行社区专业项目参与到社区治理实践中,成为居民需求的承载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共同目标上,广大社区居民也是参与基层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不仅是被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引导社区广大居民自治意识的觉醒、自治力量的发挥也将有效推进社区治理工作良性运转。3.可由党建引领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注重党建工作的落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注重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一是依赖于良好的党建精神的带领、核心人物的带动作用,加强各项党建工作的完善;二是落实基层党支部的建设,鼓励村集体、企业党支部的建立,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带头模范作用;三是建设党建公园、党建长廊、党建宣传窗口等设施,在日常生活各方面影响基层居民;四是党员监督机制的建立,切实落实党员积分制度,党员的行为作风严格监督,注重党员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注重政府部门自身职能的完善与转变。一是在党建引领之下,政府部门完善各行政部门的体制机制,改进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实行“最多跑一次”的治理模式,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健全一系列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采取“互联网+”监督模式,切实落实责任到人;三是发挥党员精神,致力于完善群众的利益维护制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从“管理者”转变为人民的“公仆”,将公共利益观念置于核心地位;四是致力于提高群众的政治参与度,实现群众从“被接受”到“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政策制定。注重群众的积极作用。致力于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把群众当老师,把群众当靠山,构建和谐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医生、律师、平安志愿者、外地新居民的优势,全天候、全方位、全角度地为外来人口和常住居民提供专业、便利、免费的服务。注重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在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合理定位和良性互动,有效整合资源,党员发挥带头作用,自愿组织形成老乡帮帮团、街面劝架服务团、就业扶助团队等,建构了“家园卫士”的服务结构,将同时建立志愿者组织,不断吸纳村、街道的群众加入。注重企业的协作治理作用。企业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形成政府—企业协同治理的格局,不仅有利于缓解基层治理压力和突破治理困境,而且有利于团结外来流动人口,打造坚强的基层工作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