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参赛手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2015年6月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一、大赛简介.............................................2二、参赛指南.............................................31.参赛项目要求........................................32.参赛对象............................................33.报名方式............................................44.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4三、赛事安排.............................................51.报名阶段............................................52.初赛复赛阶段........................................53.全国总决赛阶段......................................5四、评审及奖项说明.......................................71.专家委员会..........................................72.各环节评审要点......................................73.奖项设置............................................8附件:常见问题解答(FAQ)................................9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2一、大赛简介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全国共产生300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100个团队,实践组200个团队。全国总决赛由吉林大学承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3二、参赛指南1.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互联网+”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含一二三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2)“互联网+”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优先鼓励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3)“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4)“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2.参赛对象(1)参赛对象须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不少于3人。(2)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创意组:申报人是团队负责人或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团队尚未正式注册或注册时间晚于2015年5月1日。实践组:申报人是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0年6月10日之后毕业)的毕业生;创业企业在2015年5月1日前已注册。43.报名方式可通过大赛官网、大赛APP或大赛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参赛报名(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均可提交报名信息)。(1)大赛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2)大赛APP(3)大赛微信公众平台4.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黄晶联系电话:(010)66092081,传真:(010)66097332电子邮箱:huangjing@moe.edu.cn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吉林大学团委代磊联系电话:(0431)85166554,传真:(0431)85159217电子邮箱:dailei@jlu.edu.cn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邮编:1300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李灿联系电话:(010)66096262,传真:(010)66096949电子邮箱:lican@moe.edu.cn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5三、赛事安排1.报名阶段(2015年6月8日-2015年7月31日)参赛团队通过上述大赛官网、大赛APP或大赛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入报名系统,按步骤填写创业团队负责人个人注册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信息、创业项目其他信息等。填写完整后,点击“立即报名”。2.初赛复赛阶段(2015年8月1日-2015年9月15日)初赛由高校组织,复赛由省(区、市)教育厅组织。初赛复赛阶段的参赛材料、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省各高校自行决定。初赛复赛阶段中的具体安排请咨询各省(区、市)联系人(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可查看联系人电话)。各高校对本校报名的项目组织初赛,遴选参加省级复赛的项目。各省(区、市)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3.全国总决赛阶段(2015年10月)第一轮:300进100参赛材料为项目计划书及一分钟展示视频。实践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参赛材料按后续通知文件要求,提交至大赛组委会,具体为:①书面材料:项目计划书一份(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附后),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②电子版:包括一分钟展示视频及项目计划书电子版。视频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1G。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由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团队的项目计划书、一6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进行评审。实践组前70名、创意组前30名晋级下一轮比赛,其余200个团队颁发大赛铜奖。第二轮:100进30。参赛团队进行现场创业项目展示(15分钟)并回答评委提问(5分钟)。实践组按照参赛项目类别划分小组进行评审,遴选出20个团队晋级;创意组遴选出10个团队晋级。晋级团队颁发金奖,其余70个团队颁发银奖。第三轮:决出冠亚季军。30个晋级团队通过投资人面谈、现场创业项目展示(5分钟)及答辩(5分钟)、项目互换互评(20分钟)三个环节的竞赛,争夺冠亚季军。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7四、评审及奖项说明1.专家委员会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2.各环节比赛内容(1)项目计划书评审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实践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2)项目展示及答辩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3)投资人面谈参赛团队与数位风险投资人进行逐一面谈,并结合自身创业项目制定合理可行的风险投资方案,在规定时间内与投资人商议,确定投资意向。评委会通过各参赛团队风险投资方案展示、答辩表现、获得投资意向数量等几个要素进行评分。4)项目互换互评参赛团队提前进行抽签两两分组,预先拿到对方项目计划书进行准备。比赛现场各团队对对方团队创业项目进行评析,客观评估对方项目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每队20分钟,共计40分钟。评析过程中可向对方提问,对方一次性作答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如未提问,8对方不可主动发言。3.奖项设置金奖30个、银奖70个、铜奖200个;集体奖:按照高校获奖情况奖励前20名;优秀组织奖:按照省级竞赛组织和获奖情况奖励8名。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9附件:常见问题解答(FAQ)1.本次大赛网站、APP和微信公众账号都可以提交报名信息吗?答:可以。2.报名参赛后还可以修改吗?报名参赛后,还可以修改项目计划书和项目信息。报名截止后,不能再修改。3.本次大赛能否个人报名参赛?答:不可以。本次大赛必须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每个团队成员不能少于3人(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4.本次大赛能否创意组和实践组同时报名参赛?答:不可以同时报名参赛。5.本次大赛可以跨校组队吗?答:本次大赛可以跨校组建团队报名。6.参赛团队所有成员必须是大学生吗?答:参赛团队申报人及团队核心成员须符合大赛通知要求,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0年6月10日之后毕业)的毕业生。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