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定义: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和血管内微血栓广泛形成,同时继发纤溶亢进,导致出血、休克、栓塞(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的一个病理过程。实质:血液凝血-抗凝血与纤溶-抗纤溶失衡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新生儿时期多种凝血因子呈生理性低水平,血液粘稠、处于高凝状态及纤溶活动增强;易患重症感染、寒冷损伤、缺氧-酸中毒、休克、NEC、呼吸循环衰竭等;常见病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硬肿症感染新生儿溶血等新生儿易发生DIC的原因新生儿窒息所有窒息新生儿尤其重度窒息存在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存在着以高凝为主的早期DIC。血管内皮损伤参与窒息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尤其酸中毒时表现更明显,且与严重程度相一致。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制:1.寒冷和缺氧导致毛细血管受损时,可释放出组织凝血活酶,2.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而导致红细胞聚集,使血液粘滞度增高,加重局部组织缺氧(一)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Ⅻ接触激活缺氧、酸中毒等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胶原、内毒素等表面带负电荷的物质与血液中Ⅻ因子相互接触后,Ⅻ因子被激活(Ⅻa),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二)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损伤的组织、细胞释放TF入血,Ⅶa与TF形成复合物,激活因子Ⅹ,由此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新生儿DIC发生机制(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激活凝血系统被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1.凝血过程中形成的凝血酶激活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2.缺氧、酸中毒直接激活纤溶系统。新生儿DIC发生机制APTTPTTTFDP具有强大的抗凝作用,加重出血。(三)蛋白C抗凝系统调节能力降低新生儿DIC发生机制新生儿DIC临床特点(1)急性起病;(2)DIC前期和高凝期持续时间短暂,无出血表现,临床不易发现;(3典型DIC四大临床表现:出血、休克、栓塞、溶血。临床表现1.发生部位皮肤、脐残端、穿刺点、消化道、泌尿道、肺、脑等2.发生机制(1)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凝血功能障碍;(2)纤溶系统激活;(3)FDP的形成:①抑制纤维蛋白多聚体的形成;②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临床表现:出血1.临床特点:伴有出血,但与出血量不一致。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等。2.发生机制:广泛微血栓形成,微循环通路受阻,血液循环障碍,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不足,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心泵功能障碍:冠脉内微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外周血管床扩张;激肽、组胺↑微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高。临床表现:休克(三)器官功能障碍1、发生机制:微血栓形成阻塞微循环2、临床特点①以肾、肺功能障碍最多见,严重时可发生MOF。②早期具有可逆性。(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发生机制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裂体细胞2、临床特点①发生率不高。具有溶血性贫血的症状。②外周血涂片裂体细胞比例>2%1.临床特点(1)主要见于高凝期,早期具有可逆性。(2)临床表现随受累器官不同而异,可出现呼吸困难,肝、肾功能衰竭,惊厥、昏迷,肢端坏死,皮肤坏疽等。(3)以肾、肺功能障碍最多见,严重时可发生MOSF。2.发生机制广泛微血栓形成,阻塞微循环,受累器官(肾、肝、脑、肺、消化道)缺血缺氧,功能障碍甚至坏死。临床表现:栓塞(三)器官功能障碍1、发生机制:微血栓形成阻塞微循环2、临床特点①以肾、肺功能障碍最多见,严重时可发生MOF。