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常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常识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1979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二是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局部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3.中共中央专门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两个决议1986年9月26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用的。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凝聚、激活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的体现第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保持高度团结的精神支柱。第二,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是精神文明的成果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二是精神文明可以增强一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三是精神文明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大素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以正确的舆论指导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10.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的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11.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重点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广大青少年是重点。12.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1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实际步骤(1)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积极宣传中央的方针原则和战略决策。(3)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4)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5)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进展和明显效果。一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人人心,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科学理论的自觉性、坚定性显著提高。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素质显著提高。三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人发展,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五是科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15.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党。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作用,二是表率作用。16.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1)机制上创新;(2)思路上创新;(3)活动载体上创新;(4)管理千作上创新。17.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建设(1)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2)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3)深人开展牢记“两个务必”教育;(4)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5)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6)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18.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9.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最高风范。爱国主义有着显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社会主意和谐社会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厂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1.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1)社会资源兼容共生;(2)社会结构合理;(3)行为规范;(4)社会运筹得当。22.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2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町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6.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创造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成果。科学技术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对人的思想观念、整体素质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第一,科学技术促使人们更新思想观念,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第二,科学技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有助于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第—:科学技术促进教育文化事业进步,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用科学技术扫除愚昧迷信,有助于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7.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指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28.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通过大众传媒传播,适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品味并为他们接受、享受的文化。它包括在大众社会流行的广告、流行歌曲、电视、娱乐电影、通俗文学、时装发型、网络文化等等。29.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成员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休闲方式等。社区文化构成了社会文化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的具体表现。社区居民通过社区文化建设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30.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站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汇点上,我们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坚持不懈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丰卜会主义文化的吸引了J和感召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37.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要繁荣文学艺术;二要提高出版质量;三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四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3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促进经济利: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是“智力支持”的基础,教育是“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基础。33.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4.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精神文明建设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践途径。35.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从不同角度划分,义可以分成俗文化、雅文化以及精英文化。民间文化指的是其中的下层文化和俗文化,它是最基层的国民——农民、市民文化。民间文化遗产从广义上讲,包括四大内容,即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文学以及民间文化。36.非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产应包括自然和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或称无形遗产)、农村和城市遗产等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所指的遗产应是物质遗产。物质遗产注重的是物,也就是外在的自然文化景观和建筑遗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主要的遗产,更注重的是技能、技术、知识的承传,是主要的财富,一切以人为主线。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日寸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37.“五讲、四美、三热爱”始于20世纪80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