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原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原理学时:32+16(84)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从现实世界获取信息year同产品交互MainframeMinicomputerWorkstationPCLaptopPDAlog(peoplepercomputer)数据存储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BasestationGatewaySensorPatchPatchNetworkBase-RemoteLinkDataServiceInternetClientDataBrowsingandProcessingSensorNodeTransitNetwork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15131465`15118MoteLayout129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IntelResearch环境监测房屋测量航空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讲授方式:讲与交流•内容来源:1.专业基础2.业界前言3.科研总结•讲授风格:注重历史分析、方法评述•评测方式:作业/报告重点讲述•系统的架构与重构•数据与系统安全•系统评价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课程基础:*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操作系统*接口电路*信息论*算法与语言等课程适合的听课对象:*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通讯类硕士研究生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教材说明《嵌入式系统原理》以嵌入式系统为对象,对其涉及的相关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讲解,从系统概念到五层结构和数学模型,然后按照五层结构体系,分别讲解了硬件体系、引导、属于中间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编程和数据处理、系统测试,接着给出了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工程方法,最后采用本书给出的概念框架、模型、体系架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几大类嵌入式系统分别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从而使读者能够在高层次全面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一、主要思想1.嵌入式系统定义与分类方式嵌入式系统作为概念并不是新词,大约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有定义了,被学科和人们开始重视,应该也仅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但就“嵌入式系统”定义的角度,却发生了较大的分歧,由此对形成对系统评判和构造的方向性差异,也就是:•应用设备系统(本书中称作对象体系)中含有专用计算机系统•将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应用设备系统中这是方向的不同,本书中强调后者,即“将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应用设备系统中”,但也不绝对否认前者,因为前者是很多单片机系统的构造方式,至今依旧是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组织方式,从这个角度,本书作为教材是兼收并蓄的,而不是学术极化。本课程依据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实时、交换和可信四个主轴,为现存的嵌入式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因此为学生建立前面的嵌入式系统概念,建立了全局的基础,例如按照本书的划分,将WinCE系统划分为:可崩溃可交换非可信非实时系统,这样从类别的角度,可让学生清晰的建立全局观,客观的审视和评价周边的嵌入式系统。这一点应该是本教材的突破,既屏蔽应用和商业带来的障碍,又提高了学习过程的感知和理解度。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2.系统结构层次l五层结构按照常规的嵌入式系统层次分法,大都将嵌入式系统分为三层,即硬件+操作系统+应用,但本书中将系统细分为五层,主要思想来源于PC产业的细分,PC中的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将PC的硬件制造和个人计算机系统分离,同时也将硬件和软件变化分离,由此可以保证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书中强化了最小系统和驱动部分,并将操作系统的UI(Userinterface用户接口)剥离;l裁减控制关于内核的描述上,书中引入了层次结构下的模块式结构和插件式结构,明晰和强调了嵌入式系统的另一大特征------可裁剪性。l控制数学模型在结构性分析的同时,课程中强调了工程控制论思想,明确了在嵌入式系统土壤中如何构造以精确控制为目标的控制数学模型。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3.评价体系l系统与平衡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评价,很难用绝对的方式进行衡量,就像人的健康状态,极化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造成误导,因此建立嵌入式系统评价体系,从系统和平衡的着眼点进行考量;l过程与生存环境评价应该包括嵌入式系统全过程,从系统的创建、设计、制造,到运行/维护和消亡,也因此形成了设计空间、制造空间、运维空间和用户空间的嵌入式系统环境概念,这是大多数教材和论著忽略的,但在本书中相对强化了该点,这些在本书封面上都有所体现;l系统制约与干扰嵌入式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与对象体系既息息相关,又有制约和干扰。表达方式上,书中采用了蜘蛛图的方式进行,比较形象。整体的评价体系充分的吸收了我国传统阴阳系统二元逻辑,多级对称的精髓,注重在很多方面强调了两极互补、互动的关系,比如硬件与软件、处理器和存储、程序与数据等,客观地定位了大多数人强化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观点,将其定位为课程定义体系下的中间件,即在设计中,工程师希望他们越庞大越好,但在用户使用时,则希望其越瘦、越薄为好,否则在性能、可靠性、成本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4.工程方法嵌入式系统的工程方法主要强调设计空间环节,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制造和维护空间。l时间指标量化传统的控制和仪表系统,大都在时序控制和时间精细安排方面有着众多的原则和理论支撑,但在计算机系统中,软件编程人员往往淡化这一概念,真对于这一方面本书也安排了相关融合内容,来强调时间量化和时序的重要性l系统可裁减系统配置和条件编译,无疑是裁减过程重要环节,但嵌入式系统的可裁减性应该体现在所有的环节、模块,为此本书从软件封装到硬件支撑等许多部分都安排了相关内容的讲解,来使读者了解相关的设计考虑。