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研究摘要:商业银行经营转型、金融创新和应对外资银行竞争都需要中国银行业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业,中国目前也存在发展私人银行业的可行性,因此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正当其时;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一些障碍,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包括:加大与国外老牌私人银行的合作;加强对私人银行家的培养;完善客户服务系统;构造服务团队模式;设定客户服务标准流程;构建部门协作机制和加强第三方合作等。关键词:私人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金融创新中国商业银行从2007年起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已迈入第六个年头。目前,已有16家中外资银行在22个城市开设了近200家私人银行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3.5万亿元,形成一个巨大而生机勃勃的私人银行市场。尽管中国私人银行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私人银行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还存在一些焏待解决的问题。一、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一)银行业改革及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需要首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角度看,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市场发展趋缓,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信贷业务能带来的利息收入已经有限,一直被银行视为利润来源的房贷业务面临了不小的压力。为此,各家中资银行纷纷加大了中间业务的开发,瞄准了中国的富豪阶层。私人银行业务因其服务于财富高端客户,因而能获取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高额回报。根据欧美市场经验,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水平的10倍左右。目前在国际银行业,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最赚钱、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瑞士信贷、花旗银行等国际先进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年平均盈利增长12%一15%。商业银行经营的“二八定律”表明,商业银行80%的利润来自20%的高端客户。高资产客户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其带来的财富效应不能小觑。其次,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实施经营转型的重要途径。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大多是重视批发业务而轻视零售业务,有些银行的收益几乎完全依赖公司客户。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大公司存款日渐减少,直接融资的发展使银行业受到威胁。金融危机后,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资本充足率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银行从无限制扩大利差资产的模式向中间业务转变。并且随着央行的每次调息,浮动利率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当利差不断缩小,银行赖以生存的垄断价格被打破时,如何保证盈利增长很大程度上就要靠零售业务来支撑。而私人银行业务利润稳定、风险小,是商业银行增收的一个较佳的新渠道。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个现实战略选择。此外,私人银行业务将会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和拓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平台,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可见,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将是国内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的重要途径。(二)加快金融创新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全球化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并且继续改变着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运行方式。这种变化促使银行业向业务综合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发展。随着全能银行趋势的不断加强,金融创新和业务整合成为金融机构新的利润增长源泉。金融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拓展新业务。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无疑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200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并于2006年12月11日起正式施行。从监管和引导的角度,鼓励、倡导商业银行根据目标客户群的不同定位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而定位于高端客户、富裕阶层的私人银行业务毫无疑问是被鼓励的。在中国银行业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国内的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快金融创新,尽快填补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以真正凸显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价值。(三)增强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需要2006年12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在承诺和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外国商业银行正式成为中国银行业市场中的一员,全面参与境内银行业的本外币业务。2008年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网点扩张速度持续加强。例如,汇丰银行2007年在14个城市设有35个网点,目前这一数字已经扩展到超过17个城市的60多个网点。其他外资银行的扩张也不逊色,东亚银行连续获准合肥、天津、乌鲁木齐等几家分行,花旗则获准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增开网点。实际上,外资银行正掀起一场在国内“跑马圈地”建设网点的高潮。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中资银行原先垄断的高端客户服务市场和财富管理等领域将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争夺。毫无疑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将会集中于高端客户领域。面对中国拥有巨大潜力的理财市场,外资银行纷纷摩拳擦掌,欲抢占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几家国际性大银行在进行2007年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中,均前所未有地提高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比重。外资银行开拓在华业务时,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发达地区的重点客户上,其中包括富裕的尖端客户。借道私人银行业务,“自上而下”地争夺最高端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蛋糕”。因此,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不尽快拓展个人金融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就很有可能面临失去这些客户的危险。为应对外资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冲击,中国的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为实现统筹和整合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目标。