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欲,是否施于人》作文评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文评讲【题目】孔子曾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必施加给别人,那么,“己所欲”(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否就应该施加于人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你的看法。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题目解读】•①孔子曾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必施加给别人,②那么,“己所欲”(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否就应该施加于人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你的看法。1.“自选角度”:表现出题目的开放性。2.材料中“是否”包含有三个角度:①己所欲,施于人;②己所欲,勿施于人;③己所欲,未必施于人。前两个角度非常明确,第三个角度则必须有辩证性。3.“谈看法”则意味着必须就事论事,不可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然后甩掉材料进行分析。4.“己所欲”中有“己”,“施于人”中有“人”,所以必须体现“己”与“人”的关系,二者不可割裂。【关键词提示】(一)审题立意(一)切合题意如:①己所欲,可施于人也。②己所欲,不必(可)施于人。③己所欲,未必施于人。④己所欲,慎(择、慧、智、思)而施于人。本次作文因为提示比较清楚,所以跑题偏题的作文还是不太多,基本还是会在“是否”中有一个自己的选择。然还是有些同学不可避免地“失足”。•(二)偏离题意•1.从“己所欲,施于人”的角度中提炼出:①好东西要分享;②人要学会换位思考;③人要有善心,要懂得感恩。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从“己所欲,是否施于人”的角度中提炼出:①人与人之间应该懂得尊重;②万事莫要强求,要相互理解。③要保持个性的独立。•注:这些同学的立意都是在原材料的分析上进行了一个“拐弯思考”,以致于偏题跑题。•3.但如果是紧扣“勿施于人”来谈要尊重,要理解,这可以视为基本切题。虽然有的同学的观点是明确而准确的,但却忽略了论据与观点的一致性,并且知道举例,而没有对事例的分析。举例如下:牛顿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因为他对学习的那些功课根本没有兴趣,屡次考试的不及格,终于让老师劝退学,父母也认为他不适合读书而让他做生意,但他也学不进,直到有一天他接触到了天文学,于是,激发了他所有的潜能,最后创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等。选自《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文章立意是切合的,但此论据根本没有“己所欲”,也没有“勿施于人”,更没有对材料的分析。赫鲁晓夫爱好玉米,让全国种玉米仲永的故事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属于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父母不同意你的婚姻,你把你的婚事告诉他们例文《己所欲,慎施于人》片段不明他人特点就把“己所欲”施加于人,只会招致他人的反感甚至于怨恨。当前有些官员为了所谓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制定很多的规章制度,孰不知,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脱离了实际,结果不仅制度没有得到落实,还让百姓苦不堪言。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为了让城市环境更加美观,于是下令把市区内所有的广告牌拆除,原以为是民心工程,会得到百姓的称道,结果是事与愿违,老百姓怨声载道。可见,施于人,须先有调查,了解民情,再有方法,循序渐进。这个论据从反面扣“不慎”以此论证了“己所欲,慎施于人。许多做父母的往往以“还不是为了你将来好”为理由来强迫孩子参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各种特长班;美国政府常常以推行民主的名义粗暴干涉他国内政。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人之甘露,我之砒霜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拯救了旧中国答题示例一沉默的父子父亲是一位钢琴家,儿子是在父亲的琴声中降生的。父亲嗜琴如命,每当世事困扰他时,他独爱在钢琴前,灵巧的手指在琴键上轻快地跳跃,弹奏出美妙的音符,也拨动着自己的心弦。他时而弹起《秋日私语》,灵魂与美丽的自然融合,时而弹起《童年的回忆》,思绪在记忆中徜徉。他多么希望时间就此停止,琴声就这样萦绕。儿子降生,父亲视儿如琴,心里默默念叨:“我一定把你培养成最出色的钢琴家。”从此,父亲带着儿子朝着目标开始奋斗。先是早教,别人家的孩子在看儿童画报,看动画片,而儿子在听理查德的《梦中婚礼》,车尔尼的《第三交响协奏曲》。父亲欣慰地看着儿子在自己预定的轨道上行驶,无差无错。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快乐地上学了,可父亲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无法实现孩子做钢琴家的目标了,他毅然决定自己教育孩子,而每日的教程就是钢琴,一天八小时,这是一个8岁孩子童年的全部。慢慢地,孩子的手指变得纤细而修长,指关节也渐渐突出而有力了,父亲满意地笑了,儿子则只是沉默,没有反抗,没有兴奋。初中,父亲开始带着儿子参加各类的钢琴比赛,儿子总是很争气,捧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奖杯,看着那排列整齐的奖杯,听着父亲在亲友邻居面前的炫耀,孩子静静地坐在钢琴前,沉默着。