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生命历程-理想人格与诗歌创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轼的生命历程\理想人格与诗歌创作【摘要】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鲜明个性是人物。本文拟从苏轼的生命历程与诗歌创作中感悟到他的理想人格极其对创作的影响。Abstract:SuDongpoisthecharacterwithdistinctpersonalityinChinesehistory.ThispaperhaselaboratedSuShi’slifecourseandhisidealpersonality’sinfluencetopoemscreation【关键词】苏轼人格诗文创作KeyWords:SuShi;Personality;PoetryCreation国语大师林语堂的得意作品《苏东坡传》中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①这段话经典的对苏东坡的一生进行了概括。在中国,有多少人不知道苏东坡呢?如若游历名山大川,有多少人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他呢?仿佛离了他,山川日月都会为之逊色。在中国,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有诗意的是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令多少才人学子们叹为观止;而最具传统特色的节日是中秋节,自从苏东坡大醉而作了怀子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后,宋胡仔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见,苏东坡在思亲,在怀旧,在自品孤傲,他的心情畅快也好,苦闷也罢,只要他有所作,其作品几乎都可列为同类作品之最。据说:当年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之文,其妻难以忍受,章便因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让后人佩服和仰慕之至。他总是在不经意中挥洒着才情,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传千古,他一好吃,就有“东坡肉”“东坡饼”,他一穿戴,就有“东坡帽”“东坡屐”在民间流传――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该是多么灿烂有趣的人生啊!纵观苏东坡的生命历程,我们会看到他的才华横溢,看到他的政治顺畅,看到他心系民众,看到他登山览胜临渊赋诗,看到他结交各路朋友的爽快与豁达;然而,我们也会看到他的政治失意遭受排挤,看到他因诗获罪被捕狱中,看到他生活困窘躬耕东坡,更会看到他逆境中的开朗与达观。而这多舛的一生中,贯穿着他的诗文与创作,他直言敢谏心系民众,发现问题,竟“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因文才而做官,又因多言而被排挤,任何灾难余打击,都没能阻止他放下如椽巨笔,阻止他对时弊的箴言余诘问,更没能阻止他对理想人格的不断追求。这一人生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思想的抗争也是经历了痛苦和磨砺的,而这些,更注定了他诗文的流芳百世。他快乐时,游玩赏景,诗文赏心悦目,他忧愁时,更夹杂着无奈与伤感在其中,然而细析其诗文,却能窥视苏轼的一生,看到他顺畅时不忘民众,也能看到他落魄时的达观豪放。一、做官伊始便铸成了他勤政爱民、救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嘉佑元年(1056)年,21岁的苏东坡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举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初仕凤翔的苏轼下车伊始,便勤谨踏实的开始工作。然而,年轻的苏东坡当时还不能明白,天下之事已积重难返。官吏的勤勉尽责固然很重要,但是,北宋政治制度本身存在着许多弊端,而且正在日益严重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好官良吏只能局部性的缓解矛盾,不能根本性的解决矛盾。一天夜里,寒风阵阵,白雪纷飞。苏轼从小生长在温暖的成都平原,对于下雪总是怀着一种孩子般的欢愉之情,所以,第二天一早,他便兴匆匆外出赏雪:“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得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他自斟自饮,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已是午后时分,这才猛然意识到: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日子,穷困的百姓可能陷入到了怎样难堪的窘境。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游兴全无,心绪悲凉:“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唯有暮鸭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村子里的人屋子破陋,风雨潇潇的夜晚没有一处温暖的地方可以安睡,可是有谁怜悯他们呢?直到现在还语声悄然,那是他们饥饿无力的缘故啊。周围这样寂静,似乎只有乌鸦知道我的来意,它蓦然惊飞,震落雪花片片,来助我赏雪的雅兴,然而,黄昏暮鸦,寒风凄厉,此情此景,不能不叫我冷彻心骨。诗的前四句尽写探雪的欢悦,更显出后面村人饥寒的悲哀,因而全诗于清幽中透出现实的萧索于荒凉。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曾几度遇到严重的旱情。在科技不发达的封建时代,人们基本上靠天吃饭,遇上自然灾害往往束手无策,只能祈祷神明的救助。这在今天看来是愚昧可笑的,可在当时却是社会的普遍观念。所以,每当干旱来临,忧心如焚的苏东坡总是极其虔诚的履行求雨的职责,撰写出一篇篇字字含悲,情词恳切的《祈雨文》。他说:“乃者自东而徂,雨雪不至,西民之所恃以为生者,麦禾而已。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断,盗贼且起,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也。”《凤翔太白山祈雨著文》。一但久旱逢雨,苏轼的欣喜之情便溢于言表,著名的《喜雨亭记》就是在嘉佑七年一场及时雨后写成的。苏轼深知“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那年春天,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民方以为忧”,直到三月才微微地下了几场小雨,但是远远不足以解除旱情。