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课业考评改革的基本认识与目标一、课业考评的主要作用课业考评:对学生的课程学业所取得的发展进步进行考核评价–为学生发展提供较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从而对教与学双方面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调节和促进作用;–为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进步创造了必要的背景和空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发展的动力;–在中小学生个体化进程中起着控制、调节、促进和加速作用。二、我国学校传统课业考评的文化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学校传统课业考评的文化特点–强记博闻,通过严格的书面考试制度加以强化–重视“三基”,表现出“以考促学”和教科书主义的倾向–教学与人才的评价制度一贯促成“学完则考”、“考好则优”、“优者则仕”的局面。考试的作用超出教育的范畴。–重视并集中学习便于考试测量的教学内容,不够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考试制度的公平性、客观性以及社会的稳定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父母重视子女的学业表现,采取传统的管教模式•课业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只重视考试结果量化的分数表达,不重视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试卷,不重视学习过程和发展进步在质性方面的描述评价;–只重视对认知领域可测性内容的考试测量,不重视学校教育目标的广泛性和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只重视用抽象概括化的考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不重视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发展进步作实质性的描述评价;–只重视学习的共性目标,不重视对学生学习特点、发展进步以及潜能结构作个别化的评价–考试与命题带有随意性,缺乏基本的命题技巧和起码的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方面的质量要求三、国外课业考评改革的主要经验•趋势与经验:–减少考试次数,强化课程作业,把经常性的形成性评价同若干关键年龄段所举行的校外统一考试相结合–考试的“松紧”表现为:小学阶段较宽松、初中阶段次之、高中阶段相对绷紧–课业考评方法多元化,教学与评价整合化–学习成绩和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大量使用观察表现的等级评定量表、学生参与评价、记录成就与成长的学习成绩报告单得到普遍重视–考试评价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内容等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活动化的和动态化的评价方法四、课业考评改革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考试观向发展性评价观的转变•要努力实现从重视“掌握性结果”的评价转变到既重视“掌握性结果”又重视“发展性结果”的评价•内容要从认知领域转变到涵盖学习结果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领域上来•要努力实现从表征性分数机制到实质性内容机制的转变第二节学生课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参照体系一、学生课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依据个体一般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发展目标和个体独特性发展目标,结合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得出的学生课业发展主要内容,如下:(1)学生的个体一般性发展–公民素质、社会责任、环保意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思考……(2)学科理论知识和学科能力或技能的发展–学科理论知识:体现学科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体现学科发展性的理论知识,体现学科中一般性或苛刻性的理论知识,学科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学科能力(技能):听说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技能、测量技能、绘画技能、绘制图表技能、实验技能……•课业考评多元化–真实评估(authenticassessment)–另类评估(alternativeassessment)–表现评估(performanceassessment)–档案评估(portfolioassessment)–动态评估(dynamicassessment)–实践教学考试(practicalexaminations)•实质性课业考评内容机制的特点:–强调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和广泛性–重视对课程学习目标的确定与落实–强化教育性功能,淡化区分与选拔功能,减小了课业考评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重视用多元方法对学生的课业发展进行评估,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尤其重视对学生高级心智能力以及复杂而重要的技能技巧的评价–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共性要求的统一(3)思维技能与品质的发展–形式逻辑思维方法:概括、抽象、归纳、推理、想象、判断等–发散性思维方法–批判性思维方法(4)研究与学习技能的发展–研究技能:搜集、获取、整理、处理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或提出有条理的假说的能力;获取研究资料的能力;设计实验与验证假说的能力;统计资料与分析研究资料的能力等–学习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技能(如感知、观察、理解)和学习策略应用(如听课的方法、自我管理等)(5)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能力(6)态度、观念与兴趣的发展–态度:对学习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态度、对自然界的态度等–观念:知识观、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观、审美观、道德观、爱情观、生死观、职业观、幸福观等–兴趣:对研究的兴趣、提出与众不同问题的兴趣、对公益活动的兴趣、对学习及获取新知识的兴趣等(7)欣赏与审美的发展–包括:对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的欣赏;对文学的欣赏;对人类文化及成就的欣赏;对科学及成就的欣赏;对大自然的欣赏;对人类自身的欣赏;对英雄事迹的欣赏等(8)适应与习惯的发展–适应发展:与同学关系、与教师的关系、对学校学习与生活的适应、对新环境的适应、对表扬与批评的反应、对社会的适应、对客观事实的接纳等–习惯的发展:学习行为习惯、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9)学生体育技能与素质的发展–体育发展的四个领域:身体领域发展、认知领域发展、情感领域发展和动作技能领域发展(10)个体独特的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独特性、行为独特性、个人天赋、特殊才能、职业能力倾向、学习个性、学习风格、学科潜能、多元智能结构独特性及发展等许多方面二、评价学生课业发展的参照点体系•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个人发展参照法–个人发展纵向参照–个人发展横向参照–个人潜力发展参照•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教育目标参照法–专题内容领域参照–课程目标或标准参照–整体教育改革实验的阶段性目标参照•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教育常模参照法–教育常模,就是有代表性的学生团体在通常的教育环境下实际所达到的成绩水平,如平均分数等。