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方心理学史Hehe_smile@hotmail.com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第一节历史背景第二节古希腊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第三节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第四节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心理学思想第一节历史背景•西方文明的源流–古埃及:约公元前31C-公元前4C–古巴比伦:约公前30C-前729年–古克里特岛的米诺文明:约2500-1400BC–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古罗马:公元前9C-1453年古埃及•农业文明,关注死亡、来世、灵魂不朽,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会返回身体,因此要保存好尸体,此为制作木乃伊的缘由。古巴比伦和古特里特岛•更关注现世的繁荣、享乐•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希腊为多山地形,由许多城邦组成,使用奴隶,生活安逸,贵族和公民有大量的闲暇进行思考,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哲学思想。•490-479BC,希腊与波斯发生战争,479BC,雅典对波斯取得决定性胜利,并成为希腊的领袖•431-404BC,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战胜雅典;北部的马其顿崛起,菲利普统一全希腊,并攻打波斯,336BC被暗杀,其子亚历山大继承父志,334BC(22岁)进军亚洲,建立了庞大的帝国,323BC英年早逝,帝国分裂为三部分•之后,进入希腊化时代,公元前146年被并入罗马共和国古希腊宗教•奥林匹斯神•狄奥尼索斯神•奥尔弗斯教狂欢节奥尔弗斯教•渊源于埃及,相信灵魂的轮回;•他们认为,人部分地属于地,部分地属于天,如果纯洁地生活,属于天的部分就会增多,而属于地的部分就会减少;•灵魂的净化可以通过教礼、避免吃肉食、过苦行生活等方式得到,由此逃避生死轮回,达到与神合一的状态或目的;•追求与神合一的“激情状态”,相信以这种方式就可以获得以普通方式不能得到的神秘知识。古希腊文化的两种倾向•热情的、宗教的、神秘的、出世的、非理性的•欢快的、经验的、理性的、对世界和自然感兴趣的第二节古希腊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有灵阿那克西曼德与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本原/元质是“无限者”–元质可相互转化–“宇宙正义”的思想阿那克西美尼–元质是气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奠基人•万物的本原是火•变化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斗争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宇宙正义:逻各斯。万物的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灵魂学说与苦行主义的伦理学恩培多克勒•经验主义的创始人•“四根说”:水、火、土、气,“爱”和“憎”•感觉过程:以同知同阿那克萨戈拉•万物的本原是种子•种子不能运动,由努斯推动•感觉过程:以异知异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机械论•享乐主义第三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对理性的强调•灵魂的轮回说苏格拉底(469-399BC)•“人,认识你自己!”•教育回忆说•知识与德行•苏格拉底之死:“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惟有神才知道了”。柏拉图(427-347BC)•苏格拉底的弟子,贵族哲学家•《理想国》:——第一个乌托邦•理念论:“洞穴隐喻”,实在与现象,意见与知识•灵魂不朽论与禁欲主义•感知觉、记忆、情感、睡眠洞穴隐喻•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理想国的思路•幸福是什么?——正义、财富、诚实、慷慨•正义是什么?——强者的利益、对于弱者,正义是道德、法律、公平…?•那么到底正义是什么呢?——正义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只有找到一个正义的国家,才能找到一个属于人的正义•正义的国家是怎样的?——共产主义式的、和谐的、平平安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为什么正义的国家从来没出现过?——人性的贪婪、奢侈,竞争、贸易等导致贫富分化,富人统治、寡头统治,社会的不公引发革命,建立民主政体,又由于人性的….由此循环不息。•怎么办?——让最擅长管理社会的人来掌权、执政;同时要发明一种方法,禁止无能的和奸诈的人掌权,并选举和培训最优秀的人为公共利益而治理国家•怎样教育、选举最优秀的人,怎样让人为公共利益而服务?——教育、文化、法律规范等。•“正义就是大家各有各的东西,各干各的事”,正义的国家就是人人各夺其所名言•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美是真的光辉。•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柏拉图式爱情的意义•理想式的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亚里士多德(384-322BC)•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创建“逍遥学派”。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理念论的批判•“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何定义一个理念或概念?