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特级教师张秀花讲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明向----为何【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事件1: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4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女儿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事件1: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30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事件1: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事件1: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事件1: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朱慕菊:“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课程改革最核心的价值。”新课改的口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只有使孩子们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要成才先成人!事件2:母亲遇车祸,女儿该继续高考吗?•6月7日高考第一天,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女生张倩,在妈妈陪同下去参加高考。上午8时10分左右,一辆汽车突然撞上母亲,并致其当场昏迷。张倩哭着要陪妈妈去医院,在交警及围观考生家长的劝说下,含泪走进考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质疑,有人觉得高考固然重要,但女孩应该陪在母亲身边;有人认为母亲的心愿是女儿考好,此时女孩去考试才对。•有人认为,妈妈被撞后倒在血泊中并且昏迷,女儿却仍旧去参加考试而不是陪在母亲身边,这个选择让人感到母亲的生命不如一次考试重要,“高考可以晚一年再考,母亲只有一个。”•但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家长认为,母亲正是因为送女儿去参加考试才被车撞的,只有好好考试才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和安慰。事件2:母亲遇车祸,女儿该继续高考吗?•“当所有人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数人在关心你飞得累不累。”网友说,如果不是那些光环,她这一生或许活得更轻松。归根结底,她首先要学会过有自我的幸福人生。•不少网友认为,不可否认,寒门苦读值得鼓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一条积极的通道。不过,上名校找好工作并不是唯一的价值体现,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事件2:母亲遇车祸,女儿该继续高考吗?【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能力为本二、反思─课改是非【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十年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目标之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校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之二“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争鸣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变革2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原来的学习是知识的搬运,是“鸭子四部曲”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学习方式。校本教研,研究典型(洋思、东庐、杜郎口等)层出不穷。争鸣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变革3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01——2005年改革是从上而下推开;2006——2011年改革是从下而上盛开。争鸣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变革我们的课改典型,草根英雄不是教育部指定的,不一定是课改实验区的。洋思、东庐、杜郎口有哪一个是课改实验区吗?拿小学数学走出一批草根名师:张齐华、华应龙等没有一个是领导指定的。[《当代教育家》期刊推介]课改、网络为草根英雄,平民典型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舞台。争鸣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变革近10年间,涌现了一批教学新模式的“草根典型”,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发展、反馈”、新绛中学的“半天授课制”,等等。争鸣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变革【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新近的时间……•更尖锐的争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之旅•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变成了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充斥着“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难道这就是国家层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有鉴于此,有教育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唯有迷途知返,方能浴火重生。断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方向迷失之旅,盖因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关键十字路口误入歧途-----以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摒弃教师传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之旅再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而依照基础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理应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理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理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上迷失方向之后,任何理念、理论、创新、转型的装潢与修饰都于事无补,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除非改弦易辙,重新主张以教师讲授教学为主,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明确放弃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否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穿新鞋走老路”议论引发的思考大概自2002年即新课改实施不久,就开始有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议论。其意思是说,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新的,而教师实际教学还是老一套。“穿新鞋走老路”这种现象,持续八、九、十来年,无论你对它褒也罢,贬也罢,如何评价,它明确无误地传达了一条重要信息:“新课程理念”实际上一直未得到真正实行。“穿新鞋走老路”议论引发的思考“穿新鞋走老路”议论引发的思考•我们对此不能不感到困惑,不能不追问:为什么“新课程理念”行不通?为什么教师“穿新鞋”却依然“走老路”?“新鞋”真的好、“老路”真的坏?•十来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不长,是它还不足以盖棺论定;说不短,它已够证明:关于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议论是似是而非的;•“新鞋”是不适合实际的,是不正确的,是不好的。【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面对如此争论,我们应该作出何种判断?•在争论声不断的背景下,新课程到底走了有多远?资料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芬兰,教育的童话世界•学校充满游戏、充满欢乐、充满合作、充满尊重……•学生没有排名、没有竞争、没有失败、没有歧视……•更令人惊讶的是,芬兰在PISA测试中名列前茅,同时也是公识的最具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国度……资料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芬兰的教育走到今天用了40年!•新课程实施才刚刚10年!•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坚持20、30、40年?•更为严峻的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意识到新课程值得我们如此坚持?资料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查•经过十年实验、八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会带给我们什么信号?•我们似乎站在又一个十年的历史新起点,未来的路指向何方?我们是否有所作为?资料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查•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改革的危机。•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新闻《人民日报》•在改革开放30年的节点上,中央明确“改革开放不动摇”!•在课程改革10年的节点上,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确立“课程改革不动摇”!•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有效落实!新闻《人民日报》【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我们要了解到修订了什么,更要关注坚持了什么!三、策略----何为最大的改变:1.“双基”→“四基”四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意味着: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得到肯定回归“结果”与“过程”并重的理念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大的改变:2.“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小学算术(清末):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词)小学数学(1978):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与空间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四个核心词)义务教育数学(2001):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义务教育数学(2011):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个关键命题】学科教育的重心在哪里?◇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已有研究认为数感是“直觉”、“敏感”、“能力”……其实,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类似……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对于数的感觉和理解。教学数数、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数序与数的大小比较……都有助于形成数感。数感首先,数感是数出来的!其次,读数可以也应该读出数感!数感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对于数的感觉与理解。请看读数的例子:30600,30060,30006三万零六百三万零六十三万零六3000006000三十亿零六千6789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6789=()×1000+()×100+()×10+()96789读作()千()百()十();87699887766读数可以也应该读出数感!分数也能读出数感,如“2/3什么意思?”“2/3的意思就是三分之二”32数感回溯以往相关教学策略: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个十百千如:借助几何直观引入计数单位数感…水深60米20米水深20米海平面0米甲湖乙湖(1)看图写数。(数概念直观化的练习)()()()(2)你知道全校做早操,操场上有多少人吗?大约1000人,想一想,()个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约一万人。(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3)读一读,填一填。(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如前面的填空练习甲湖水面高度记作0米,甲湖水底高度记作()米;乙湖是堰塞湖,水底高度记作()米,水面高度记作()米。-20+20+80233233233数感2.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如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0.15×3=?0.15×34511小时行6公里,1小时行?321小时行2/3小时行6km32626332162363即3份中的2份是6先求1份是多少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数感可以算出来、估出来。3份是9→再求3份是多少0.数感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活数感一个典型案例:72×15=1080(米)●●1080稍大于1000;10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