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效能企业管理的7个习惯如果说企业的成长、管理的成功有其秘方,那就至少体现以下七则:战略要有高度规划要有前瞻运作要有规范制度要有创新文化要有内涵经营要有方略商务要有艺术我们知道高效能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它是成功者的特质,也是精英的风范。人们都希望自己成为高效能的人,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财富、权利、声望等等这些令人们万分渴望的对象往往是高效能所导致的结果。要效率还是要效能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对于企业来说,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事实上,一个组织有了高效能,往往就同事拥有了高效率。组织习惯的定义一个人所形成的的习惯,包括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通常是他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的外显化。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他的价值系统,他的价值系统又决定了他的行为倾向,而一系列稳定的行为倾向的集合则构成了一个人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习惯;有高效能的企业文化,就会有高效能的企业习惯。高效能的企业习惯是其企业最简洁、最直观甚至是最集中的表现,通常也是这些企业取得成功关键所在,当然也是企业文化中最闪光、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精华所在。习惯包括于组织文化中,它本身就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最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特征主流型稳定性经常性外显性习惯不仅决定着企业效能的高低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家的内在精神外化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造就企业共同体的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往往会集中地表现为企业习惯。一般的企业或组织若想养成高效能的习惯,就一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组织或企业文化的重建,而要养成某种企业习惯,也必须从企业文化入手。企业预设的文化系统只有最终稳定、固化为企业习惯,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才是有效的、成功的。组织习惯行为制度化物质化习惯之一:心路朝天1、心存天意“天意”就是民众的需要、时代的呼声,准确的说就是指消费者的意志、市场的意志和时代的潮流。对企业来说,这些意志都是不可抗拒的,除非企业不行成功。2、恰为人先“提前一步死,落后一步迟,领先半步刚好”。在对市场机遇的把握上,领先半步的策略几乎是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最优的发展策略。民营企业创新一定要研究市场的成熟度,绝对领先的创新不一定能够获得市场认可。3、疯尽冲天人在常态下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只有在非常状态下,认得潜能、拼劲、狠劲或创造精神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面对严酷的企业生存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就看谁“疯狂”,谁更疯狂一些,谁就能获胜。(这种疯是包含有理性的疯)首先是目标其次是信念再次是执着最后是宗教化向着心中的梦想和目标,无怨无悔,一路狂飙,疯狂努力,这不仅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习惯。也是众多成功企业之所以成功的秘诀。4、寓天于地心路虽然朝天,但企业家的“心眼”不能老望着天。做企业是一项风险很高的事业,失败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必须要脚踏实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惯之二:“狠”之入骨1、对自己“狠”之入骨对自己狠一点,就是自己与自己较劲、苛求自己、苦待自己,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让自己活得太舒服”想做一个优秀的能够承担重任的人,他就必须不懈的努力,咬紧牙关对自己狠一点。自我批评要做到“不要脸”,员工只有“不要脸”,敢于揭下自己的面具,在众人面前将自我的真实状态和盘拖出,只有在自我批评中对自己恨之入骨,个人才能进步。当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这样的企业习惯之下,一名员工想不对自己狠一点都难!一个企业的文化显然与这个企业的创立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候,企业文化甚至直接就是企业家精神气质的写照。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人际关系:一种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另一中是人与他人的关系。而前一关系更具有基础性。有时候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关系直接决定他对别人的态度和关系。当一个人恨自己恨到极点时,说明他爱自己也爱到了极点,因为对自己强烈的恨源于对自己强烈的爱。“恨之入骨”与人的早年经历有关。仇恨往往因伤害而来,有伤害就有仇恨,有仇恨就会痛苦,有痛苦就会寻求痛苦的释放和缓解。然而,如果被伤害的人没有能力释放这种仇恨,比如向伤害者“复仇”,或者通过伤害第三者来转移这种仇恨,他就可能“咽下仇恨”,把仇恨指向自己,自己恨自己,一个长期受到伤害的人就会长期地恨自己,最后对自己的仇恨就会深入骨髓。2、对员工“狠”之入骨“爱之深,恨之深”,表面上是对员工或者是下属充满了恨意和怒气,而实际上这种恨不少时候是基于一种更为深沉的爱、更为强烈的爱。这种深沉强烈的爱有时候会向被爱的对象显示出一种狠劲。对员工或者下属来说,被训斥和责备几乎就同等于被爱,就像他们在未成年时期被父母责备、训斥一样,小孩子从小就知道了被训斥被管教就是爱。“骂”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管理风格,应该算是管理上雷厉风行的体现。公司只有对员工够狠,只有对员工“狠之入骨”,才能激发员工埋藏最深的潜能,这样员工队伍才能有更高的工作效能。若是员工在公司过的很舒服、惬意、悠闲,对公司来说就是很大的麻烦。因为舒服、惬意、悠哉就意味着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怎么付出成本或代价,不付出成本和代价,员工当然感觉舒服。而只有工作努力高效、专注而又创造性,那么工作中就会感受相当大的压力,有时甚至有不堪重负之感。3、对对手“狠”之入骨一个人要做到“准主”很难,而要做到持续“专注”则更难。因为专注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意志力和精神成本。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必须要专注。一个企业如果能持续专注于某个方向或目标,那通常都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功。长期专注与企业正在做的事,利用在持续经营中所形成的竞争优势,领跑在某个行业,最终把企业做大做强并且长盛不衰,这或许是每个企业的梦想。而难点就是在这个梦想的实现过程中,企业能否做到和青蛙一般,对花花世界的各种诱惑和风险视而不见,始终专注如一。习惯之三:以西为体1、制度为王“以西为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企业里不是“老板为王”,而是“制度为王”。制度为王保证了制度的刚性和可复制性,这是企业高效、稳定和永续经营的重要前提。