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狮子纹主讲:刘卓晋中学院美术学院本章内容分三个方面:•一、狮子纹样的渊源与发展•二、狮子纹样的吉祥寓意•三、狮子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一、狮子纹样的渊源与发展•狮子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西域有个叫“月氏国”的一个小国家把狮子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当时中国人不叫狮子,而叫“狻猊”。由于狮子威猛无比,能够慑服百兽,所以人们就把它作为吉祥和勇敢的象征,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狮子在中国的地位如此之高,也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化,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还常成为文殊菩萨的坐骑。所以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声音震动世界、慑服群兽称之为“狮子吼”。在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聪明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文殊菩萨,音译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骑乘狮子,比喻智慧威猛无比,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东汉时期中国很快从印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遗物。所以狮子在中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到唐代时,石狮子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石狮子完全中国化了。中国的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放在墓前的狮子让人产生敬畏之感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石狮子雕像下面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这在汉唐古石狮遗物中可以明见。•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因为古代万物分阴阳和雌雄,古人把石狮子视为吉祥物,自然要分公和母了.不但是从表情上,从它们的前脚所踩物品的不同,也可以区分.雌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是可爱的小狮子,而雄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是一个精致的绣球.•宋代石狮•元代狮子造型•明代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如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姿态多样,神情丰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灵活现。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它们的嘴巴一个张开一个闭合。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别?又有什么寓意呢?记者走访了我省一位民俗学专家,据他介绍,关于张口闭口有多种说法,代表性的有两种:一是古时庙前正门两侧石狮是左公右母,公狮张口注视来往信众,母狮闭口护子,表现传统社会男尊女卑、各司其职的特性;还有一种说法是狮子在念佛号,一个念“阿”,一个念“弥”。而到今天,狮子嘴巴一张一闭寓意“张”为招财,“闭”为守财,体现出银行经营者对业务的一种期盼。•明清时官服上的补子也用到了狮子图案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熊罴,六品绣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明清时期狮子纹以作为吉祥装饰纹样可以自由应用炕头石狮二、狮子纹样的吉祥寓意•狮子这个外来动物形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深受百姓的喜爱,除了石狮造型外,还广泛应用在各种装饰图案中,并赋予吉祥寓意,如狮子滚绣球”“太师少师”““连登太师”“事事平安”(“狮”与“师”“事”谐音)等等。•“狮子滚绣球”纹样来源于狮子舞,狮子舞从东汉流传至今,仍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代表性节目之一,舞蹈中的“狮子”形象惹人喜爱,其动作技艺令人惊叹。狮子形象被吸纳于中国文化中,即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形象而流传于世,而中国狮子与“洋狮子”的形象早已大相径庭。•太师少师:传统寓意纹样。官名。太师,西周始置,汉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春秋楚国始置,历代相沿,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纹饰以一大狮与一小狮构成,“狮”与“师”同音,以象征官禄代代相传之意。三、狮子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2009东亚运动会的吉祥物“东仔”及“亚妹”,创作以“火”及“狮子”为元素。头发象征火,代表港人活力变通,八条头发,代表参与的八个国家及地区;脸上流露狮子般的自信;身上绽放的烟花斑纹,掺入奥运五环颜色,寓意不同种族的选手,公平竞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拉拉队吉祥物“咚咚”是以狮子为原形的卡通荣誉队员,“咚咚”热情奔放,张开双臂拥抱世界,身上的吉祥纹样由太极纹、云纹、回纹幻化而生,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结语•对于狮子纹样的学习,我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纹样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而且也是值的我们去研究的一个课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具体,更细致的去理解与品味。•思考题:石狮子纹样在不同朝代造型各异,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