②早期具有可逆性。(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发生机制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裂体细胞2、临床特点①发生率不高。具有溶血性贫血的症状。②外周血涂片裂体细胞比例>2%1.临床特点(1)发生率不高。(2)具有溶血性贫血的症状(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热)。(3)外周血涂片裂体细胞比例>2%。2.发生机制微血管内广泛凝血,形成网格结构,红细胞通过时机械性损伤→裂体细胞临床表现:溶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血象(裂体细胞)机制:1.RBC挂在纤维蛋白丝上,不断受血流的冲击而引起红细胞破裂;2.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脆性增加。DIC的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病理生理凝血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纤溶亢进病理解剖广泛微血栓微血栓微血栓消失临床表现无明显临床症状出血、器官功能出血障碍PLT:呈进行性减少,<100×109/L,MPV增大。CT(试管法):正常为7-12min,在DIC高凝期明显缩短,进入消耗性低凝期明显延长。PT:正常新生儿平均16s。DIC诊断标准:日龄<4天者≥20s;>5天者≥15s。APTT:正常足月儿37-45s,早产儿<72s。DIC诊断标准:≥45s。Fbg:正常新生儿为1.17-2.25g/L。DIC诊断标准:<1.17g/L。FDP:正常值:乳胶凝集实验,血浆FDP10μg/ml;ELISA,尿FDP28±17μg/ml。D-D:提示体内有凝血酶和血栓形成,并反映纤溶酶的活性。血浆正常值:0-0.5mg/L;DIC时明显升高。TT:正常新生儿为19-44s。纤溶亢进时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时延长(比对照组延长3s)。DIC实验室检查传统新生儿DIC诊断标准患儿诱发DIC的原发病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出现出血倾向、微血管栓塞、休克、溶血等临床征象时,应考虑DIC存在。实验室检查确诊:①PLT100×109/L;②日龄4d以内者PT≥20s,日龄在4d以上者PT≥15s或APTT45s;③Fib1.17g/L;④D-D0.5mg/L或FDP20mg/L。上述4项实验室检查中3项异常,结合临床特点即可作出诊断。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当患儿满足上述诊断标准时,病情往往比较严重,DIC已发展到中晚期。新生儿DIC的诊断:分级诊断step4step3step2step1结果积分及诊断实验室结果评分DIC实验室检查DIC临床评估临床评估诱发因素:患儿是否存在引起DIC相关性因素或疾病?有,继续以下步骤;无,结束。实验室检查PLT、PT、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或FDP)、Fbg实验室结果评分PLT:>100×109/L为0分,50-100×109/L为1分,<50×109/L为2分。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不高为0分,中度升高2分,明显升高3分。PT:<3s为0分,>3s但<6s为1分,>6s为2分。Fbg:>1g/L为0分,≤1g/L为1分。实验室结果积分及判断积分>5分,显性DIC,每日重复检测上述指标。积分≤5分,非显性DIC,每2天重复检测上述指标。DIC的分级诊断标准(ISTH显性DIC评分系统)前DIC诊断标准(1)危险度评估:是否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是计2分;否计0分。(2)主要指标:①PLT计数:100×109L-1计0分;100×109L-1计1分。进行性上升计-1分;稳定计0分;进行性下降计1分;②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如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FDP):无升高计0分;升高计1分。进行性下降计-1分;稳定计0分;进行性上升计1分;③PT延长:3s计0分;3s计1分。进行性延长计1分;稳定计0分;进行性缩短计-1分。(3)特异性指标:①抗纤维蛋白酶水平:正常计-1分;降低计1分;②蛋白C水平:正常计-1分;降低计1分;③TAT复合物水平:正常计-1分;升高计1分。(4)累计评分。(5)结果判断:评分≥5分,符合显性DIC;评分5分,提示前DIC。JMHW诊断标准(1)患者是否存在已知可致DIC的基础病变。如果存在,1分;不存在计0分。(2)临床症状:出血计1分;无出血计0分。(3)器官功能障碍:有计1分;无计0分。