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认知与行动学习笔记(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管理的认知与行动学习笔记第一讲为什么需要管理陈春华教授的在《超越竞争》的七个不安:1)我们的增涨是不是有泡沫?是源于能力的增涨,还是源于市场的增涨?2)我们的增涨是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市场,源于3个方面,源于对顾客的理解,对行业的理解,对员工的培养。3)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大规模的系统的作战,还是仅仅依赖于营销的技巧,低成本的能力和我们在产品规模上的付出?如是,我们很难保证,稳定的,规模的,持续的成长。4)你在市场中凭什么活下来?是凭市场中所需的关键因素,还是凭自己自认为的核心能力5)什么才叫面对全球化?全球竞争对企业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能力去面对全球化?6)我们对服务的理解,是不是真理解,还是不理解,服务是拿来增值的还是拿来弥补产品的不足?7)最后一个不安,就是队伍所有人的学习能力,保持激情的能力,还能保持多久?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心痛的例子:1993年的三星和1993年的年的海尔其实是差不多的规模可是当2004年海尔销售额过1000亿人民币的时候,2003年的三星的销售额已达2000亿美元。都花了10年的时间,这10年时间最根本的改变在哪里,讲中国市场的规模,劳动力的成本,我们绝对是海尔优势超过三星。真正的差异在于,三星真正地把产品从家庭电器产品改为消费类电子的产品。这个转换就是一个真正的技术创新。为什么我们做了以上如此多的努力,还是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呢?为什么?------少了管理!这个过程中管理就起到了很重要的过程.中国与美国之比美国:管理型经济(效率)企业家型经济(创新)中国:政策资源(强大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中国30年发展的成功取决于政策与资源为什么我们30年经济会增长呢,来了解下下面的公式从保持经济增长的概念上来说,美国比我们多的是全要素生产率,而我国30年的发展是靠的劳动的贡献与资本的投入的贡献以及规模效应,而少的是效率的改善与技术进步(可以理解为技术创新)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陈春华认为管理虽不能说有生产力,但是管理是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基本的观点:为什么我们还有差距,我们30年来,劳动、资本、政策、资源均有贡献,但缺的是管理的贡献。管理是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一个效率。管理也是生产效率为什么需要管理?我们30年中的发展管理并没有贡献价值彼得德鲁克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出现。管理的出现,使得我们20世纪产出的资源效率是人类前19世纪的总和还要多。这就是管理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如要发展,必须把管理的效力释放出来2008年经济危机后提出的增长方式转型当中,我们要释放两个能量------创新与效率带来的能量小结:管理是生产力之一。中国要持续发展,不能只满足于政策与资源,我们要通过创新与效率带来能量。第二讲管理的认知要点:管理者讲话要基于认下属明白这角度出发,管理的常识不能去领会领导的意图,领导要把讲话变成指令悟性领会揣摩在管理当中都是浪费!不应该存在的,管理应是直解了当,清晰的表达!管理的指令必须是清晰的,可执行的,明确的,则效率和执行力会很好!要点:学问是指规律性的认识,不是因有你有读过书,懂得很多概念,拥有很多知识。有什么学历,学位,这只是说明有知识,不是有学问。有学问是指对规律的理解非常明确,而且能举一反三。没有知识的人,做事很简单,不找理由,不找依据,读书之后,知识太多了,就易把事情都看得很复杂了。工作会议的案例:工作会议不能弄成培训会议,工作会议应直截了当,只面对问题要点:管理不谈对错,只谈结果-----这是一个规律性的认识管理是结果评价,不是对错评价。为什么,管理不用对错评价,只用结果说话中国人喜欢评价对错,当你出指令的时候,面对我们经常员工挑战你这个指令时,认为不对时(评价管理对错时),建议的应对方法:与他讨论,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一起去求得结果,把结果做出来,我这个是可以调整的,如果你做不出来这个结果的时候,你不要说我这个对不是错。效率低下的其中一个原因当中,是因为我们喜欢评价对错。