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视频弹幕研究中的定义乱象作者:武业真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11期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视频网站内容逐渐丰富多彩,其中视频弹幕逐渐成为视频内容之外的一个引起热议的话题。视频弹幕近年来成为了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与其相关的文献数量十分可观。但其中对弹幕的定义并不一致,部分还与实际存在偏差。本文通过总结弹幕定义表述的各种类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规范弹幕定义的几点想法。关键词:弹幕;视频网站;定义;哔哩哔哩弹幕网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18)11-0-02视频弹幕源于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经AcFun引入大陆。后又有哔哩哔哩弹幕网等进一步将其应用于视频,并在技术和创意方面完善与拓展,现国内部分在线视频网站和直播平台也开发了弹幕功能。从时间上看,弹幕出现仅12年,引入大陆仅10年。而我国弹幕网站与弹幕文化的发展之迅速,渗透之深入从全球来看仅此一例。正因我国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首的弹幕网站发展迅速,话题性强。国内对弹幕的研究自2014年起大幅增加。这些研究多着眼于亚文化、传播、受众等点,探讨弹幕在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信息传播等领域产生的现象、发挥的作用等。在诸多有关弹幕的研究文献中,弹幕的定义却有千差万别,甚至有部分表述存在错误。弹幕这一概念应该如何界定,仍是被轻视的一个问题。一、弹幕定义的表述类型及分析(一)文献中常见的弹幕定义关于弹幕,我国现有文献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定义方式:“一种突破时空限制的互动评论方式①”“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大量的、占满屏幕、并且内容基本一致的评论②”“发在视频内容上,横穿视频内容的所有评论,不计其评论数量亦不涉其评论的内容”“像子弹一样的字幕,一种穿插在视频节目中的评论形式,大量、密集的文字评论在屏幕上自右向左飘过,即时对视频内容发表赞叹或吐槽③”“受众在观看视频时,屏幕上突现密集如子弹般的评论,像幕布一样遮挡住视频画面④”等。日文文献中对弹幕的定义或概念描述主要有:“评论全面覆盖画面的样子⑤”“插入视频的评论⑥”(二)不同弹幕定义表述的特点龙源期刊网国内文献对弹幕进行定义的表述中,比较常见的关键词有“评论”“大量”“像子弹”“即时”“飘过”等。这些用词有些对应了弹幕评论的实质,呈现的形式和即时这一特性。但是例如“飘过”“大量”这种用词并不完全严谨。“飘过”“自右向左”这类有明显运动方式限定的表述仅能定义滚动弹幕,而弹幕功能中还有静态的顶端弹幕和底端弹幕,甚至自左向右运动的逆向弹幕。“大量”“密集”这类有明显数量限定的表述在弹幕出现之初确实是弹幕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弹幕一词的指代对象已经具体化为单条弹幕了,强调数量特性会以偏概全,单一视频中的弹幕数量从0至无限都有可能。日文文献中,直接提出“弹幕”概念的并不多。事实上日本对弹幕的界定并不是很明确。日文中的确有“弾幕”一词,意为过于密集以至于像一张幕布一般的炮火射击。这个词最初的确是形容视频中大量吐槽评论出现时的样子。而不涉及数量时,一般只将其称之为评论,非军事语境下的“弾幕”一词在日本还属于网络用语的范畴。二、弹幕定义表述混乱的原因及分析即使这些文献中对弹幕的定义今天看来都存在缺陷,也并不影响作者的论证,以不同的视角看,这些定义都是符合弹幕特征的。而将文献综合起来看后显得弹幕定义表述混乱甚至互为矛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弹幕本土化后指代对象的变化弹幕进入中国后语义的变化是使得文献中弹幕定义千差万别的直接原因。上一节提到,弹幕一词最初本身就指密集出现的吐槽评论,而单个评论不会被称之为弹幕。但是AcFun和哔哩哔哩弹幕网等弹幕视频网站在弹幕引进和功能设计期间,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将弹幕作为出现在视频上的評论的代指,从此弹幕的语义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一种现象的形容变成了一类评论形式的泛指。弹幕指代对象的变化可以由不同年代发表的文献对弹幕的定义反映出来。