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有制改革与传统所有制理论的缺陷传统所有制理论指导改革“力不从心”传统所有制理论对于指导如何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似乎有一种神奇的效果,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如何有效运行,马克思、恩格斯讲得并不太详细具体。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然而,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胜利.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影响中国。1919年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蒋介石扬言要反攻大陆,美国人给蒋介石出招,美国人说蒋介石你不用反攻,中共搞军事一百分,搞政治一百分,搞经济零分。你不用理他,就在台湾静观吧,共产党不会搞经济,最后搞不下去,还得你蒋介石收拾残局,你就在台湾等着看吧。当时美国人就这么评价。有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周总理,你们中国现在最缺什么?周恩来脱口就讲了两个字:经验。缺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建设上我们是个空白。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1949年至1956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阶段。苏联模式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极具高度一体化的文化意识形态体制。苏联模式实行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这恰好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建国八年,经济发展的不错。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1956年至1978年,以苏为鉴却渐行渐远阶段。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所作的秘密报告,引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剧烈动荡。在这种情况之下,毛泽东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但是,我们走了一个大弯路。刮共产风,搞穷过渡,急于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转变,形成了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越高、越成熟。一提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一提资本主义就是私有制,认为公有制与私有制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历史证明,这种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不符合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20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怎么办?改革?怎么改?马克思没具体说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三件大事: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8年到1984年,六年解决了八亿农民的吃饭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改革的步子一开始不敢迈得太大,先搞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实际上是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承包制移植到城市,承包制是当时中国最流行的做法。泉州的国有企业改革可能早一点,有些地方企业改革的步子迈得比较大,比如深圳和厦门,还有辽宁和四川。创立了经济特区,就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这是对外开放,邓小平说,开放也是改革。实际上就是拿出一块地方,不受传统体制束缚,按国际惯例搞,按市场经济的规则搞,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所有制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国有经济开始收缩战线,在竞争性经济领域中撤出,所占比重很大幅度地下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比例不断上升,力量不断强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与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不断探索公有制内部新的产权分解组合模式,使得公有制出现了多种新的实现形式。传统所有制理论之所以“身处困境”,面临“尴尬”,正是由于其自身缺陷产权理论造成的。认识缺陷,才能有针对性地创新传统所有制理论。传统所有制理论缺陷一、传统公有制理论的“集权”设计与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求独立产权相矛盾二、传统公有制理论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企业的效率问题三、传统所有制理论不能解决不同所有制形式并存、共同发展问题传统公有制理论的“集权”设计与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求独立产权相矛盾计划经济高度集权市场经济产权独立传统公有制理论的“集权”设计与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求独立产权相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有制必然代替私有制的设想。他们的想法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的产权模式。但是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建立,国家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搞工业,这在社会主义建设初始是合适的,但长此以往就不行了。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具有独立产权和经营自主权的市场经济。传统公有制理论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企业的效率问题到底是姓“公”好还是姓“私”好?主要看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个更能产生高效率。现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作为世界范围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并不仅仅是完全私有制或是公有制。市场经济的实践也证明:效率不是仅仅来自于生产资料的归属,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制内部的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生产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都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公有制和私有制竞争的比拼点也不是靠姓“公”姓“私”决定胜负,而是看各自产权制度的效率高低。而传统所有制理论中缺的就是公有制内部的产权制度理论和模式设计。我国改革的实践证明:对公有制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样会获得较高的效率,使企业有活力、有效力。传统所有制理论不能解决不同所有制形式并存、共同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社会中公有制必须代替私有制,不允许任何私有制存在发展。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大量非公有制经济,国家是鼓励、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怎样实现两类性质不同的所有制在宏观上并存,在微观上互相渗透、融合、交叉,真正实现并存和共同发展。这些在传统所有制理论中是没有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