二、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一)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私人银行业务是为富裕阶层服务的,因此一定数量富裕人士的存在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先决条件,它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客户源。2004年,美林集团在其推出《2004年全球财富报告》时,就将富人定义为:不计算个人居住的房地产,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按美林的定义,2003年中国内地的百万富翁约23.6万人。2005年,美林联合凯捷资讯发布《2005年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内地富裕人士已近30万,是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百万富翁聚集地。2006年底,美林与凯捷资讯再度联合发布《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暨首份《亚太区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富裕人士的财富总额位居亚太地区第二位(为1.59万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06年底发布《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的百万富翁总数排名全球第六。2008年6月24日,凯捷与美林证券联合发布《2008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2007年世界高净值财富个人(HNWIS)的资产在新兴经济体的市场资本值增长驱动下增加了9.4%,达到40.7万亿美元。2007年世界高净值财富人数增加了6%,达到1010万,超高资产净值人数增加了8.8%,并且世界高净值财富人均持有资产值有史以来首次超过400万美元。中国的高净值财富人口增长速度为20.3%,居世界第二位。2009年3月30日招商银行和全球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称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约30万人,超过1亿元人民币资产的接近1万人。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千万富翁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这相当于中国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万亿元的29%。2011年6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已超过100万个,比2009年增长了31%,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鼓励居民通过多渠道增加财富”,这给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二)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财富的积累使金融服务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往简单地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获得利息并保障安全,已经发展到了目前的支付结算、外汇买卖、临时透支、贷款融资、经营投资和综合理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尤其是那些拥有富裕资产和稳定高收入的个人群体,更需要有专业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包括投资、信托、税务规划、遗产安排、现金管理、股权变动及继承人教育安排等在内的高保密性、高个性化的个人金融服务。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2008年的新富群体的调查数据,在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新富群体中,26%的消费者过去一年中使用过投资理财业务,29%的用户计划未来一年使用投资理财业务,也就是说,超过一半以上的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有投资理财的需求。人们金融理财观念的不断成熟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三)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为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快,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己经有了股票、基金、QFII、QDII、权证、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分离债、商品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除了产品的不断丰富外,分层次的市场也在建设中,股票市场除了主板市场外,还有中小企业板。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多场所、多层次、多品种和多元化交易机制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票据、债券、股票、基金、外汇和黄金等,基本涵盖了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这些都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所必需的产品和交易市场。在银行方面,目前除了传统的储蓄产品外,国内商业银行开发了一大批个人中间业务产品,有人民币结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担保及承诺业务、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外汇中间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涉及上百个业务品种。同时还推出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如个人理财、投资银行、金融衍生业务。此外,建立了综合账户、综合贷款、理财和数据仓库、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产品和服务种类不断丰富,功能的日趋完善,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四)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支撑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功能不断完善,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在线服务,越来越多客户开始选择电子银行作为享受银行金融服务的一种便利渠道,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也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一定渠道基础。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个人网上银行“金融@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功能上不断完善,为客户提供了14大类,70多项子功能,功能涵盖了转账、缴费、人民币理财产品、基金、保险、黄金、外汇等投资业务、BZC网上支付业务等等,并且在网上银行开设了贵宾服务专区,近期,还推出了电子银行贵宾版,不定期提供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基本上涵盖了除了现金业务以外的所有银行服务。近年来为了提高网络交易安全性,让更多的客户使用网上银行,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加密认证证书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户对使用网上银行网络安全方面的疑虑,推动了电子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为将来在线私人银行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三、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传统理财观的制约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形成了“富不外露”的思想观念,更愿意进行财富的自我管理,总认为自己的钱拽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对依托私人银行进行家庭财富管理的信任程度还不高,甚至抵触。一位UBS私人银行的高级客户经理感慨,“中国除了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大城市之外,大多数人还是将私人银行看成私人开的银行,或者将投资理财规划当成拉存款的。”这种意识“瓶颈”导致私人银行业务开展面临一定的难度。(二)金融管制的制约1.分业经营带来的业务限制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为私人全面经营规模庞大的财富,其提供的投资产品组合极富个性化,绝大多数均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外汇等多个市场。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制度,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