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和感染力。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蕴涵的意象和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四个方面:炼字、炼句、诗眼和语言风格。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单篇作品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字。因此,一首诗词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用作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注动词在鉴赏诗歌时,二要关注形容词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在鉴赏诗歌时,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炼字型的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炼字型的答题步骤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答题示例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1、分别是“明”和“出”,“明”是明亮,“出”是突兀而出。2、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3、“明”“出”二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画面清新明丽,表达了作者雨后的愉悦之情。即时训练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1、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3、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题型二炼句古人作诗填词也很讲究炼句。一首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往往是因为其中的一两句名句,而这些句子就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而写出的。炼句型的提问方式1、某联(某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效果。2、某句被公认为好句,试分析它妙在哪里?3、前人认为某句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炼句型的答题步骤①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②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句所描述的内容;③说说该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答题示例江阴浮远堂[宋]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1、诗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不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不以不见所思为恨,却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心酸,令人生悲。2、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即时训练: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答:1、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2、“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题型三炼诗眼所谓“诗眼”,是指能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主旨)的一个字或一个词。炼诗眼型的提问方式1、某字(句)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2、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炼诗眼型的答题步骤①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③分析该字(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答题示例: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诗人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答:1、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2、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3、“乱”是全诗的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闻、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多而不乱。即时训练:同从弟①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②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③。[注]①从弟:堂弟。②越吟:越人庄舄(xì),在楚国为官,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③杜:即杜若,香草名。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是夜越吟苦”中“苦”的妙用。答:1、“苦”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感情所在。2、“荏苒几盈虚”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澄澄变今古”暗含着朝代的更替;“是夜越吟苦”,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千里共如何”,联系诗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这一切都在诗人心中归结为“凄苦”的心绪。3、“苦”实际是全诗画龙点睛的词语。题型四炼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在此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往往给某些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还是应当就诗论诗。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术语1、朴素自然。主要是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清新明丽。这是一种清朗明净、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于意境和语言上。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快、隽永的情思。这种风格要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饰,有新意。小池杨万里(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4、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5、豪迈雄浑。此种风格的诗,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6、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焚书坑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7、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例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悲壮慷慨。此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例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鉴赏语言风格型的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3、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风格型的答题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②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③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答:1、这首词以口语入词,明白如话,朴素自然。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语言明白如话,“思君”“此恨”“定不负”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3、本词写出了“我”的悠悠相思,表达了“我”的情深意切。即时训练: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注]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苍凉悲壮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答:1、这首诗的风格诗征是沉郁顿挫(或深沉凝重)。2、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