一评价对错就不做,等待导致效率低下。把结果做出来的目的,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要点:“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解:过程是根据事产生的。“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理解:案例1人分为四类,四类人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来实现,都是通过事来管。人财(自我管理类,有德有才)(授权)人材(有德无才)培训人才(有能力,无德)(激励)人裁(无德无才)(调整)延伸了解:蒙牛用人的原则:“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人裁: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解释:对庸者的不处罚就是对能者的处罚。人财:有德有才重点使用。解释:企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清理掉不需要的人后要重点使用好这部分人,表明企业用人标准。人材:有德无才培养使用。解释:这部分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只是缺乏专业的技能,由“人财”进行培养使用,表明公司培养员工的主要目标人群。人才:无德有才限制使用。解释:这部分人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高,但是职业修养不够,随时都有可能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用人单位对这样的人的使用要尤其慎重,要注意避其锋芒,有限发挥作用。随时会转化为“人裁”。案例2,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5S管理,均是制定标准去按标准去实施,均是对事未对人,是“管事”,“不是“管人”。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案例:如所有员工的认为只要在公司努力了,他的个人的生活及个的发展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那这个管理是非常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管理。资源指:人力,财力、其它案例:分公司---片区----总部。分公司(一线)与代理商谈合作8个月未有结果,因没有片区决策(资源)处理方案:分公司------总部,取消片区,总部与公司直接挂钩,片区的管理权限,总经理全部下沉到分公司。结果是3个月销售额翻一倍。企业要检查的3个问题:1)我们公司最优秀的人在哪里?2)我们公司资源放在哪里?3)我们的一线员工他有多大的权限?200家调研结果:1)优秀的员工都没在一线,2)资源都在总部,位置越高的资源越多。(管理的资源是指人事权与财务权)3)一线基本没有权限第二讲小结:什么是管理:通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的有效的一个过程。管理的定义:通过人员或其它机构内的资源达到共同目标的工作过程。通过以上5个角度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1)管理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2)管理解决问题,不谈对错,重结果3)管理是对事情的把握与控制,对人的尊重和理解,不是管人4)管理是必须让个人目标跟组织目标合二为一。5)管理必须保证一线的员工可以得到并使用资源。第三讲我所提倡的管理观要点:管理只对绩效负责1)苦劳对绩效是没有帮助的,管理中,不能以苦劳作为考核标准。2)针对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绩效考核的是能力。案例分析:一个现象:查一下公司内,是哪个部门活得好,是能干的人,还是不能干的人,能干的人一般态度都不好,不能干的人态度都非常好,如果公司有能干的人累死,不能干的人活的很好,就是管理的第二大浪费。现在企业中考核态度多?还是考核能力多?现在企业中50%均是考核态度,如上班打卡,对公司内的制度遵守均是考核态度。态度要转化为能力才对绩效有利。这种考核不合理,有能力的人活得很累,态度好人有活的好。要问一下,公司内谁活得最好,是能干的人,还是不上能干的人,是贡献大的人还是贡献小的人,是一线,还是二线?注意,有能力的人干的事多,一般态度都不会很好。结论:管理只对绩效负责,能力比态度重要,态度要转化为能力。3)管理只对绩效负责,才干比品德重要,品德要转化为才干。----我不能区别人的好坏,品德的高低,管理所承担的责任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当人出现重大错误的时候,其本人有责任,但管理也有责任在两个重要点,德比才重要a.