l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系统整合嵌入式系统整合是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如Motorola发布的A780手机,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整体就整合了十几家嵌入式软件产品,才形成了最终的用户产品,这意味了整合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评判、界定和融合能力。作为于裁减相对应的部分,这一概念也是本课程中强调的重点之一。l透明可测性设计复杂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保障,不完全靠认真,或者负责任,必须依靠合理有效的方法去保障,其中每个环节加入透明可测设计,是非常有效的,此类方法是故障隔离的前提,尽管在设计的初期会产生性能或用户体验的下降,但在系统成熟的过程中,优势会充分体现出来。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5.发展与变化电子和IT领域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变化快,思想和感悟难于沉淀,嵌入式系统同样难以逃离这样的规律,本书中试图将抽象的模型、体系判据和工程方法与具体的商业产品分开,减少变化引起的冲击;由于课程中主要采用了系统辩证的方法,去解释和阐述,使得该书作为教材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尽管如此也很难以书面的方式应对所有的问题,因此本书在出版的同时,也在南开大学嵌入式系统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网站上专门开辟了《嵌入式系统原理》论坛()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历史与现代特征本章从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作为起点,以辩证与发展的观点,在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嵌入式系统发展中的特征和危机。以帮助读者探究嵌入式系统的全貌。1.1、嵌入式产品世界1.2、嵌入式系统与相关领域的历史1.3、危机与发展特征1.4、嵌入式系统定义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第二章系统结构与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借助数学模型的工具,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宏观及微观问题进行讨论,在明确系统的五层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物理和逻辑体系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系统数学模型的讨论,在合理假设前提下,给出了几种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模型的使用,从而为后续章节做好了系统分析的基础。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2.1系统与系统思想2.1.1系统思想2.1.2系统结构的一些概念2.2系统五层结构模型2.2.1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2.2.2五层结构模型2.2.3各层的功能及指标2.2.4五层模型的应用与评价2.3模型建立2.3.1嵌入式系统模型定义2.3.2建模原则2.3.3建模方法与步骤2.3.4面向对象的建模过程2.4模型使用2.4.1结构化综合控制模型2.4.2对象化环模型2.4.3建模示例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第三章系统硬件体系硬件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石,是五层结构的第一层,本章以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为背景,对主要部件给予了客观的分类和评判,尤其针对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做了详述;同时对于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比如:时钟、总线、能耗控制机理做了系统的讲解,最后给出了硬件体系的评价方法,作为硬件整体裁剪的标准。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3.1硬件体系框架3.2硬件系统元素3.2.1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3.2.2存储器3.2.3输入输出设备3.2.4通信与扩展接口3.3系统设计要素3.3.1时钟与总线3.3.2内存管理3.3.3看门狗技术3.3.4供电与能耗3.4硬件系统评价3.4.1常规指标3.4.2资源分配3.4.3电气功耗3.4.4可靠性和稳定性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第四章最小系统:引导与驱动引导是系统启动和运转的第一步,是系统从硬件走向系统软件的开始,本章开始对计算机系统启动机理和主要类型做了必要的讨论,在讲解系统中断、I/O、存储管理初始化的基础上,给出了建立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桥梁的引导层(BIOS)式五层结构的第二层,并对该层存在的必要性给予了足够的讲解,章中对引导层的内涵以PCBIOS为例进行了详述,同时也以UC-OS和Linux为例进行了验证性说明。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4.1引导层建立4.1.1引导部分4.1.2驱动部分4.1.3BIOS4.2引导模式4.2.1非片内引导4.2.2片内引导4.3中断、I/O、MMU初始化4.3.1中断初始化4.3.2I/O初始化4.3.3MMU初始化4.4驱动部分(BSP)的设计4.4.1BSP的设计开发4.4.2BSP与BIOS4.5运行举例4.5.1最小系统4.5.2WinCE4.5.3Linux4.5.4PCDOS嵌入式系统原理10/3/2007Lecture1:课程介绍第五章中间件:嵌入式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中间件从使用对象的角度,希望此环节越薄,越小越好,但是从系统设计和延续的角度它是非常重要或者说是致命的环节,这是嵌入式系统的第三层和第四层,目前研究和产业界有着众多的开源和商业化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如何裂解这些对象抽象出基本的框架用以识别、分析判断以及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正确的使用它们,将是本章讲解和讨论的重点,裂解的第一步是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SUI分开,OS内核是系统的第三层,从其结构的角度,层次和微内和是两种主流结构,但从使用的角度实时系统又是不可缺少的主题,因此将这三种内核机理都以例证的角度进行了讲解,SUI是嵌入式系统结构的第四层,从机理的角度可分解为文本式和图形式,在图形中由分为X-windows和?;实时操作系统完全是从整体系统时域指标为第一指标的角度设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