早期的文献在定义和介绍弹幕时会着重突出弹幕的数量特点。而后期文献中则不会强调弹幕数量,将弹幕仅作为评论形式研究时,“不计其评论数量亦不涉其评论的内容”。(二)研究者对弹幕功能不熟悉对弹幕的定义在数量上的不同意见是语义变化导致的结果,和研究者的学术严谨与否没有直接关系。但在定义表述中出现“从右到左”“滚动”之类运动方式限定的情况,只能是研究者对弹幕功能不熟悉所致。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例,其弹幕形式分为普通弹幕和高级弹幕,普通弹幕又包括顶部弹幕、滚动弹幕和底部弹幕;高级弹幕的形式更多,有从左向右移动的逆向弹幕、图片弹幕、可以操作视频播放暂停的蓝屏弹幕甚至更为特色且罕见的扫雷游戏弹幕等等。这些高级弹幕并不是近年来才开发的弹幕功能,而是建站之初就已经存在的弹幕形式。横向滚动的弹幕只是诸多龙源期刊网弹幕类型中的一种,只不过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最新的弹幕研究文献已经意识到顶端弹幕和底端弹幕的存在,定义过程中并不再加入运动方式的描述。高级弹幕在各弹幕网站中都不是主推的弹幕功能,更常用来对特定视频进行二次加工,或者借此举办高级弹幕创作的活动和比赛,不具有视频评论的目的,在大多数弹幕研究中被忽略也无可厚非。(三)不同研究主题下对弹幕特征的抓取有异研究者在文献中对弹幕进行定义,除了客观介绍,也是为研究主题而服务的。以网络文化作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会着重强调弹幕文本中的“吐槽”特征;以用户参与作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会特别提出狭义意义上的弹幕数量大、分布密集这一特点。在没有一个确定的、官方的、有权威的定义出现之前,为了协助论证,研究者会在定义弹幕时夹带与研究相关的一些特性。只要这些表述不影响整体论证,没有明显的事实和逻辑错误,略存偏差也未尝不可。三、弹幕定义规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避免误解,分开定义如今定义弹幕是一个复杂的事情,直接原因就是中日弹幕语义的区别。特別是已经有现成文献使用了原始概念定义弹幕,近期因为参考了这些早期文献而沿用这种定义的新发表的文献也不在少数。甚至有时,不通读文献,我们连作为研究对象的“弹幕”是指哪一个都不太清楚。由此,在规范弹幕定义时,将中日两个语境下的“弹幕”分开定义是最合适的选择。中文语境下的弹幕,要强调其作为功能代指的作用,宜弱化其数量和文本内容,可以保留视频弹幕作为评论的本质、存在形式描述和即时性特征三个方面的表述。在将其余特征加入定义中时,可添加限定条件避免以偏概全,增加定义的严谨性。日文语境下的弹幕,可直接参照日文文献中对于弹幕的描述,同时说明日文语境中描述中文语境中弹幕功能的方式。日文语境中的“弹幕”内涵相对简单,在定义过程中点到即可无须深究。(二)充分了解弹幕发展现状和具体功能弹幕之于青少年还算亲切,但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研究者来说略微脱离生活。弹幕网站的主体用户是青少年,但是学术研究中,研究者的年龄层次会更高一些。2014年前后弹幕研究成为热点,不排除有几乎没使用过弹幕功能的研究者为了迎合热点进行对弹幕的研究和论文撰写。即使是以弹幕作为切入点在研究者熟悉的领域进行研究,亲自体验弹幕功能也是非常必要的。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为首的弹幕网站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有些资讯和变革只有长时间亲历现场才能深刻理解。从数据库中得到的文献和材料具有一定的延迟,而直接访问弹幕网站和使用弹幕功能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现状与变化。龙源期刊网(三)实事求是,善举特例给弹幕下一个完整且毫无漏洞的定义难度很大,主要原因就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弹幕的内涵正在不断延伸,其边缘日渐模糊。比如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弹幕的本质是视频评论,但是也有特例,许多高级弹幕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视频评论,可以自由编辑运动轨迹的高级弹幕多是作为弹幕艺术呈现,不具有吐槽视频内容的特点。类似的,可以驳倒弹幕主要特征的特例仍有很多,定义只可能相对严谨。为了避免弹幕定义过于复杂琐碎,不得不忽视一些极为特殊的例子。在定义中保证最大限度的客观与完整,能精练地概括弹幕的内涵,这才是理想的弹幕定义。虽然一些特例只能被忽略,但是在对事物下定论的过程中,举特例是一种极具思辨特色的方式,通过举特例可以对定义和事物原貌之间不重合的部分大小进行估算,有太多特例的情况需要反思定义的片面性。