到三月下旬,终于天从人愿,一场大雨连下三日,龟裂的土地吸饱甘霖,枯萎的庄稼重获生机!“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喜雨亭记》。苏轼怀着无比快乐的心情,将自己新近建成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亭已示庆贺。这篇记文笔调轻灵活泼,行文富于变化,生动的表现了苏轼关心农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忧,与民同喜的可贵精神。至今,当我们来到凤翔,站在喜雨亭下,重读这篇刻有《喜雨亭记》的碑文时,仿佛又看见苏轼在为凤翔的父老乡亲而奔波。做官伊始,苏轼便以他那饱含热情之笔,书写了自己对凤翔人民的同情,以及自己对政治的远大理想。苏轼是一位积极向上的青年,尽管偶尔会有消沉和倦怠,但是儒家的用世思想始终在他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面对苦难的现实,衰弱的国事,苏轼的报国之心会时时勃然而发。又是一个早雪的天气,他提笔书写到:“祁阳九月天微雪,以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承传问西琛。”(《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第二首》)之一。在干预现实的精神鼓舞下,他还写了一些反思历史,指斥时弊的诗。如咏史诗《郿屋》,借古喻今,语多讥讽:“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这对当时疯狂的聚敛民财的官僚贵族,无疑是个严重的警告。二、政治上熔铸尽自己的理想人格,形成了他诗歌内容的独特风貌在凤翔三年任满之后,恰逢父亲病逝。苏轼与弟弟苏辙辞官,扶灵柩回四川,至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还朝,时神宗任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上书反对,未被采纳,自感难容于朝,请求外任。当时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大刀阔斧的进行变法,苏轼不顾自身安危,屡次上书反对骤变,认为欲速则不达。洋洋万言的《上神宗黄帝书》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中对新法进行全面的批评,向神宗提出结人心、厚风俗、立纪纲的谏言。苏轼在文中反复强调“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的道德治国论,反对急功近利、滋事扰民、亏官害民的激进改革,表现了苏轼求稳怕乱、力主缓进渐变的态度。然而苏轼遭受到了王安石的遏抑。王安石的免疫法,保甲法,消除了私人垄断,建立的国家的独占制度,致使小商人失业,农民被强迫贷款,只好卖妻鬻子,四处逃亡。苏轼为此上表,想解救农民的这场危机,却被诬阻止新法而被降职。然而面对司马光等一批守旧派的老臣,他又反对完全革除新法,认为像免疫法这些对人民确实有好处的政策应当保留,又遭受到守旧派的排挤,此时苏轼遭受两面排挤,双方夹击,政治上实属失意,虽然神宗皇帝与皇太后都欣赏他的才华,有心护他,却也终于无能为力。可是苏轼并不动摇自己的政治见解,也不屈服与当权派的排挤与迫害,虽屡受排挤,却依旧体恤民情,尽心职守,相机更革邑政。他以一颗勤政爱民之心,将自己的理想人格熔铸在政治生涯中。熙宁时期,苏轼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并在任上政绩斐然,很受百姓拥戴。苏轼一到杭州,就情不自禁的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感受到许久不曾有过的清新、宁静和愉悦,那些难以自遣的烦恼和郁闷不知不觉的消融在山间水畔,不见一丝痕迹,纯净无染的大自然将他活泼、开朗、好动的天性重新激发起来,也将他的诗心与灵感重新激发起来,他迫不及待地要投入到它的温暖明媚的怀抱中去,就这样,苏轼很快融入到杭州美丽的山水自然中。他喜欢西湖,那里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一)他喜欢在望湖楼上看新月初升的夜景:“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风雨交加的时节也未尝不别有情韵:“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一)每到赏花观潮之日,杭州城里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苏轼也一路欢歌,沉醉其中:“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吉祥寺赏牡丹》)层出不穷的游宴活动中,苏轼留下无数浪漫的故事。漫步名山古刹之间,与许多高僧结为至交,苏轼又寻得了心灵的安憩与慰藉。三年杭州任上,苏轼本着一名正直的封建官员的良心和他所独具的广博深厚的仁爱之情,尽心尽力,为民造福。“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吴中田妇叹》,“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山村五绝》之一。对民众的悲悯与对新法的不满在苏轼心中复杂的交织着,他以诗人特有的敏锐观察生活,以无私无畏的精神揭露现实,有时他也真的想做到亲友提醒自己的“休问事”“莫吟诗”,学会沉默,将所有的不满都藏在心里。然而他终究还是做不到,却始终履行着一个父母官的职责。在杭州任上,他完成了供水系统,医院等公共设施;疏通六井,重整西湖,平抑粮价,热心赈灾,以他的一腔热忱不知疲倦的为百姓谋福利。苏东坡曾对一位太守说,为官的秘诀是“使民不畏吏”,像这样的父母官,民怎么会畏呢?苏轼在政治上有宏才大略,在文学上大笔如椽,却又能对普通百姓体贴入微,嘘寒问暖。知密州时,苏轼“以杞为粮,以菊为糗”《后杞菊赋》,生活窘态可想而知,没有歌舞,没有酒筵,只有恼人的蝗旱和纷繁的公务,虽然苏轼积极的投入到与蝗虫的战斗之中,但心中的烦恼是可想而知的。于是,他重读《庄子》,这部早在少年时代就已经令他心醉神迷的奇妙著作,如今又一次将他深深吸引。庄子以他充满诗意的笔调,塑造了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理想人格,解除了苏轼思想上的苦闷。如果说杭州的诗情画意,旖旎风情使苏轼个性中浪漫、俊逸、诙谐、消洒等特质得以充分发挥,那么密州强健彪悍,质朴无华的民风则激发了他个性中本来包含着的雄浑豪迈,狂放不羁的特征。这些也影响了苏轼词的创作,使他的词作在创作风格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作出了《密州出猎》这样雄壮豪迈之词。即使后来与徐州人民一起斗洪水、筑长堤、建黄楼、抗春旱、还是任职湖州,他都以自己的才气学问,结识了不少诗人名士,为这片土地洒下了自己的汗水,烙下了他的足迹,也留下了他的诗歌!当然,也形成了他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