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以小说主要人物服饰为例【摘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可以说它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红楼梦》蕴藏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园林建筑、饮食文化、药材、古代礼仪和服饰文化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研究中国明末清初各方面文化体制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素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本文将从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服饰入手来对《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以探索其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并探索小说《红楼梦》中服饰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以及现代审美价值。【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服饰服饰文化审美价值《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巨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称其作者曹雪芹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食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6)而《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在法国又被《鸭鸣报》这样赞誉:“曹雪芹具有布鲁特斯的敏锐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西尔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包括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各阶层的能力。”……可见,《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得到的高度的评价是前所未有的。《红楼梦》以贾府为中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日常生活和矛盾冲突,在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了上百个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形象。可以说《红楼梦》是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明珠,也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文化遗产代表和艺术瑰宝。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服饰描写和细节刻画,他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上百个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人在不同场合中的服饰和服饰方面的个性特征。《红楼梦》中展现出许多美妙绝伦、光彩夺目、丰富多彩的服饰。其品种的繁多、色彩样式的丰富,无不令人惊叹。小说中人物衣服款式有衣、袍、褂、袄、裙、衫、裤,并以腰带装饰;衣服面料十分考究,衣料有绸、缎、纱、绉、锦、毛皮、裘;头饰主要有紫金冠、束发银冠、素冠、抹额;饰品有金、银、珍珠、玉、翡翠等。就小说中女性服饰来说,小姐、丫环们的服饰多以艳丽色彩为主调,《红楼梦》中对服饰色彩的描写和运用可谓是淋漓尽致,描写的色彩种类也真是应有尽有。下面我们将以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服饰为例浅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融入的服饰文化,并浅析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一、林黛玉服饰篇林黛玉,素有“金陵十二钗之冠”之称(其判词与薛宝钗合二为一,故不就一二)。小说中对于黛玉的衣装鲜有描述,纵观全文几乎没有关于林黛玉服饰衣着的具体描写,关于其服饰的具体描写在《红楼梦》中有两处,见第八十九回:“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鬓,簪上一支赤条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棉裙。”由以上两处的“月白”、“银鼠”、“杨妃色”来看林黛玉的穿着造型可以用“清”、“雅”两个字来归纳,其衣服饰物色系浅淡,主要以白、蓝、粉红三色为主调,其服饰花纹也少用俗气的缠枝、连理等繁杂花样,而以梅、兰二花为主要图案,其衣服面料多以轻薄而贵重的纱、绢、丝、等材质为主,这与她孤傲的性格相一致。“头上挽着随常云鬓,簪上一支赤金匾簪,别无花朵”,使其显得清新自然。在这一处描写中,黛玉的着装既不有意展示华丽,也不刻意追求朴素,主要目的在于表现林黛玉不同流俗、无所掩饰的纯澈个性和“潇湘妃子”般洒脱自然的气质。又如第五十七回中,对林黛玉的服饰进行了这样的描写“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薄棉袄,外面只穿着青锻夹背心。”林黛玉虽贵为小姐,从上面描绘可见其服饰却是相当之简单和朴素。林黛玉是一位聪明灵秀,不染尘俗的世外仙姝,似乎只有浅淡的颜色衣着才符合她的品行性格。但曹雪芹也把《红楼梦》中“红”、“绿”两大色彩用在林黛玉身上,作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衣红的黛玉形象,让她着红妆、咏桃花,甚至在手绢上题诗“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小说中第一次出现关于黛玉着红衣的描写在第八回黛玉到梨香院,“宝玉因见她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又见小说第四十九回芦雪庵赏雪对红梅:“黛玉换上了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从“红香”、“大红羽纱面”、“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等色彩的描绘可见,大红也是林黛玉服饰的主色,用“红香”二字,可感受其视觉上的红艳和嗅觉上的芬芳。“青金闪绿如意绦”则为黛玉一身红妆平添几分春色,仿佛是“万花丛中一点绿”,这既显现出了黛玉的衣着品位,又符合黛玉之美好愿望,即与宝玉“红绿相配”的爱情愿望。也许有人要认为把大红大绿用在林黛玉身上显得黛玉俗不可耐,但其实不然,这正是曹雪芹的高妙之处,常人写凄凉多用暗淡颜色而非鲜艳颜色,而曹雪芹故意这样设定,以鲜明色彩写凄凉,红色是血色,是生命的颜色,是活跃的颜色,将“大红”、“红香”、“青金”、“闪绿”这些色彩用在黛玉身上,一热一冷形成强烈对比,更显示出了小说最后黛玉泪尽而逝、香消玉殒的悲剧结局。“红绿”是《红楼梦》中最主要的两大色彩,其中“红”也是贾府上层阶级最爱用的颜色,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表示喜庆之意。