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货币与货币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目的:•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日子了;我们要通过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理论来达到能够理解、分析、感悟身边的货币金融经济问题以至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货币银行学学科性质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货币信用学MoneyandBanking)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内容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习的必要性(一)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二)财政和金融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两大杠杆(三)货币银行学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四)对于日常生活有利•教材•《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胡修,武汉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货币银行学》,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货币银行学》,易纲,上海人民出版社•《货币银行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中国金融出版社以我国某一货币政策消息为例:•若央行宣布将要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比如说直接增加投放货币1000亿元。贷款利率会如何?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如何?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如何?•金融市场与机构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一国福利等等方面。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2.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3.理解货币的职能;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5.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教学重点与难点1、货币的本质、职能2、货币制度的演变3、货币制度的内容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本质•一、货币的起源•(一)研究货币的产生是正确理解货币本质•的关键•(二)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三)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称为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货币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在黄金或者白银身上。•因此,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二、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特殊商品•(3)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第二节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货币形式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由自然物商品发展为金属商品,又由金属商品发展为非商品的信用货币。•货币形式的变化,是不断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消除前一种货币形式无法克服的缺点的过程,也是货币自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演进的记录。•1、实物货币:•定义: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来充当货币。•早期的实物货币,沿海地区多用海贝和盐;游牧民族多用牲畜、皮革;农业地区多用农具、布帛、牛羊等等。•历史上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各国、各地各不相同,但都是从一般物品中选择的。•2、金属货币•–涵义: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过度到银,最后过度到金。•以黄金作为货币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携带•–金银由于其良好的自然属性,长期占据着货币的地位。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历史上的货币起源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普通等价物的出现:布、盐、烟贝币的出现(夏后以玄贝):齿贝(贝字在汉字中的地位:财、货、贵、贫、买、卖、赎、账、债、赊、贷)贝币的原因:获得性、加工性、保存性珠玉(上)、金(中)、刀布(下)中国货币发展简史贝币、珠玉、金、刀布(帛)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铜钱(秦汉):孔方兄,半两,珠锱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王莽陏唐:通宝(重量单位不再)宋、元:纸币出现明清:银、钱并用民国:银本位、银元制、法币改革新中国: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王莽币贝币春秋货币战国货币开元通宝咸丰元宝大清铜币民国曹魏五铢钱附:历史上的货币现代硬币附:现代货币1附:现代货币2附:现代货币3附:信用卡•3、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定义:是在市场上代替金银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金属货币的货币形态。如银行卷、交子等。•–特征:•可与金属货币自由兑换•与商品实体形态完全分离•可以与金属货币同时流通••–优势:•解决了贵金属数量上的不足的缺陷•4、不可兑换信用货币•–定义:是政府纸币或者说原始意义上的纸币,•它是指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以国家政权为后•盾的,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纸质货币。•••–特征:与银行券相比,不兑现信用货币与贵金•属没有比价关系,也不能自由兑换金银,也不•代表任何货币商品,即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表现出强制流通的不可兑现的特征。•–意义:不兑现信用货币突破了货币商品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提供了一个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是货币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飞跃。••5、存款货币•存款货币表现为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余额,存户需要支付时可签发支票,直接通过银行账户的转账达到结算目的。这种存款货币的流通以银行信用为基础,仍属信用货币;但货币的概念扩大了,就是说货币不仅包括铸币或者现钞,也包括可转账的活期存款,并且将不能随时转账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称为“准货币”。存款货币的出现使货币形式突破了实体货币的概念,将货币由有形引向无形货币。•6、电子货币•电子货币又叫“电子资金传送系统”。这种系统是在顾客用款场所装置终端机,并与银行电脑中心链接,通过系统运作将交易金额自动计入收付双方在银行的存款账户,由于存款储存于电脑,比传统的活期存款安全、便捷。这种系统的发展,会使实在的货币材料退出历史舞台,导致现金的消失。然而,电子货币变化的仅仅是货币形态,而货币的功能并未发生改变。信用卡、电汇业务薄是常见的电子货币。•第三节货币的职能•一、传统的五大职能说•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一)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给商品标价,这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或想象的货币。•(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三)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四)储藏手段•涵义:储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或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产生至今,其形式已发生了不少变化,从实物货币发展到现在的信用货币;货币储藏的形式也在变化,从足值货币金银的形式储藏,到当今信用货币———价值符号的替身作为价值储藏的典型形态。•(五)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1、国际市场上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2、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一旦产生就同时具备了这两种职能。其他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两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他几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二、现代货币的三大功能•交易媒介(mediumofexchange)•计算单位(unitofaccount)•价值储藏(storeofvalue)第四节如何定义货币一、货币层次划分•一般以“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划分标准。•货币的流动性,是指各种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少,它反映了各种货币形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M0=流通中现金M1=M0+商业银行支票存款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二、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随着货币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货币供求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是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进行划分,通过相应的指标体系观察、分析、监控国民经济的变动,考察各种具有不同货币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第五节货币制度的演化与发展•一、货币制度概述•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的组织形式和流通结构。简称“币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铸币铸造权分散,造成流通领域混乱;铸币的材料以贱金属为主;铸币的质量不断下降,重量减轻,成色下降。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规定货币材料的确定(币材)•确定货币单位•确定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确定货币符号•规定金准备制度•1、规定货币材料的确定(币材)•(1)规定哪一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首先规定的内容。•(2)究竟选择哪一种币材虽然可以由国家确定,但是这种选择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币材并不是由国家意志任意规定的,它要受各国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决定。•(3)历史上一般先用银,然后是金银并用或用金作为币材。最后是纸币。•2、确定货币单位。•(1)规定货币单位价值,它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量;•(2)规定了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有了统一的价格标准,从而使货币更准确地发挥计价流通的作用;•(3)当代世界范围流通的都是信用货币,货币单位值得确定,就如同如何维持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有直接关系。••3、确定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通货指流通中的货币,包括主币和辅币。•主币也叫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货币金属铸造的货币。主币具有以下特点:•足值货币•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无限法偿:国家法律赋予主币在一切交易、支付活动中,不论数额大小,出售者和债权人均不得拒收。•辅币即辅助通货,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特点:•不足值的货币•不能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有限法偿(定义:在交易支付活动中,超过规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但辅币向国家纳税不受数量限制,用辅币向政府兑换主币不受数量限制)。••在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贵金属产量增长速度的情况下,金属铸币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于是出现了银行券和纸币。•4、规定货币符号•银行券定义:银行券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由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银行卷最早出现于17世纪。••银行券的发行应该有信用保证(票据保证)和黄金保证,持券人可以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纸币定义:是银行和国家发行并依靠其信誉和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前身是可兑换的银行券,但纸币不需要黄金储备。•5、建立准备金制度•金准备制度是黄金储备制度,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主要有三项用途:•第一,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第二,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卷的准备金。•在当前,后两项用途已经消失,但黄金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这一作用仍继续存在,三、货币制度变迁货币制度变迁图示货币本位制度金属本位纸币本位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银本位金本位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一)货币制度变迁内容•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与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银本位制•定义:银本位制度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自15世纪末,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白银生产技术及产量大增,盛行于16-19世纪。•我国于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银币,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则在1910年《币制则例》正式确定我国实行银本位制。并于1934年11月放弃。•银本位制特征:•(1)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2)银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其名义价值与实际含有的白银价值是一致的。•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用它来偿还债务,债权人不得拒绝接受,因为本位货币是按国家规定的币材和标准制造的,具有绝对的权威。••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