企业组织的自我复制能力,首先是基于制度或管理模式的可重复性,以及相关岗位或职务的可复制性,它们是组织复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现代西方企业管理之所以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每一个岗位或职务的“可复制性”而取得,或者说,正是岗位或职务“可复制性”或“可替代性”的出现,才使得企业成果的产生。“依法治企”,“制度为王”,高举制度的权威,崇尚规则、规范和理性,这是现代西方管理体制最明显的特征。“以西为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使企业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相对接,比如法制、平等、自由、宽容、尊重人性和人权等等,这些普世价值融入企业越多,企业就越接近成功之路。2、西体西用不少高效能企业的崛起之道在于“以西为体”。对不少企业来说,“中体西用”是下策;“西体中用”是中策;“西体西用”才是上策。良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企业体制是高效能的重要保障,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补上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在一个企业中导入先进工具和方法可以发幅度提升企业效能,甚至可以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因此“体”与“用”的有效对接是使企业维持高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来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工具引入中国本土后,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水土不服”。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或手段(这属于“用”的方面),必须先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运行平台(“体”的方面)。其主要涉及企业的体制与结构性问题。先进的管理工具或手段一旦脱离了它赖以存在的体质环境和运行平台,它距可能变得低效、无能,甚至变成一种摆设。管理的数字化在一定层面上讲就是管理的精确化、规范化和理性化。3、精神引擎企业家有什么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的信仰是企业不断走向成功、永不枯竭的精神引擎。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的信仰和信念的力量。一个人唯有突破了自己人性的弱点,从金钱和财富的捆绑中释放出来之后,他才可能成为卓越的企业家。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信仰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他对事业的态度。从某个角度看,信仰不是一套理论或观念,更不是一套口号或规则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习惯之四:“坐强坐大”商战之妙法在借势,善借势者,方能以小搏大、做强做大。“坐强做大”就是善于借强者之势,也就是背靠强者的大树,坐在巨人的臂膀上,让自己快速转弱为强并且不断“坐大”。1、借势“坐强”强者虽强,但弱者只是善于借势,就可以把强者带入到自己的战略结构中,并为自己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利用强者来服务于自己的战略目标,最终自己也会变为强者。独木难成林。一个人的本事再大,没有足够的外力推动也是难以成功的。善于借助外力获得成功,这就是借势,成就伟业的人都是善于借势的人。借势就是充分利用外力,借助和整合强势一方的资源和优势,而是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达到自己预期的战略目的。许多高明的企业家都深谙借势之道。借强者之势,借巨人之势,不一定仅仅是借政府之势,一般企业更多的是借助大企业之势。密切注意大公司的行动以及所引起的市场新变化,是现代企业战略“借势”的一个总要内容。2、借势“坐大”3、借势强势品牌经常与强者站在一起,自己也能变成强者。善于借势,就能使相对弱势的品牌搭上强势品牌的顺风车,让自己在受众的心目中建立强势品牌的形象。习惯之五:以土为荣1、朴实到家“土掉渣”就是土到极处、土的“到家”。土气的东西只要做到位到家,最后给人的感觉反而一点也不土。或许做企业同样忌讳“吐不吐,洋不洋”,或者“半土不洋”,因为这样一来,土得不到位,洋得也不到位,别人的精髓没学到,反而失去了自己的本色,把自己的有事丧失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历来重血缘、轻契约的传统。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履行契约的责任,还崇尚履行超出契约的责任的伦理责任。只有尽到了伦理责任,才会有家的感觉,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情和凝聚力。把企业或组织当做自己的家,这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一种朴素思想和感情。因而,当企业遭遇危机时,他们会像维护自己的家庭一样挺身而出。对企业来说,只有抱着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到“以人为本”,员工才可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以长期发展的思路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是短期的,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的跳槽。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成就大业首先就必须吃得起苦,受得了累,这条质朴简单的真理对于企业甚至比制度创新、技术升级和各种时尚的管理经营模式更显重要。2、老实到家最聪明的人,往往同时也是最老实的人。当绝大多数企业都不老实时,那些老老实实的企业更有可能成功。“老实”排除了机会主义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有助于企业走上持续、稳健发展的轨道。3、本分到家做企业如弈棋,老老实实做企业,按照游戏规则出手,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最厉害的绝招。做企业一定要本分,就像做人一样要本分,本分到家,就有了定力,就能经得起诱惑,不丢失自己的根本。习惯之六:大头在前“大头在前”——也就是把目标、方向或预期结果前置,然后在根据这个目标去选择手段、搜索和整合资源。“大头在前”,简言之,就是倒着去想,反着去做,以思想去知道行动,检验行动。1、理念在前,思想现行优秀的企业家通常是“理念在先,思想现行”;而常人则习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亦步亦趋。在很多时候,不是物质决定精神,而是精神决定物质。人的精神或思想对物质世界具有很大的操作能力、决定能力。目标前置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紧盯目标不放松。很多时候目标不能实现不是目标本身的问题,而是目标容易被修改。如果发现目标不能实现,就修改这个目标,这能说明这个目标是错误的或不合理的,这就是以实践来检验思想。发过来,如果无论怎样都不修改目标,只修改达到目标的手段或途径,这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以思想检验实践。目标是标杆,给了企业一个追求的方向。但从此也被目标约束了;另外,目标也会对人产生压迫,在目标之下人会有很大的压力。出于逃避压力的本能,人更多时候会倾向于在挫折和困境面前修改目标,并且将修改目标的行为合理化。这其实暴漏了人性的弱点。目标不变,修改手段,这实际上就是“用思想检验检验实践”,这样,目标就成了衡量手段和方法正确性和合理性的标准。高手过招,其实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