它可以成为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以及解释有关测验分数的参照点。–评价学生发展的教育常模参照,可以采用年级常模参照、百分等级常模参照、分等评定常模参照、标准分数常模参照第三节评价学生课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方法一、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客观题评价法–典型的客观题常见类型:填空题、简答题、解释性客观题、是非题、匹配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等–客观题的其它类型:概念或术语的解释题、简单计算题、内容受到明确限制后使评分更为客观的简答题、用典型客观题作为提问的阅读理解题等。–选择题是一种最具典型性且最具良性测量功能的客观题。•运用客观题测量的优点–高效–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信度高–测验评分与计分误差控制得好•缺点–难以有效地、直接地测量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分析以及创造技能方面的高级学习成就•主观题评价法–类型:论述题、证明题、计算题、作文题、作图题等–特点:适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表达能力以及计算与推论等较为复杂的心智技能•运用主观题测量的优点:–提倡自由反应,有利于考查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作答反应过程资料,便于分析被试的技能、创意、策略以及知识缺陷;–内容和形式更接近教学与实践中的问题情境,被试不陌生、好接受,教师命题制卷比较方便•缺点–作答过程有大量的书写任务,造成被试“忙于书写而无心遐想”、“手指累而头脑松”–单位时间中施测的题量较少,限制了测验内容的覆盖面–评分易受评价者主观因素影响二、表现性测验评价法•表现性测验(performancetest)指的是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等资料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常用的测验题型与方式:–口头测验–论文题测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1.口头测验–常用于测量那些用纸笔测验难以考查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测量与评价的目标:使用特定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综合有关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阐述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作解释与辩护的能力;口头表达时逻辑思维及概括能力;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态度、气质与情感方面的特殊表现。(1)口试(oralexamination)(2)课堂提问(questioninclassroom)(3)论辩或辩论2.论文题测验–论文题不仅可以考查各种认知学习问题,而且在组织、架构、表达、创意及完整思考历程等能力特征的测量与评价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按学生建构答案的自由度,可分为扩展反应论文题(extended-responseessayquestion),和限制反应论文题(restricted-responseessayquestion)(1)论文题考试(2)写作测验3.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结合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操作实验设备材料直接去感知事物的一种综合性的校内考试评价。–需遵循的原则:(1)实践性为主原则(2)教学与发展原则(3)全面性与客观性原则(4)基础性和目标性原则三、评定量表评价法•评定量表(ratingscales)是用来量化观察所得印象的一种测量工具。它既可以用于现场观察的直接记录与评价,也可用于经过较长时间的纵向观察以印象为基础的综合评价。•评价量表的主要特点:结构明确、各条目描述精炼、内容丰富、施测简便、通过知情人对被评者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评价,不仅可判断每一条目内容在被评者身上是否存在,而且还可以按照量表设计的标准,做出等级评定或内容描述。1.评定量表的形式(1)数字等级评定量表(2)图示等级评定量表(3)其他量表图示描述评定、检选式评定、脸谱图形评定等2.等级评定量表的使用(1)适用于过程评价(2)适用于成果评价(3)适用于对学生诸方面发展的终结性评价四、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评价(portfolioevaluaton)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的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一种评价方法•一般教学情境下运用档案袋评价,其目的可分成: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最高行为评价、典型行为评价或个人独特性评价•档案袋的类型档案袋按内容侧重点按生成结构按用途成果型过程型结构型半结构型非结构型反思型展示型评价型综合型•成果型档案袋(productportfolio):主要展现学生的优秀作品与学习成果。•过程型档案袋(processportfolio):重点是呈现与展示学生学习进步、探索、努力、进去、反思、达成目标与成就的历程。•综合型档案袋(syntheticportfolio):兼具成果型和过程型,或者是兼具多个主题的学习档案袋。•结构型档案袋(structuredportfolio):学生在制作档案袋之前,教师或教研人员就已对档案袋的生成给予结构性较强的设计,学生只是依据学习评价单内涵及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围绕主题充分发挥,努力进取,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进步历程。•非结构型档案袋(non-structuredportfolio):教师仅告知学习档案袋的主题,而未给学生确定重点的档案项目以及未给学生提供学习评价单,使学生在制作档案袋之前,未形成明显的结构设计。•半结构型档案袋(semi-structuredportfolio):是介于结构型档案袋和非结构型档案袋之间的类型。教师提供学习档案袋主题、重点档案袋项目,学生仍有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档案袋评价的优点与不足优点–能够兼顾学习结果与历程,兼顾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整体目标;–可以评估学生元认知和反思能力;–可以呈现多元资料,获得关于学生发展的更真实的表现与成果;–可以用整合、动态、实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自我成长、自我评价、自我负责的精神和价值观;–可以增进师生互动、同学沟通、合作精神不足–需要系统的教育评价理论修养的支持–比传统纸笔测验耗时费力–评价的标准化与客观化的程度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