•回到真实的世界创立生物学:进化的思想•发生学•比较心理学目的论–本质–形式与质料–目的论论灵魂•灵魂的结构:知、意•灵魂的功能:认识功能和欲动功能•感觉、记忆、回忆、梦、欲望亚里士多德错觉•将食指和中指交叉,然后触摸一个小的园形物体,比如晒干的豌豆。你会感觉自己好像夹了两颗豌豆。•原因:“感知分离”。伦理学•伦理学–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庸之道•名言–幸福就是至善。–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政治学–“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国家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其目的就在于保障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过幸福生活–强调法治–生活在社会之中能提升人的德性——汉娜-阿伦特–如何评价各种政体?•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第四节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犬儒学派•二、怀疑学派•三、伊壁鸠鲁学派•四、斯多葛主义古罗马历史简介•古罗马:四个阶段,自由农民共和国——富人的共和国(这两个阶段约510-59BC)——军人的共和国(59-44BC)——帝国•军人的共和国阶段,凯撒、庞培、克拉苏三巨头专政,凯撒击败庞培并进军埃及(托勒密王朝,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想当皇帝,被暗杀身亡,陷入内战。•后凯撒外甥、养子屋大维打败其他对手,成为罗马境内唯一的主人,被称为:奥古斯都.凯撒,这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27BC-14年在位),到奥勒留皇帝(121-180)之间的两百年为“罗马和平时期”。•奥勒留之后,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罗马(拉丁语系)——君士坦丁堡(希腊语系);476年,由于北部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一、犬儒学派:善即节欲•创始人安提斯塞尼(Antisthenes,约公元前445-360年)。他把苏格拉底的善理解为节制、禁欲。他证明德性是可传授的,只有德性才高贵。德性自身足以获得幸福。德性是行为的事,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和学习;有智慧者在公众面前不是根据已设定的法律行事,而是根据德性律行事。•第欧根尼(Diogenes,约公元前404-323年)。据说亚历山大大帝遇到他的时候,曾经同情地询问能够为他做些什么。第欧根尼的回答是:请你让开,你挡住了我的阳光。他认为,人应当选择与自然本性相符的工作,而不做无用之功。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智慧者的财产。他嘲笑高贵的出身、显赫的名声及诸如此类东西,称它们是邪恶的艳丽妆饰。他主张抛弃音乐、几何学、天文学等的研究,把它们认作是无用的和不必要的。二、怀疑学派•创立者皮浪(约365-275BC),他认为不论是理性还是感觉都不能提供真实的知识,因此,人对一切事物最好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保持沉默,不要轻易下断语,安于不知,由此达到心神的恬静,这才是人生的目的。三、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341-270BC),创立伊壁鸠鲁学派,受皮浪学派的影响很大,强调获得心神恬静的重要性,但伊壁鸠鲁认为真正的恬静不能从怀疑中获得,而只能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接受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人的心智或灵魂都是极轻极圆滑的原子,灵魂原子从感官传导感觉与心智,心智利用灵魂原子的传导,推动身体发生动作。•感觉:是物质(原子)项互碰触的结果,外物流出的原子团接触到人的感官的结果。•享乐主义:伊壁鸠鲁认为一切感觉都伴有痛苦或快乐的感情,而人是趋乐避苦的。痛苦是由于人体内原有的适当的原子安排被扰乱快乐则是由于这种安排的回复或者得到新的平衡,或者说快乐主要指的是心神的恬静。•卢克莱修•约98-53BC,伊壁鸠鲁学派的继承人,著有《物性论》•你应当享受生命已经给了你的,而不应先追求这以外的东西。你应保持安详、满足和智慧。四、斯多葛主义•1、芝诺–约333--261BC,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很大。•1)宇宙决定论•2)人类自由–善、好–德行–自由、平等、独立•3)对心的论述–心有8个部分,包括5种感官、生殖能力、语言能力和理性。2、波昔东尼(约135-51BC)•认为灵魂在人死之后将继续生活在空气中,在那里一直保持不变到下一次的宇宙大火为止。虽然没有地狱,但坏人死后却不如好人那么幸福;因为罪恶是灵魂的蒸气变得浑浊,使它不能像善良的灵魂一样升得那么高。•罪恶重大的灵魂就靠近地面并且要受轮回,真正有德的灵魂则上升到星球上面去,在那里眺望着星辰,悠然千古。3、爱比克泰德(约60-100年)•奴隶出身的哲学家,认为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囚犯,被囚禁在现世的肉体之中。每个人都是剧中的一个演员,神指定好了角色,我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地演出自己的角色,不管这个角色是什么。4、奥勒留(121-180)•皇帝出身的哲学家,著有《沉思集》•认为人就是一点灵魂负载着一具尸体。人注定要死,因此,没有必要哀怨、痛苦,没必要在意;人可能在任何时刻失去生命,因此人应该按照这种情况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认为与宇宙相和谐的生命才是美好的,而与宇宙相和谐又与服从神的意志是一回事。因此,“无论对你发生了什么事,那都是终古就为你准备好了的;其中的因果蕴含关系终古都在织就你的生命之线”。•“一个人的罪恶并不能伤害别人,”——因为唯有德行,有德的意志才是善;并且他相信,神给每个人都分配了一个精灵作为他的守护神。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