黛玉着红色衣服一是受贾府喜好红色的影响,二是作者曹雪芹故意将这两大色彩用于林黛玉身上,以表现曹雪芹个人本身对林黛玉这个主人公赋予的心血。可以说林黛玉之于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二、贾宝玉服饰篇作为《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宝黛爱情悲剧主角的贾宝玉是作者重点刻画的典型人物之一。曹雪芹在小说中多次对其服饰进行生动而具体的描绘。展现在《红楼梦》中关于宝玉的服饰描写相比黛玉之服饰描写而言就要多得多,红色是贾宝玉服饰的主要色调,穿红、服红是其服饰主要特点之一。如《红楼梦》中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皆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在这一段中,宝玉的穿着十分的华美,而“抹额”、“箭袖”、“褂”、“朝靴”是贾宝玉所处的满清上层阶级的重要表现,也是贾宝玉在贾府地位的重要表现。而在黛玉看来,宝玉并非什么“惫懒人物,情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因此才让黛玉看着亲切,并也才有了二人的一见如故。而在初次见面后极短的时间内,黛玉所见宝玉的服饰又和之前有了差别,小说中具体描写如下:“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撤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撤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这一回中开篇就有两处关于贾宝玉衣着服饰的具体描写,并将其服饰衣着写得十分周详,衣服饰物也是应有尽有。贾宝玉“上穿银红上衣下穿松绿裤子,再加弹墨袜子和大红裤”可见曹雪芹对其服饰色彩的搭配可真是煞费苦心,这样的搭配既和谐又鲜明,将宝玉那种富家公子纨绔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也可看出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之重及其在小说中的重要性。从整个小说文本来看,关于人物服饰描写作者着墨最多的是贾宝玉,上面所例举的是关于宝玉在黛玉眼中的服饰形象描写。宝玉在小说中的衣装服饰是丰富多彩的,其服饰面料也十分考究,色彩丰富,饰物繁多,而不变的是其项上所挂的长命锁、记名符和出生时嘴里衔着的宝玉。如第八回中,关于宝玉服饰描写如下:“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腰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关于宝玉服饰描写的片段很多,又如第十五回,北静王水溶眼中的宝玉服饰描写:“见宝玉带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蟒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这一段关于宝玉的服饰描写类似于宝黛初次相见时的服饰描写,但却又不尽相同,各有重点,虽然都是带着冠,但在色彩的搭配方面又各具特色,饰物的具体形态也不尽相同,初见黛玉时是“二龙抢珠金抹额”,而北静王水溶见到宝玉时是“双龙出海抹额”。其服饰可谓是丰富多彩,美妙绝伦,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重点突出了宝玉在贾府的重要地位和在小说情节发展和整个故事中的重要性。三、薛宝钗服饰篇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也是继林黛玉后受作者钟爱的人物,同时也是小说中最具有自然美的人物,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淑女的样板,“品貌端方,容貌美丽”。曹雪芹曾称宝钗为“金娃”,可见,宝钗的穿着是以雍容华贵为主调,其服饰偏向高贵、大气和丰满。其衣饰色彩较黛玉偏深,主要以朱红、金黄、玫瑰紫、洋红和鹅黄等兼具了柔和和华贵的颜色为主。而服饰上也把团花连续等大面积的纹饰作为装饰图案,服饰花朵多选用牡丹、芍药等鲜艳种类,其衣服面料选用上丝、绸缎、纱、帛等,“不觉奢华,惟觉淡雅”是她外在形象的最合适写照。宝钗长期受儒家礼教的熏陶,使得她成为一个“世事洞明滴水不漏,人情练达八面玲珑”雪中金钗般的“冷美人”。而这样的性格特征反映在其服饰上就是力求天然素淡、成熟稳重的风格特征。《红楼梦》第八回中,宝玉去看宝钗时,见她“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贊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惟觉淡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这一段宝钗服饰以暖色为主:“蜜合”、“银鼠”、“葱黄”,令人感到温暖亲切,又与其温柔随和的性格相契合。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暖色调中,又以冷色的玫瑰紫放于其中,与暖色相互调和最终使其着装配饰中的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这无疑符合中国古典文化之和谐美和对称美。无形中也突出了宝钗之安分随和、善于平衡人际关系的性格特征。曹雪芹在文本中用“水杏”等具有自然美的事物来形容其容貌,描绘其“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以此表现出了她的自然美。小说中还有关于薛宝钗服饰喜好简单、素雅的侧面描写。见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写薛姨妈给各姐妹送宫花时说:“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又见第五十七回,宝钗劝邢岫烟不要佩戴这些没用的首饰,服饰应以简单为好,该省得要省。通过这些侧面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宝钗对服饰的喜好以简单、中庸、素雅为主。宝钗对服饰的风格的喜她好与其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爱好以及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着装上讲求简单、中庸,崇尚节俭(从那句“该省得要省”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首先,这与她从小受儒家礼教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次,她为人处世低调平和、不张扬不外露,个人打扮上的朴素淡雅则突出了她沉稳、温和的性格特征。而“半新不旧”则显示了宝钗以此增加亲和力以获得贾府上下对其节俭美德的赞赏的心思,同时显示出了寄人篱下的宝钗想要获得贾府上层的宠爱和下层喜爱的心思。第四十九回稻香村聚会是薛宝钗在小说中的唯一一次“大妆”:“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丝的鹤氅”莲青,即深紫色,在古代中国,未出阁的年轻女子一般是不着这样颜色的衣服的,但是对于宝钗来说,却与她富贵中不失沉稳和冷峻的性格相吻合。穿戴本为小事,但薛宝钗却能在服饰方面做得滴水不漏,通过穿着将自身的随和温柔、低调平和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节俭精明的美德也显现于中。四、王熙凤服饰篇王熙凤是《红楼梦》倾尽浓墨重彩刻画的一个典型人物,也是一个入俗最深,贪欲极深,且“机关算尽”的女人。其性格气质和林黛玉有着天壤之别。曹雪芹在小说中对王熙凤的服饰做了三次详细的描绘,第一次见第三回黛玉进贾府时,小说中这样描绘:“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