(4)实验室检查结果: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mg·L-1):FDP≥40计3分;20≤FDP40计2分;10≤FDP20计1分;FDP10计0分;②(PLT计数×109L-1):PLT≤50计3分;50PLT≤80计2分;80PLT≤120计1分;PLT120计0分;③纤维蛋白原(Fg,g·L-1):Fg≤1计2分;1Fg≤1.5计1分;Fg1.5计0分;④凝血酶原时间(PT,患者/正常):PT≥1.67计2分;1.25≤PT1.67计1分;PT1.25计0分。(5)累计评分。(6)结果判断:评分≥7,诊断为DIC临床诊断轻症DIC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轻症DIC患儿早期表现隐匿,且与原发疾病(窒息、HIE、MAS等)临床表现相互交叉重叠;二是DIC确诊所依靠的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TT和Fbg在DIC早期可以基本正常(假阴性,造成漏诊)。患儿出现采血困难或血液易凝,就应高度警惕有无DIC存在可能。若等到临床医生发现患儿出血、休克和栓塞时才考虑DIC已为时过晚,DIC已进入后期(低凝期),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新生儿DIC的诊断DIC的治疗原则肝素疗法病因治疗改善微循环其它:抗凝血酶等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补充凝血因子DICDIC患儿往往合并有休克和重要脏器(心、肾等)功能不全。一方面,低右应用可以发挥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以及阻止DIC发生发展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低右应用可增加已经受损的心、肾功能负荷,引起心、肾功能衰竭。低右扩容治疗应用前评估心、肾功能;应用过程中监测心、肾功能。及早应用,根据心、肾功能选择合适剂量,并在应用过程中根据患儿病情变化调整剂量和用法。联合应用α-受体阻断剂,并纠正酸中毒等。低右扩容低右首剂10-15ml/kg,静脉滴注;以后6-12小时1次,每次5-10ml/kg;每日总量不超过20-25ml/kg;根据心、肾功能调整。低右扩容治疗及时有效应用肝素可阻断DIC进展,是治疗新生儿DIC的关键之一;但应用时机及剂量难以掌握,有加重出血的危险性肝素抗凝治疗①早期应用:DIC早期处于高凝状态,是肝素治疗DIC的最佳时机。②超小剂量:小剂量肝素作用平稳,并能使出血的潜在危险降到最低。③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效果高效、稳定、安全等优点。④皮下注射:肝素经皮下注射后吸收缓慢而均匀,并能维持较低的有效浓度和较长的抗血栓作用,出血发生率低,一般不需要监测。⑤应用个体化:肝素不是对所有的DIC有效,对已经形成的血栓无效,也不能终止DIC的病理过程,故应针对不同病因、不同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⑥联合AT-III:单独应用肝素效果欠佳时,可联合应用AT-III。肝素治疗DIC的对策理论依据凝血程序是一个生物放大过程,若能在早期阻止它,只需少量抑制物便可达此目的。肝素在体内能循环往复地发挥抗凝作用,因为肝素可从AT-III-肝素-因子Xa复合物中分离重新起作用,其本身不被消耗;肝素抗凝活性随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增加。患儿即使处于有出血倾向的低凝期和晚期DIC时,采用超小剂量肝素治疗仍然安全有效。超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heparinthrombin*ATIIIATIIIheparinthrombin*thrombin*heparinATIIIATIIIthrombin**canalsobeFactorXa带有大量阴电荷有带阳电荷的赖氨酸残基发生变构重新作用于其他AT-Ⅲ,连续应用可使后者耗竭肝素的抗凝机制应用方法:早期皮下注射超小剂量肝素优点:-吸收缓慢、均匀,持久发挥抗血栓作用。-操作较静脉简单,可在DIC各期给药。-应用中不易引起出血、瘀斑,使用安全,不需反复检测凝血指标。-不引起AT-III减少。超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应用方法低分子肝素钙:10-20-40U/kg·次,皮下注射,每日2次;或1U/kg﹒h,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5天。普通肝素钠:0.05~0.1mg/kg·次,持续静脉泵入,每日2次;或6U/kg﹒次,皮下注射,每6-8小时一次,连用3~5天复查凝血指标。当患儿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恢复正常,同时PLT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且趋于稳定后停用肝素。超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DIC肝素的不良反应1.不良反应:发生自发性出血。出血严重者立即停药,并用鱼精蛋白解救。2.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