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物形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物形象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年轻貌美、风流儒雅。他为人宽宏大度,不记个人恩怨,很得部将和其他人的拥护。周瑜生活在一个沧海横流的时代,他本人担任孙权一方的最高军事将领,其军务繁忙可想而知。照常理讲,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无心顾及其他,但恰恰相反,周瑜很有雅兴,他对音乐就十分喜爱,并且有很高的欣赏能力,饮酒“虽三爵以后”,如果乐曲演奏有错误,他一定能听出来。一听出来就回头看演奏的人,以致使当时人把这种情况编成歌谣:“曲有误,周郎顾”。当然历史上周瑜之所以著名,还在于他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鲁肃原来散居不仕,刘子扬劝鲁肃投靠郑宝,而周瑜劝鲁肃投孙权。周瑜对鲁肃说:“昔马援答光武帝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见《三国志·鲁肃传》)周瑜的这番话虽然掺杂着一些荒诞不经的成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想帮助孙权建立“帝基”,而且在他以后的行动中,也一直把这作为他追求的政治目标。周瑜曾指挥过许多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最能体现他的远大政治眼光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的要算赤壁之战了。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军队要与孙权决战时,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投降。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抗曹的信心。然后,周瑜率领五万精兵,打破曹军于赤壁。曹操败北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之战的胜利展现了周瑜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正像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给他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起到了联结纽带的作用。《三国演义》从全书来看基本上是按历史发展顺序来安排结构内容的。但由于描写的历史阶段较长,其艺术结构明显地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而赤壁之战前后正是《三国演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者安排了周瑜这样一个具有纽带作用的人物,使各种矛盾都与周瑜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并通过周瑜把各种人物的行为贯穿起来,从而表现每个人的思想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当曹操大兵压境时,孙权一方的谋臣武将迅速分化为投向和主战两派。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主战派以鲁肃为代表。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尖锐地出现在作品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虽然赞同抗曹,但又顾虑曹操新得到的袁绍和刘表的一些军队,害怕其实力庞大,难以抵挡,因此犹豫不决。在这关键时刻,吴国太对孙权说:“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于是,孙权便派人请周瑜,作家罗贯中在这里把周瑜放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主战派与主降派的矛盾要由周瑜来解决。最先来见周瑜的是鲁肃,他先“将前项事细述一番”,表现了鲁肃焦急的心情。接着写张昭等陈述理由,希望周瑜能站在他们那一边,表现了张昭等人的懦弱和自私,张昭等刚走,程普、黄盖等主战派又来见周瑜,表示了宁死不降的决心。既表现了程普等人的勇敢,也暗示了抗曹的基础。罗贯中通过上述的描写,一下子把周瑜推到了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其态度如何,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后又经诸葛亮的“智激”,进一步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接下去作者又写周瑜见孙权,驳斥了张昭等主降派的“迂儒之论”,精辟的指出了曹操用兵的四大禁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并且指出:“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孙权于是果断地决定抗曹,并命周瑜、鲁肃、程普等率军前往迎击曹操,主战与主降的矛盾通过周瑜而得到了解决。至于在以后的整个抗曹过程中,孙权方面的各种人物的抗曹行动,如黄盖行“苦肉计”,庞统授“连环计”等,都是在周瑜的部署下进行的。这样,作家就通过周瑜这根纽带,将东吴的各种人物,都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使他们各自走向自己的位置,并展开行动。在抗曹过程中,刘备一方是孙权方面的同盟军,同样也是由周瑜联系起来的。罗贯中在作品当中首先造成一种刘备一方必须与孙权一方联合的客观形势,这就是刘备在当阳被曹操打得大败,逃到江夏,势力已经很弱,在曹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刘备有千钧一发之危。因此,诸葛亮决定联合孙权,藉吴兵以抵抗曹操。这样,刘备一方的生死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孙权一方。诸葛亮带着连孙抗曹的使命来到江东以后,作品中为他安排了三次语言交锋,第一次是“舌战群儒”,从下层扫清抗曹的障碍。