成年了,儿子巧遇伯乐,终于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他开始到世界各国巡回演出,电视里不间断地播报着他的新闻。一次专访,记者问:“你的成功主要是谁的功劳?”,儿子沉默很久:“没有人。”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儿子还是从大洋的另一边赶了回来,看着病床前西装革履的儿子,父亲脸上是欣慰的笑容,他虚弱的说:“我终于尽到了我自己的责任了,这辈子我没有什么遗憾了。”儿子俯下身子,轻轻地靠在父亲的身上,贴着他的耳朵,慢慢地说:“你只是尽到了一个钢琴家的责任,你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吗?”父亲愕然,不语。答题示例二己所欲,择而施于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不少人开始断章取义,认为“己所欲,施于人。”而我则认为,此观点有些以偏概全,依我之见,应是“己所欲,择而施于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钢琴王子李泉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律师或者医生。然而,当他看到李泉对音乐尤其是钢琴情有独钟,父亲先是坚决反对,但终于还是支持了李泉的选择。假使李泉的父亲将“其所欲”强施与李泉,或许李泉的命运并不会差,但李泉的快乐和充实就将大打折扣,一辈子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不是人生的遗憾吗?李泉的父亲做到了“己所欲,择而施于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教学中,他讲究“因材施教”,他从不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的身上,他总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思想施加于他们。正如冉求与子由一起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按照他们的性格或鼓励或阻止,这不正是“己所欲,择而施于人”的完美诠释吗?(论据与论点不一致)不仅是兴趣爱好,每个人的天赋与志向也是不同的。虽然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我对这句话心存疑虑。如陶渊明、竹林七贤等隐士早已看透官场之黑暗,厌倦勾心斗角,如果你将达官显贵施与他们,恐怕只会落个“画虎不成反类犬”吧。他们的志向不在这,你就应该“择而施于人”,而不是单凭个人喜好施于人。因此,己所欲,一定不可以直接“施于人”,要讲究“择而施于人”,正确的选择,可以造就“钢琴家”,否则就是“无良庸医”。(试评评分35分)(二)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文体自选,但选定了文体就必须吻合文体要求。即:选定记叙文,则必须具备记叙文的基本要素;选定议论文,则必须具备议论文的要素。不可文体杂糅。(三)篇章字数结构完整,字数700字以上,正常给分。结构不完整的:1.600字—700字:每少50字扣1分。2.600字以下,少于30分。3.400字以下,少于20分。4.文段中使用“伪排比句式”,与观点材料联系不紧的,视为无效文字。(四)语言文采•语言上“有文采”,体现在四个方面:A.用词贴切;B.句式灵活;C.善于运用修辞手法;D.文句有表现力。•具备以上2点,即可酌情加分。(五)文章等级一类文章:45分——50分(切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清晰,语言有文采,文体特征明确)二类文章:40分——44分(切合题旨,论据准确,说理较充分,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有文采,文体特征明确)三类文章:35分——39分(基本切合题旨,有论据,有适当的议论分析,结构完整,文体特征基本明确)四类文章:30分——34分(基本切合题旨,有论据,缺乏议论分析,结构完整,文体特征基本明确)五类文章:0分——29分(完全不切题,文体特征不清楚等)•1.完全套作,15分以下给分;•2.抄袭阅读材料或其他文章的(有据),10分以下给分;•3.没有标题,扣2分;•4.错别字,1字扣1分,不重复扣分,扣完5分即止。(六)其他事项己所欲勿施于人周国平•①中外圣哲都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行径当然是对别人的严重侵犯。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②另一方面,自己视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要是别人并不和你一样认为它们是善、快乐、幸福,这样做岂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严重侵犯?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大至在信仰问题上,试图以自己所信奉的某种教义统一天下,甚至不惜为此发动战争。小至在思维方式上,在生活习惯上,在艺术欣赏上,在文学批评上,人们很容易以自己所是为是,斥别人所是为非。即使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夫妇间改造对方趣味的斗争也是屡见不鲜的。•③事情的这一个方面往往遭到了忽视。人们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殊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④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人们在精神信仰领域和私生活领域都享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合理化的进程,而那些以己所欲施于人者则是这个进程中的消极因素,倘若他们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我是丝毫不会感到意外的。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