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组成员:董晟祺1218025贾嘉欣1218018刘逢雨1218038付洋1218037张祎宁1218040安吉121800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汇报目录contents0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02研究方法03研究结果04结论05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前言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根据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较2002年成大幅上升。我国儿童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于是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ASCVD)防控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止血脂异常和ASCBD的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研究背景临床指南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CPG),是指人们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能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处理的指导意见,常由专业学会制定和严格把关,是最权威的临床规范化文件。临床指南作为综合当前最佳研究证据,指导临床实践的文件,是确保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指南的目的是对每个医生和患者所做出的临床决策进行预见和简化。临床医生在指南或共识的指导下,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科学决策,能减少不恰当的临床行为,改善患者预后,从而提高和保障医疗质量。临床指南制定方法主要有非正式的共识方法、正式的共识方法、明晰指南制定法和循证制定指南方法。循证制定的指南是指将推荐意见与相关证据的质量联系起来,依据对现有证据进行评价的结果来确定推荐意见)。指南被认为是连接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的桥梁。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出通过定时血脂检测,早期发现高胆固醇患者;从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危险因素和规范诊疗入手,努力提高人群血脂异常防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该指南不仅适用于临床诊疗和卫生保健等专业人员,对患者及关注健康的公众都有指导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2007年版指南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07年以来,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进一步验证了降胆固醇治疗对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上许多学术机构相继更新或制订了新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此间我国临床血脂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我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长期随访的基础上,获得了20年随访的新数据。在2007年指南推荐的10年总体危险评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余生危险评估方案。研究方法血脂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2013年11月,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支持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成血脂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在委员会成员中广泛征集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经讨论后最终确定了4个方面(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心血管总体风险评估、调脂治疗的目标和特殊人群调脂治疗)共17个核心问题。研究方法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检索文献库分别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美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荷兰医学文摘检索系统(EMBASE)。同时利用国内长期队列研究的新数据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分析。1指南修订过程中,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筹集资金,避免与厂家产生利益冲突。指南对推荐类别定义借鉴了欧美血脂相关指南的定义。3指南修订版提出的推荐建议是在系统评价基础上由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形成,当专家意见出现分歧时,在充分考虑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接受多数专家的共识。指南修订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订的标准流程。2研究方法2016年版《指南》是在2007年版《指南》基础上进行的更新,以我国近年来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和血脂异常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依据。新修订的指南依据国人长期队列研究流行病学数据和临床循证研究进展,对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做了重大更新。研究结果02血脂检测项目05血脂异常筛查06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07血脂异常治疗原则08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09调脂药物治疗10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11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的管理01血脂与脂蛋白指南内容概览03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04血脂异常分类研究结果01血脂与脂蛋白02血脂检测项目03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脂蛋白分为:CM、VLDL、IDL、LDL、HDL和Lp(a)。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1、ApoB、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研究结果04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病因分类包括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分类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HDL-C血症。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依据ASCVD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应按推荐的流程进行;对年龄低于55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05血脂异常筛查06总体心血管评估研究结果1.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2.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3.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mmol/L;高危者LDL-C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mmol/L。4.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5.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合理选择各营养要素的构成比例;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07血脂异常治疗原则08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研究结果10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11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的管理脂蛋白血浆置换、肝移植、部分回肠旁路手术和门腔静脉分流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用于FH患者。脂蛋白血浆置换效果肯定。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的血脂管理,同样遵循在ASCVD发病危险评估基础上,结合伴随疾病特点开展血脂个性化管理。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推荐将中等强度的他汀作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他汀不耐受或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或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注意观察调脂药物的不良反应。09调脂药物治疗结论指南要点血脂异常与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增加有密切的关系1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较往年呈大幅度上升。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TG)血症的患病率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患病率33.9%。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年~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920万。不仅成人,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指南要点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胆固醇,可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等致死致残性疾病的风险2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等,是导致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心血管病,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虽然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首次发病就可能有致死、致残的高风险。而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等疾病有重要意义。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这些致死致残性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指南要点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3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ASCVD的发病危险。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的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也参考了国际范围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见表1)。指南要点表1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包括:(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者。(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指南要点定期检查血脂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4近早期检出血脂异常,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1)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4)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脂。指南要点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策略5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mg,尤其是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g膳食纤维(其中7~13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