弹幕定义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只有经过多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才能达到相对接近答案的程度。四、小结弹幕虽然只是一个刚出现10年左右的概念,但是考虑到它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对其进行规范准确的定义是必要的。尽早意识到弹幕定义的混乱,能有效杜绝为论证观点而无视具体实际强行定义的现象。且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基于互联网产生的事物也是瞬息万变的。弹幕传入大陆后,弹幕语义已经经历过一次变革。两种语义在研究中并用、误用的现象有时也会出现。即时规范弹幕的定义能有效防止其语义的进一步偏移。弹幕定义的规范化也包括对概念的中外区别做详细说明,从而在学术交流和外文文献研究时能知己知彼,减少误解。注释:①唐卓.弹幕研究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8):169-170.②吕鹏,徐凡甲.作为杂货店的弹幕池:弹幕视频的弹幕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38(10):28-41.③闫方洁.媒介文化研究视角下“弹幕”的生成机制及其亚文化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17(10):81-85.④王卓尔.弹幕的发展现状透视[J].青年记者,2017(02):89-90.⑤戀塚昭彦,ニコニコ動画の仕組み,電子情報通信学会通信ソサイエティマガジン,2017,6,1.龙源期刊网⑥亀井且有,豊田晃史,串田淳一,擬似同期を用いた動画共有によるビデオ視聴者の感情高揚,知能と情報,2012,11,5.参考文献:[1]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06):19-24[2]唐卓.弹幕研究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8):169-170.[3]吕鹏,徐凡甲.作为杂货店的弹幕池:弹幕视频的弹幕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38(10):28-41.[4]付晶晶.新媒体时代的弹幕文化现象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2):9-16+89.[5]马志浩,葛进平.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4,36(08):116-130.[6]周良,王璇.视频网站运营中用户评论的作用及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5(02).[7]曾雅恬,张晋升.弹幕广告:企业营销的蓝海——以哔哩哔哩弹幕网(B站)为例[J].视听界,2015(01).[8]万君,秦宇,赵宏霞.网络视频广告对情感反应和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消费经济,2014(02).[9]谢梅,何炬,冯宇乐.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研究[J].新闻界,2014(02).[10]谢丽星,周明,孙茂松.基于层次结构的多策略中文微博情感分析和特征抽取[J].中文信息学报,2012(01).[11]谭雪芳.弹幕、场景和社会角色的改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2]肖玮颉.从弹幕看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J].今传媒,2015(08).[13]梁旭艳.场景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新变革[J].出版发行研究,2015(07).[14]胡正荣.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J].传媒评论,2015(04).[15]李蓝蓝.弹幕视频的传播学浅析[J].传播与版权,2015(03).龙源期刊网[16]王颖.对弹幕视频网站受众的主动性分析——以AcFan和bilibli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01).[17]张聪,常昕,陈颖.浅析“弹幕”对大众传播模式的革新与影响[J].东南传播,2014(12).[18]李哲.媒介场景理论: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