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向价格粘性理论演进的路径分析作者:马良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6期[摘要]新凯恩斯主义对原凯恩斯主义有多方面的重大发展。它坚持了非市场出清假设,同时提出工资和价格粘性假设;它引入理性预期分析,承认市场有自动稳定的力量。本文通过比较,阐述新凯恩斯主义以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代替元凯恩斯主义的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概念的演进路径,进而解释了新凯恩斯主义是原凯恩斯主义的复兴。[关键词]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价格粘性路径作者简介:马良(1980-),男,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教师。一、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自20世纪30年代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后,曾在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长期处于主流经济学地位。但是,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凯恩斯主义由于不能解释滞胀现象而受到与其对立的主张自由经济的学派的批评,以至逐渐衰微,从主流经济学宝座上跌落下来。原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缺陷是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价格粘性理论就是在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效微力乏时诞生的。原凯恩斯主义用需求不足和名义工资刚性解释失业的存在和持续,然而没有很好地说明名义工资刚性。新古典综合派尽管进行了有意义的综合,但是只是机械地综合,没有形成有机地联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明确地将微观理论作为宏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结合中得出宏观经济学结论,发展出一种由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保持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一致性和相容性,动摇了原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但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片面追求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的完美性,忽视了经验检验。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凯恩斯主义,通过对原凯恩斯主义的修正和发展,使凯恩斯主义得到了复兴。二、新凯恩斯主义价格粘性理论对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的路径依赖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凯恩斯主义坚持了这一假设,这也是我们判定新凯恩斯主义确实是继承凯恩斯思想的衣钵发展而来的最重要依据。新凯恩斯主义假定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而是可以调整的,只是调整十分慢,须耗费相当龙源期刊网的时日。这明显是对原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刚性”这一假设的缓和化和科学化。价格刚性理论的演进如同技术演进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价格刚性理论的演进一旦走上了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价格刚性理论的演进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弄得不好,它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效应,才能实现对原有方向的扭转。价格刚性理论的演进还受市场中的交易因素影响。诺斯指出“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如果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制度是不重要的。”而随着报酬递增和市场不完全性增强,某些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维持完全的价格刚性需要大量的初始设置成本,而随着价格刚性理论的演进,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都会下降。(二)学习效应,适应价格刚性理论会给经济提供获利机会,价格刚性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而作为主流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是西方经济繁荣的保障,所以价格刚性理论向粘性理论的演进路径具有很强的依赖。(三)协调效应,作为克林顿政府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欧盟国家的官方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得到了这些国家政府组织的支持与保障,随着对价格刚性理论的适应,及对价格刚性理论“进一步投资”,实现了所谓的协调效应。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价格刚性理论向粘性理论的演进将导致一系列补充理论的产生,以补充价格刚性理论。(四)适应性预期,随着以价格刚性理论基础的理论体系盛行,将减少这项理论持久下去的不确定性。总之,价格刚性理论向粘性理论的演进的理论矩阵的相互联系网络会产生大量的递增报酬,而递增的报酬又使价格刚性理论向粘性理论的演进轨迹保持下去,从而决定了路径依赖的运行轨迹。三、新凯恩斯主义价格粘性理论对原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的发展(一)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增添了原凯恩斯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一是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二是理性预期在劳动力市场上,短期内,由于经济人预期价格的误差,总需求的变化能够影响产出,使之偏离自然率水平。长期内,经济人对通货膨胀有正确的预期,劳动市场又回到长期就业水平,产出回到自然率水平。在产品市场上,经济人对通货膨胀有理性的预期。按照新凯恩斯主义者的分析,价格粘性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名义价格粘性论,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不愿意经常变动价格,导致名义价格粘性。在价格粘性存在的条件下,只要调整没有发生,交易就有可能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又可能导致过度供给和失业的波动,所以市场价格就不可能通过正常的机制来消除失业。名义价格粘性论包括菜单成本论,代表性理论为:菜单成本和经济周期论;近似理性经济周期模型;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等。另外还有交错调整价格论。而实际价格粘性论包括厂商信誉论、需求非对称性论、投入产出表理论、寡头市场和价格粘性论。龙源期刊网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论分为名义工资粘性论和实际工资粘性论。名义工资粘性论的代表性理论有交错调整工资论和长期劳动合同论等。实际工资粘性论典型理论有: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和局内局外人理论。隐含合同论包括公开信息隐含合同论和非对称信息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效率工资和劳动市场;效率工资的微观基础;效率工资和失业。失业滞后论也包括三方面:纯局内人的工资调整;有局外人压力的工资调整;失业的持久性和工资调整。(二)理性预期思想的引入使新凯恩斯主义价格粘性理论具有了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把理性预期思想引入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分析中,突破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经济行为人根据对宏观经济变动的预期来选择对应的最优行动,这种微观行为引起了宏观总量关系的相应变化,所以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应当建立在微观个体行为理性和优化行为之上,目标是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分析来说明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把理性预期思想引入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分析中,明确地把微观理论作为宏观分析的基础,从而提出了与宏观经济学逻辑一贯的微观基础。对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曾在《对可供替代的宏观经济理论的考察》(1988)一文中做出了扼要的总结:“新凯恩斯主义理论通过多种方式,修改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设。不同的修改,可依据它们所关注的市场进行分类。对于劳动力市场,有三种理论方法,分别集中于隐性合同、搜寻和效率工资。其它方法集中于产品市场,试图依据菜单(调整)成本或不完全竞争解释价格刚性。”(三)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领域,新凯恩斯主义者修正了货币非中性原则原凯恩斯主义者基于工资和价格刚性假设,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市场经常处于非市场出清的状态,中央银行可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政策。但他们没有从微观上对工资、价格刚性的原因进行说明。而新凯恩斯主义则在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前提下,为货币非中性原则提供了微观基础。由于工资存在粘性,货币量变动后,产量、就业量等实际变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货币就是非中性的。即使货币政策完全被理性预期到,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等实际仍有影响。另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当价格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当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使总需求减少,此时,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价格变动调节需求的作用无从发挥,市场上出现过剩产品,市场不能出清。产量削减、失业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使总需求增加。由于价格粘性存在,市场上出现了产品的供不应求,只要有闲置资源存在,就会增加产量、增加就业量。(四)对原凯恩斯主义宏观政策的发展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却在不改变非市场出清的条件下巧妙地修正了宏观政策,挽救了理论上被否认的凯恩斯思想。存在相对价格的粘性时仍然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即市场的失龙源期刊网效需要政府干预。新凯恩斯主义有两点与凯恩斯主义不同:一是新凯恩斯主义否定有效需求对经济的长期影响,而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加有效需求能够长期地稳定经济;二是新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是被动地起作用,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能显著地增加有效需求,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更大,主动的财政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胡建渊,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03)[4]刘文忻,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刚性的微观理论基础[J]经济科学,1997,(05)[5]黄树人,当前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比较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2,(06)[6]王健,尹德洪,新凯恩斯主义新拓展与“第三条道路”经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7]王红玲,不完全信息与新凯恩斯主义价格刚性理论[J]经济评论,1997,(05)[8]刘文忻,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J]财经科学,1997,(06)[9]邹薇,田贤亮.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政府的作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10]雷达,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与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矛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05)[11]王红玲,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及其评议[J]经济学动态,1997,(01)[12]黄家骅,新凯恩斯主义和非均衡经济理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