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对社会存在着潜在威胁。”“态度比天资,努力比能力,品格比才能更具价值”欧洲国家规定:“宗教”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必修科目,其核心是伦理道德与人格培养。第一节品德概述第二节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论第三节品德形成的过程及教育策略第四节学生品德不良的预防与矫正第一节品德概述一、品德的概念(一)道德是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二)品德即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或倾向。品德的特征:①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是社会现象)在个体身上的反映。②品德通过道德行为来体现,离开了道德行为无所谓品德;同时,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③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1.道德与品德的区别(1)本质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2)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条件的制约。(3)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道德与品德的联系(1)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2)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和体现(3)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具有反作用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包括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2.道德情感3.道德信念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4.道德意志5.道德行为品德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内在动力,是“催化剂”和“凝固剂”;道德信念具有综合性和持久性,居于核心地位;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第二节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论一、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一)前道德阶段(0-4、5岁)规则对儿童还不具有约束力(二)他律道德阶段(权威阶段)(4、5-8、9岁)服从外部规则,认为规则神圣不可侵犯,并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他打碎了那么多杯子!)(三)自律道德阶段1.可逆性阶段(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2.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既不刻板地服从社会普遍赞同的规则,也不是完全不要规则评价1.皮亚杰认为,道德的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是相适应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水平,道德才能发展到相应水平。2.皮亚杰低估了学前儿童的道德能力,也可能高估了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3.其对偶故事是不对等的,容易让儿童关注行为后果,而忽略行为的动机。二、柯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柯尔伯格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而是其回答的理由,根据他们提出的理由可以确定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赞成偷药:“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反对偷药:“会受到惩罚。”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已主义取向赞成偷药:“他妻子需要这种药,他们要在一起生活。”反对偷药:“他可能入狱,他妻子可能在他出狱之前死去,偷药对他没好处。”(二)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赞成:“他只不过做了丈夫应该做的事情。”反对:“偷药会给家庭带来麻烦,丧失名誉。”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赞成:“如果不这么做,就要为他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要救妻子是合情合理的,但偷药是违法的。”(三)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赞成:“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不论情况多么紧急,总不能采用偷的办法。”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赞成:“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是最重要的。”反对:“别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样急需这种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三、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对以往道德理论的质疑:分数评定凭直觉太主观;被试都是男性,只表明了男性的道德发展阶段。1.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即公正和关怀的道德取向。2.道德判断中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两者没有水平高低之分。3.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是抽象的,容易引起被试的公正思想,而真实生活中的两难事故,容易激发个体的关怀思想。第三节品德形成的过程及教育策略一、影响品德学习的条件(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形成积极态度定势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3.道德认知二、良好品德的培养1.有效的说服2.树立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恰当的奖励和惩罚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