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I混凝土框架结构如何实施监理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建工4班系部建筑工程技术指导教师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II摘要……………………………………………………………………………………Ⅰ1引言…………………………………………………………………………11.1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21.2框架结构分类…………………………………………………………21.3框架结构应用范围………………………………………………………22框架结构统施工质量缺陷分析与防治…………………………………………32.1混凝土的蜂窝,孔洞,漏筋问题………………………………………………32.2构造柱与框架柱.梁一起浇筑的问题………………………………………32.3柱纵向钢筋偏离问题…………………………………………………………32.4混凝土施工缝留置问题………………………………………………………42.5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问题………………………………………52.6框架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72.7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93结论……………………………………………………………………………11参考文献…………………………………………………………………………12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1摘要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安全舒适方面尤为关注,框架结构越来越多的用于居民住宅中,由于现浇施工的框架具有整体性好、围护墙体轻、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布局灵活多样,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存在差异,对操作规程了解较少,在施工中特别容易出现影响质量的现象,这些状况如重视不够或解决不及时,将会直接影响质量。本文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问题影响进行分析与防治关键词: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缺陷1引言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21.1本课题的特点及研究意义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特别容易出现质量缺陷,所以对缺陷进行分析,并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保证施工质量。框架结构是采用梁、柱等杆件刚接组成空间体系作为建筑承重骨架的结构。屋盖、楼板上的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梁,由梁传递到柱,由柱传递到基础。框架结构的墙体全部为自承重墙,只起分隔和围护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建筑物,例如一些办公大楼、小型住宅等。1.2框架结构的分类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1.3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用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3第2章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缺陷分析与防治2.1混凝土的蜂窝,孔洞,漏筋问题造成该质量缺陷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方面:混凝土未做到分层浇筑,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超过震动棒影响作用半径,少振或漏振;模板下口支模时密封不好引起漏浆、模板浇水湿润不够,拼缝不密;模板质量不好,表面粗糙,板缝过大;混泥土搅拌时间短,加水不准,和易性不好,浇筑混凝土时有地方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钢筋过密,振捣混凝土时,大石子卡住钢筋,水泥浆下不去;振捣时,振动棒撞击钢筋引起位移;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好,不按施工程序办,影响质量。如某小区住宅二层柱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因施工组织不当,工人不按正确的施工工序操作,一次下料太多,拆模后发现柱混凝土表面蜂窝、孔洞、漏筋。蜂窝深度达5mm~30mm,面积大于0.1m2的有多处,孔洞大于0.02m2,且贯穿柱根部的有2处,一些主筋外漏且深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5mm。在混凝土振捣前认真做好模板检查工作,包括模板的刚度能否满足要求,下口杂物清理是否干净,浇水湿润程度,塞缝等;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为1~2min;混凝土下料时,高度超过3m以上,要采用串筒溜槽,混凝土要分层浇捣;混凝土入模后,每点振捣一般20~30s,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无气泡,水泥浆呈水平状态为止。如出现麻面时,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如大面积蜂窝时,应扣掉松动石子,用水洗干净,再用细石混凝土补强。如孔洞,则应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应检测结构内部缺陷,按检测结论分析,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定出补强方案后,方可处理。2.2构造柱与框架柱、梁一起浇的问题在主体结构施工为图方便省事,将框架柱与构造柱一起浇筑,这样做不但使结构受力概念模糊不清,并与设计意图不符,而且留下质量隐患。据对原设计结构和施工时框架柱与构造柱一起整浇后的结构尽管构造柱所在跨框架梁的跨中矩有所减小,但构造柱处梁上部出现负弯矩,相邻跨梁中弯矩会增加,与原结构受力不同。易导致结构框架梁局部强度不足,使梁过早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结构安全储备降低,形成结构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4质量隐患。严格按规范操作施工,浇筑框架柱、梁时要在框架梁上构造柱部位预留插筋,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模,然后按马牙槎尺寸要求砌构造柱两侧的墙体,分二次浇捣构造柱混凝土,第一次浇捣混凝土至梁底并预留一部分空间,二次浇筑混凝土至梁底。2.3柱纵向钢筋偏离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柱筋往往容易偏位(有的偏位达3~5cm,有时更大。多数是由于在浇捣混凝土时定位措施不力造成。错位的柱筋,若不加以正确处理,而给予简单弯曲到位,会影响结构受力成为质量隐患。设计上要求梁柱接头节点纵筋顺直,那么柱筋无论受拉,还是受压都能正常工作。然而折曲的钢筋就不同,它会使柱端受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框架结构受力状况与设计时不一样,上端节点处梁柱弯跨矩值会增大,柱端抗震能力会降低,从而难以保证结构安全度,留下隐患,这个问题在工程中常会遇到并容易忽视。如某小区底层柱,在承受和连续浇捣完成后,弹线放样柱位时,发现柱偏位严重,偏位在3~5cm的多根,个别角筋偏位更大。