招聘时-----要招积极向上的人理念相同的人。如何把握?------面谈中一是谈他的价值取向,如他能不能加班,谈公司的价值观/二是谈基本的公德。如其人是不是正向,积极乐观的人,要选正向的人,三是谈团队根责任承担。b.提拔人时------一是所有人到更高的岗位,其实能力是不足的。能级原理(彼得原理)---“人一定提拔到不能胜任的岗位之后不再提拔”反过来理解“更好位置上的人其实他的能能力一定是不够的了”为什么在高的位置上能解决事情---依靠的是群体的力量。什么样的人,群体依随他?----品德高尚的人因此提拔人的时候,不能只看能力与绩效。不一定要看,他值得信任的程度,以及对公司的认同。管理是一种分配:责任-权力-利益三者是等边关系、这是等边法则。1)管理应服务于经营经营-----管理选择对的事做-----把事情做对薄利多销-----规模成本一分钱一分货-----做品质管理和品牌管理服务-----流程定制-----柔性化管理如一个公司管理大于经营,则公司会出现亏损2)管理水平不能大于经营水平。评判标准:两个问题一是,你优秀的人在做管理,还是在做经营?二是,你开内部会多,还是开外部的会多?管理观结论:管理要对绩效负责,管理只是一种分配,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第四讲:管理的演变科学管理,使劳动效率最大化---通过分工实现有分工,才有流水线,效率的第一个元素,就是分工小结:第一个阶段,科学管理的分工解决了劳动效率,但是忽略了对人的尊重。只对效率不对人尊重,这样的效率是有限的,因此出现第二阶段,组织管理两个重要人物:马克斯.韦伯与享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重要观点:权力必须在职位,不要给个人,而且要用法律界定下来。这个打破了原来的世袭要点:组织管理,使组织效率最大化,依靠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化,---------一个叫等级制度(分权)案例:美的使组织效率最大化依靠通过专业化的建设与分权制度的配合。德鲁克说: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冲击,最能够有创造价值的资源,所在你必须特殊的对待。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劳动效率,也是是分工做好,这个效率是直接产出。这是在管理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案例:企业要注意避免只关心人力资源,个人的效率而没有重视劳动效率甚至组织效率。企业常犯的错,个人能力与效率远高于组织效率即1+1小于2,没有大于2.当大家觉得很困难的时侯,用内耗把这个能量给耗掉,这样人觉得很疲惫,责任不清,就是分工出问题。如果企业没有内耗,有成效,说明分工分得比较好。在激励的时候,如因分工使行角色混淆,人很疲惫,激励将是无效果的小结:通过管理的演变的了解,发出管理解决了三个效率,如上图。第五讲:有效的管理管理者承诺目标,案例:问:--公司给我的目标,就是完不成的,你说我真的要努力去完成它吗?答:---如果你认为这个目标一定是不能完成的。那你唯一要反思的就是你自己的努力和准备够不够,你不能怀疑这个目标是高还是低。如果你怀疑这个目标是高的,那就说明你对管理自己的所承担的责任的认识不足够。因此,很多管理者,对他没有实现目标,这件事情并没有非常在意,甚至找很多借口,如,外部环境,公司配给的资源。应记住,你对目标要有承诺的。所有借口都不能成为理由。管理者承诺措施案例:有人在工作中,会问你给我办法吧,我没有什么办法,希望上司及领导给你办法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主是要拿出方法,拿出解决方案来。没有措施及方法,你就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所以管理者要承诺措施。也就是说,管理者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不是对错概念,就是要解决问题。你不能等你的下属,你的下属,跟随你,就是因为你有办法,有解决方案,你能获取成功。管理者承诺合作案例:如果没有合作的意愿,完全是想超越别人,不断的淘汰别人,从管理的心态来说,是不对的,管理强调的是合作,不断地合作。是没有淘汰这个概念的。延伸话题,末位淘汰不适合放在员工这层面上的。末位淘汰适合高管这个层面。你承诺的目标没有达到,你就要被淘汰。为什么?——基层员工贡献三样东西,不到特殊情况是不能被淘汰的,一是贡献品质,二是贡献成本,三是贡献经营指标的实现,如制造量。而高管淘汰不造成什么影响。传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1时间属于别人管理时间2身在组织中(屁股指挥脑)系统思考3没有接班人(没有培养人)培养接班人延伸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