第二次是“智激孙权”,促使孙权及早做好抗曹决定。第三次交锋是“智激周瑜”。结果“智激”成功,周瑜表示:“吾与老贼势不两立”。通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诸葛亮提出的刘备一方的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周瑜的战略部署联系起来的,成为整个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序地纳入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去。周瑜不仅起到了联系盟军的作用,而且也把曹操一方的主要人物纳入进去。小说先从一次战斗写起,孙曹第一次交战,由于“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因此败下阵来。由于失利,曹操看到里自己军队的不习水战,才会命蔡瑁、张允操练水军。也同样是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曹操采纳了蒋干的劝降计。而蒋干劝降的正是孙权方的最高军事将领周瑜。于是,自蒋干劝降开始,曹操方面的各种人物就受周瑜摆布了。这主要是曹操企图利用周瑜。接下去些蒋干的劝降和蔡中、蔡和的诈降,结果反倒被周瑜利用,致使曹操相信了黄盖的“诈降书”。由于曹操要利用黄盖的投降来破周瑜,因此又派了蒋干去探听虚实,结果又再次被周瑜利用,使曹操相信了庞统,并接受了其“连环计”。就是在这种利用和反利用的过程中,曹操一步步误入了周瑜的圈套中,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惨败。可见,周瑜是联接三方的枢纽人物。虽然孙、刘、曹三方都通过周瑜发生作用,但其连接方式有所不同。作为东吴的主帅他起到了统帅和指挥的作用,在刘备一方则是被利用被凭借,而对于曹操,作者让其起到了利用和驱使的作用。就这样,通过周瑜形象,三方有机的被组织起来,可见作家在周瑜这个人物身上投注了很多笔力。还要看到,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对主要人物诸葛亮的塑造起到了烘托的作用。真正描写诸葛亮的言行是在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在这一回里,作者详细描写了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形。在描写了诸葛亮以后,隔了二十三回以后再次描写周瑜,写了三件事:一是周瑜阻止孙权送子入朝为质;二是周瑜被孙权拜为大都督;三是写周瑜击黄祖。诸葛亮出场后周瑜再次被写到;诸葛亮任刘备的军师,周瑜则任孙权的大都督,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微妙。周瑜之所以在二十三回这样漫长的章节中不被写到,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还没有出场。作为一个起映衬作用的人物,只有当被映衬人物出场后,才能更充分的表现其性格特征。诸葛亮出场以后,接着写曹刘大战,正是因为刘备败给曹操,才有孙刘的合作,诸葛亮和周瑜也才有机会发生联系。周瑜的形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诸葛亮起到了映衬作用。诸葛亮也是在周瑜的映衬下,才在初出茅庐后,以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凸显于读者面前。在赤壁之战中,罗贯中对周瑜这个形象进行不遗余力的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征。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困陶谦、击张绣、战袁术、斩吕布、破袁绍几乎没有对手了。但在赤壁遇到周瑜就显得手忙脚乱,处处被动,难以应付。与曹操相反,周瑜则设计了许多的妙计使曹操处处受制。这说明了周瑜的军事才能超过曹操。周瑜的这些计谋把曹操弄得团团转,却被诸葛亮洞察得清清楚楚,小说对此作了多处的渲染。说明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高周瑜一筹,更不用提曹操了。周瑜的军事才能用来对付曹操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但用来对付诸葛亮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周瑜曾多次设计要杀诸葛亮:派诸葛亮断曹操的粮草,企图借曹操之手杀之;派诸葛亮十天造十万之箭,企图借军法杀之等。在共同打败了曹操之后,周瑜与诸葛亮进行正面的军事交锋时,周瑜的计策就更显拙劣,围绕着夺南郡,取荆州及“美人计”等明争暗斗,都处处以周瑜的失败而告终。最后,周瑜在荆州城前被诸葛亮气得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马而死。《三国演义》就是这样通过层层深入地描写,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远远超过周瑜,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形象。历史上周瑜是一个宽宏大度、目光远大的人,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小说中周瑜却做了完全相反地描写。周瑜认为:“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这虽然有为“江东”成分的考虑,但毕竟表现了周瑜气量狭小,忌才妒能。同时也说明了周瑜目光短浅,对联合抗曹的认识不足。若斩杀了诸葛亮,孙刘联盟就可能破裂,会给曹操制造可乘之机。那样的话,赤壁之战胜负就难料了。而诸葛亮与周瑜恰恰相反,对其迫害不但了如指掌,而且都有破解之法。诸葛亮关心的是抗曹的大局,他的策略都是以巩固孙刘、联盟抗曹为前提的。由此可见,罗贯中对周瑜作出这种与史书记载截然相反地描写,纯粹是为了衬托诸葛亮。周瑜这个历史上的叱咤风云的英雄被写进《三国演义》时,作者根据创作意图的需要对他进行了艺术加工。周瑜的形象作为艺术结构中的一条纽带,对主要人物形象地塑造起到了映衬作用。这实际上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使用了两种艺术方法,让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表现了人物独特的性格。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