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管理学大学管理学原理课程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文化教学目的:文化是一种软功能,明确文化的特殊作用。教学要求:阐明组织文化的一般理论和主要模式,明确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教学内容:组织文化层次、内容、模式、塑造与应用本章重点、难点:文化理论与管理实践。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一、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点(一)组织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主要探讨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提出的,是通过对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及与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所提出来的一个崭新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探索企业管理的本质,是属于管理领域的新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的宏观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3)人文环境因素的作用(二)基本概念1、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狭义的文化可以是一种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群体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2、组织: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式而建构起来的社会集合体。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三)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1、社会性2、继承性3、创新性4、融合性正德厚生臻于完至善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一)组织文化的结构根据文化就是“反映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样一个基本定义,组织文化应包括从物质文化层到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最后再到精神文化层的完整体系。1、物质文化层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表层文化,是指组织(如企业)的物质基础、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等方面的总和。物质文化的特点就是看得见、摸得着、很直观。为什么要把这些属于物质实体的东西作为文化来看待呢?这是因为,不仅仪器设备、技术装备、工艺流程、操作手段等这些与企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物质现象要体现企业的文化素质,而且厂区布局、建筑形态、工作环境等也要体现企业的文化素质。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讲物质现象的本质是反映和体现文化内涵的原因。2、行为文化层从层次看,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浅层部分,这是相对于表层的物质文化而言的。从内容看,行为文化既包括企业的生产行为、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同时,也包括企业形象、企业风尚和企业礼仪等行为文化因素。对企业来说,生产行为文化的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重要最基础的文化建设,生产行为的合理化、有效性直接影响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有效性。3、制度文化层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层结构部分,它又是相对于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建设而言的。制度文化层主要内容有组织与领导制度、工艺与工作管理制度、职工管理制度、分配管理制度等方面。应该说,不同的文化意识,就会有不同的制度建设思想。4、精神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是组织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作为深层文化它是相对于中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而言的。精神文化是指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综上所述,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层次,它直接决定和影响制度文化层的建设;制度文化层又要影响和决定行为文化层的建设;而行为文化层最终要影响和决定物质文化的建设。从本原上看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从发展过程看,精神的反作用不可低估,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同样不可低估。(二)组织文化的内容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的内容来看,组织文化包括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素养等。1、组织的价值观组织的价值观就是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对该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以及指导这些活动的一般看法或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各层级和各部门的各种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等等。2、组织精神组织精神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组织成员共同奋斗的精神源泉。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3、伦理规范伦理规范是指从道德意义上考虑的、由社会向人们提出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通过社会公众舆论规范人们的行为。组织文化内容结构中的伦理规范既体现组织自下而上环境中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要求,又体现着本组织各项管理的特殊需求。以道德规范为内容与基础的员工伦理行为准则是传统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4、组织素养组织的素养包括组织中各层级员工的基本思想素养、科技和文化教育水平、工作能力、精力以及身体状况等等。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作用(一)组织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2、适应功能3、导向功能4、发展功能5、持续功能(二)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要实行有效的管理,关键在于它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而组织文化对此正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具体说来,组织文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1、激励作用2、导向作用3、规范作用4、凝聚作用5、稳定作用第一节完第二节文化组织的主要模式与塑造一、组织文化的主要模式1、自发的企业文化&自觉的企业文化2、主流企业文化&支流企业文化(一)自发的企业文化和自觉的企业文化根据企业文化形成中管理主体的状态,可以把企业文化分为自发的企业文化和自觉的企业文化。1、自发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形成企业文化管理时,处在企业经营自然状态、自发状态之中,并非事先经过周密策划,而是随企业经营的历史的演进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它是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主流状态。自发企业文化具有朴素性、劣强优弱性、多元性、唯意志性、不连贯性等特征。2、自觉的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和企业家强烈的自觉意识下,培育和推行的企业文化。