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讲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诞生古代科举制度中国教育起源和学校萌芽一、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官学和私学书院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让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走出来,并与政治分离。教师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自由讲学。官学衰落,私人讲学之风盛行。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使受教育者由少数贵族扩大到了平民百姓。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已自成体系,出现了《大学》、《中庸》、《学记》等教育专著和《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管子》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经典名著。秦王朝建立后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也要求走向统一,秦始皇颁布了“挟书令”,禁止私学,士人求学“以吏为师”,政府统一实施法治教育,实际上是取消学校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倒退。汉代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化和定型时期。汉代开创太学,由封建国家和中央皇权真正控制学校,并按照封建统治的需要培养选拔知识分子。太学生以学习儒术为主,所以太学生又称儒生。汉代的太学规模很大,属于大学性质,专门讲授儒家六经;此外还有学、校,属于中学性质,专门学习一经;痒、序属于小学性质。汉代汉代宦官专权,曾创办鸿都门学,鸿都门学专门讲授辞赋、小说、绘画,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艺大学。汉代虽然有官学,但名额有限,太学设置在京师,地方的学生很难入学,而汉代做官必须读书,读书必须拜师,因此,汉代私学兴盛,一些官员一面做官一面收录弟子,一些没有机会从政或当博士的经师、大儒纷纷转向办私学。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处于战乱,学校废置,官学数量大大减少。西晋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进入国子学求学,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入太学求学,这是封建社会特权思想在教育中的具体反映。私学之风不减,名儒聚徒讲学,宗族和家庭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尊称为“书圣”,其子王献之,七八岁开始攻书法,被尊称为“小圣”;南齐祖冲之一家人善长天文历算,颜之推《颜氏家训》堪称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代表作。隋唐时期隋文帝提倡办学校,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置官学,设立国子寺,后改叫国子监,专管教育部门和教育的官员开始出现。形成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隋唐时期唐代中央设置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另外,还设有贵族学校:崇文馆和弘文馆,规格高于国子学。最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分科比较细的医学,要比西方早了几百年。地方也办学校,府学、州学、县学一一俱全。私学也很繁荣昌盛。总之,唐代教育发达,与亚洲各国文化交流范围更加扩大,唐代也不断汲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佛经、医学、天文历法、音乐、绘画、建筑等领域受西域、中亚、南亚文化影响较大。宋元明清时期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等搞教育改革,使中央到地方的官学逐步建立和完善。元朝学校教育具有民族特色,阴阳学、天文学、医学、蒙古字学与《四书》、《五经》皆是学习内容。明朝教育比前代更加制度化,教育措施更加详备。国子监的教育对象范围扩大。明朝还设有专门学习外语和翻译书的四夷馆。清代教育承袭明制,但鸦片战争前,政治腐败、经济衰落,文化教育倒退,官学和私学名存实亡。学校教育承袭唐制书院最早起源于唐朝,分官办和私办两种,主要是校刊和收藏经籍的场所。宋朝文风渐起,读书人纷纷要求有一块供自己读书之地,而政府尚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办学校,也无力顾及教育,书院就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有不同学派的学者莅临讲学,学院的学生也可自由听讲。书院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术交流,师生关系融洽。元代加强对书院的扶植和控制,书院逐渐官学化。明初书院极不发达,主要是明朝统治者重视官学,读书人也因官学待遇优厚,科举考试前程似锦,书院自然而然就被冷落了。教育空疏,科举腐败,《四书》、《五经》与八股文成为中国教育主流。明末官方四次“禁毁书院”,东林书院被毁最为著名。清初国家政局动荡,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国家稳定后,政府拨款建立书院,清代书院基本是官办。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入侵,教育腐败、空疏、无用、无实,书院也基本上名存实亡。我国古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1178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这个“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登封县城北约三公里处。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北宋真宗皇帝颁书赐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王夫之曾在此求学,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额。应天府书院亦称睢阳书院,位于商丘县城南。始建于后晋,北宋时得到光大。孔子:因材施教教育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根据弟子的不同天赋,将他们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这是内容上的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中,子路和冉有就同一问题提问,他做了相反的回答,这体现了他在教学方法上的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教育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孔子注重启发式教育,贵在触类旁通。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其二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其三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孟子:人格教育“君子之所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菽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荀子:礼仪道德教育荀况重视道德教育,“礼仪”是他道德教育中心;此外,他还提出了“强学力行”、“学思兼顾”、“专一有恒”、“积渐全尽”等教学方法。荀况认为在教学上教师的作用很大,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特别重视教师的尊严。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韩愈:人才教育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在《杂说四·说马》一文里,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性。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朱熹:道德教育朱熹(1130-1200年)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朱熹:道德教育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曰立志。一曰居敬。一曰存养。一曰省察。一曰力行。朱熹十分重视“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是“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朱熹:道德教育朱熹四十余年从事教育和著述,注意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并总结出一套教学原则和方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贯通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时习、笃行,而贯穿其中的又有若干条原则。在他去世后,其门人编成《朱子读书法》一书,用六句话对朱熹主张的学习方法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陆九渊:切记自反教育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陆九渊:切记自反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陆九渊认为必须坚持向内不向外,问己不问人的反省内求的教育方向,并以“易简”工夫作为诸种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具体的教育方法大致包括:辩志立志、改过迁善、学当知本、优游读书、师友相辅等等。他认为通过这些教育、学习和道德修养功夫之后,人方有可能成其理想的教育人格。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王守仁:知行合一教育王守仁(1472—1529)原名云,后更名守仁,字安伯,因曾筑室绍兴阳明洞,因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死后诏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明余姚(今属浙江)人。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王守仁:知行合一教育他继承了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进”的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他明确地宣称平生讲学,专在“致良知”三个字。他以“良知”为人人具有的“良知自知”,是“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从“致良知”的中心思想出发,主张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各得其心”。二、古代主要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黄宗羲:学贵履践教育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浙江余姚人。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汉代官员的选拔主要是察举制,地方推举孝廉、秀才供中央使用。魏晋官员大多是从权贵子弟中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进士科,它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考试的内容、考场规章制度更加完备,并逐步走向制度化。唐朝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考的项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中明经、进士科最为重要。宋朝经过科举改革,确立了三年一次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应试者几乎不受任何门第限制,属于“奇才异行者”之列的商人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改变了以往对商人的歧视政策,公平竞争,择优取士。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当时规定每三年省城举行乡试(农历八月),每三年京城举行会试(农历二、三月),分三甲录取,一甲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若干名。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题,八股文开科取士。八股文是明朝时候兴起的一种考试文体,即“科目沿唐宋之旧而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及《易》、《书》、《春秋》、《诗》、《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明史选举志》)。八股文格式必须固定排偶,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固定段落组成。1.破题。通常用二句或三句散体文先说破和点明题目要义,称为破题,八股文体中,破题最为重要。2.承题。一般是用三到四句散体文,承接破题的意义而加以说明、补充、承接而下,引申而言,使之更晓畅。承题与破题关系密切,可以看成是文章的同一部分。3.起讲。也称小讲。起讲也是用散体文来写的,起讲是较深入地说明题目的用意,概说全文,笼罩全局,是正式开始议论的部分。4.入题。又叫入手。是从上文引到本题,以便开始议论。5.起股。又叫前股。开始发议论,其形式则用对称的句式进行,形成排偶之势。6.中股。又叫中比,排偶句式,往往是全文重点。7.后股。又叫后比,排偶句式,是对中股的补充,写其未尽之意。8.束股。又叫束比,排偶句式,用以回应,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每个部分的句型、字数都有明确的规定。明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