2.4混凝土施工缝留着问题这是施工缝引发的主要和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混凝土面没有凿毛,残渣没有冲洗干净,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2、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浇3、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4、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5、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56、下料方法不当,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7、混凝土墙体单薄,钢筋过密,振捣困难,混凝土不密实。8、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9、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2.5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问题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根据设计原则,为保证“强柱弱梁”强节点的要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会比梁板高,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会更大。然而这样的话,就会给实际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柱和梁板混凝土分两批集中浇筑,即节点区采取和梁板结构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浇筑。如果单独浇筑节点区,会存在因供应量少和与梁板分隔困难的问题,若同柱一起浇筑,会因节点区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出现违背规范规定的问题,如与梁板同时浇筑存在节点“夹层”,存在质量隐患。根据文献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大于5MPa,如果超过时,梁柱节点区施工时应作专门处理,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特别强调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柱相同,不能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而文献规定,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时,应该对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强度。两个规范都在保证强节点的设计原则。其具体原因是:(1)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较大,(相差两个等级)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水灰比、用水量都不同,柱子体积大,水泥用量多,产生的水化(2)柱子断面大,刚度大,梁的截面相对较小,受柱子的强大约束,梁混凝土的收缩受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6(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含砂率、坍落(4)现浇梁板的梁在板下,上面保养的水被板充分吸收,而梁得不到充足的养护水分,(5)有的梁侧面水平方向的构造钢筋太少,对梁的抗收缩裂缝不利。根据上述原因分析,采取改进的具体措施如下:(1)要求混凝土搅拌厂调整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条件下,对柱子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含砂率、增加石子含量、减少坍落度、减少用水量,并对(2)节点处的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即先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严格控制在先浇柱混凝土初凝前继续浇捣梁板的混凝土,事先作好(3)梁板的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振捣一次,增强高低强度等级(4)(5)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节点核心区柱子部位混凝土采用塔吊输送,以期(6)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梁,除了板面浇水外,还应在板下梁侧浇水,在满堂承重脚手架未拆除之前,可以用高压水枪对梁进行浇水养护,并推迟梁侧模的拆模时间。为了方便施工,可以直接在梁端(柱边)设置垂直交界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可避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7免在板内设置交界面,使施工难度降低;但为防止交界面出现施工冷缝,建议施工时节点区混凝土采用塔吊用漏斗浇筑,梁板混凝土则采用泵送,同时浇筑。转要保证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具体做法是在节点处增加纵向钢筋,设置型钢或矩形芯柱及增加箍筋予以补强。这种方法施工方便,质量容易保证,易被施工单位接受,但节点区轴压比增大,延性减小。2.6框架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为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保护层厚度大小,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太大则构件表面易开裂。因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1992)第3.5.8条、《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BJ301-1988)第5.1.10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4-2002)第5.5.2条均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柱允许偏差为5mm。施工时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但实际施工时很难做到。高层建筑中。由于柱箍筋直径较大,间距较密,肢数较多,加工难度较大。安装时内外箍筋很难做到完全重叠,只能部分外突部分内凹,外突箍筋使模板无法安装,为此施工单位总是有意识地将箍筋做小一点以便安装模板。但会造成柱纵筋保护层偏大,解决该问题有赖于提高现场加工精度。在框架结构施工中,由于楼面标高是一致的。双向框架梁同时穿越柱节点时,必然造成一侧框架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往往会超过40mm)。井宇架梁节点也有同样问题,这些问题无法避免。但需注意:一是梁箍筋的下料问题.由于一向框架梁面筋需从另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过。若该向框架梁端箍按原尺寸下料,面筋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对梁骨架受力不利,因此梁端箍筋下料时高度可减小2~3cm(仅一向框架梁端需要);二是施工时以哪一向为主,保护层厚度增大,截面有效高度变小,正截面受弯承能力减小(约5%),设计时是否考虑这种影响,另一方面构件表面容易开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4条规定: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