目前往往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处于先进和优势地位的国有企业、少数高科技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极少数乡镇企业中。自觉的企业文化具有系统性、整合性、持久性、超越性、强烈的功效性等特征。培育自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追求的重大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不容易的。世界各国有许多企业长期为此而奋斗,它们培育出了自觉的企业文化。日本佳能公司培育“企业与世界和人类共生”的企业文化,经历了长期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佳能·共生和谐人与自然,成长生生不息儿童环保站“绿色先锋”志愿者活动承担企业公民责任,全力支持公益事业(二)主流企业文化和支流企业文化1、主流企业文化:即在整个大系统中占支配地位的子系统文化,它决定系统的其他面貌,并对系统的子系统发生整合作用,因而它升到了全面的地位。主流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经营的核心价值观、基本假设和基本行为模式组成,它在企业中为大多数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主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巨大作用,是企业“文化力”的主要源泉。主流企业文化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主流企业文化,不一定是优良的企业文化,也可能是不良的企业文化。第二,主流企业文化对支流企业文化发生支配作用。第三,主流企业文化往往和企业的创始人,或者企业领导者的基本假设和价值观念有很大关系。第四,企业的主流企业文化是可以改变的,即可以对主流企业文化实行改造重构。eg:松下在归纳自己经营公司成功的基本法则时,将其归结为:(1)与电器有关的事业并与时代合拍;(2)人才的帮助;(3)树立理想;(4)认企业为公有的东西;(5)曾经经营安装玻璃的事业;(6)注意实行全员经营;(7)公司内没有派别;(8)方针明确;(9)自己是个普通人”。松下认为这是公司的主流企业文化传统,也是他终其一生提倡和实践的东西,这些不是变的,但这些基本理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阐释和内容,因而它们长用常新,始终指引企业前进的方向。2、支流文化:除了主流企业文化,其他子系统企业文化,则是支流企业文化。它们往往是企业某一部门、某一些非正式团体,或某一些员工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们有可能与主流企业文化在某些方面相一致,也有可能与主流企业文化相排斥和相矛盾,但它们在企业文化的大系统中不占主导地位。支流文化的类型有:创新型、保守型、闲聊型、行动型、社会型、技术型、非正式型、正式型3、处理好主流企业文化与支流企业文化的关系1)支流企业文化总是与主流企业文化并存的。2)从性质上说,有的支流企业文化在性质上与主流企业文化无差异;有的支流企业文化与主流企业文化相排斥;有的支流企业文化是主流企业文化的对立面等等。3)支流企业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主流企业文化转化。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培育自觉的、优良的、强势的主流企业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企业的经营也会变得自觉、优良和形成强大发展势头,这正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二、组织文化的塑造(一)组织文化塑造基本原则1.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目标原则2.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主体原则3.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价值原则4.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创新原则5.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职工参与原则6.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1、诊断———总结现有企业文化状况2、定格———确立企业价值观及整个企业文化体系3、强化———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4、调整———积极完善企业文化体系5、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突破第二节完第三节企业文化创新引言:我国企业文化相对于世界先进企业文化来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面临知识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时,创新的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企业文化创新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从而决定企业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创新的实施,必须处理好中国特色与符合“国际惯例”的关系;必须借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须重塑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所面临的变革纵观世界形势,企业文化创新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企业文化的挑战2.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企业文化的挑战3.经济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对企业文化的挑战二、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给企业文化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第一,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第二,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第三,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而且是学习型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第四,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多元的。三、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域1、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2、思维方式创新3、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创新4、“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5、文化整合,中西合壁(一)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创新企业制度文化和价值文化构成了企业的刚性和柔性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制度文化创新包括组织制度创新和制度体系创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C·诺思教授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说明企业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企业制度创新与制度文化创新是一种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关系。在创新过程中既要符合法理逻辑,也要符合道德情感逻辑。因为制度规范与人性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如果制度规范与人性不相容,那么制度规范将失去生命力。在企业制度文化创新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以理性和效率原则为基础的正式制度文化的创新,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以情感和人性为本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的培植。事实上企业制度文化创新与人性假设、企业性质和目标相关。理性化的正式制度文化具有他律性,通过规范、制度、原则来约束人的行为,是基于人性的“恶”和机会主义及搭便车倾向。如果认为人性是“善”的,则强调以自律的非正式约束为主,当代管理学的人本化趋势实质上要求在制度文化创新中实现制度化与人性的统一,形成以制度化为基础,谋求制度化与人性、制度化与活力、创新的有机统一。2、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企业文化创新体系的一个重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