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农机局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一、引言:为促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全面推广,根据鲁农机科字[2006]3号文要求,制定该实施方案。二、基本情况:我市为农业大市,小麦、玉米是我市两大主要粮食作物。2006年小麦种植面积83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60万亩左右。小麦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为9100多台,小麦机收率90%以上。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通过近几年示范推广,玉米联合机收才刚刚起步,2005年玉米联合收获机累计保有量207台,联合机收面积仅为6万亩,机收面积较小,尽管玉米联合机收已为部分农民接受,要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仍需一个示范推广的过程;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广大农民已基本接受,但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面积仍较小,2005年玉米秸秆还田不足玉米面积的四分之一;2005年秋季保护性耕作技术才进入示范宣传阶段,并在市级农机创新示范园中进行了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机播的对比试验,尽管示范面积在几百亩,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保护性耕作省时、省工、减少作业环节、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优势,已被示范园周边群众认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人员逐年增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相对紧张,秋季玉米收获、玉米秸秆处理及秋种用工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已成为政府和农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为解决农业生产与用工相对紧张的矛盾问题,大力推广玉米收获及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三、指导思想根据全省农业与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及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工作的具体部署,以有效利用秸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培肥地力,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农机化技术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创新示范区为重点,加大政策调动,行政推动,示范带动和市场拉动力度,在我市全面推广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为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四、基本原则1、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从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把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作为重中之重,以玉米联合机收秸秆机械还田的大发展,带动免耕播种,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推广,从而实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的整体推进。2、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耕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农民和农机手,在推广这项技术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培训、政策引导,使他们认识到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及保护性耕作耕作制度的变革对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自身效益的作用,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之逐步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3、坚持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配套选择农艺措施和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作业,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技术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4、坚持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促进。通过技术创新特别是机具创新为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提供物质保证;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扶持为启动力、以农民力量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具有我市特色的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体系和组织模式,构建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五、目标任务我市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大力示范推广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以示范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自觉实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从而促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具体计划如下:⑴、打基础阶段。在2005年各县区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基础上(示范面积在500亩左右),2006年建立2个市级重点示范县,即牡丹区和定陶县。牡丹区分别以黄罡镇晁庄村、王浩屯办事处水牛李村、大黄集安岭村三个乡镇为重点示范乡镇,示范面积分别为500亩,重点采用郓城工力产2BDMIFS-8-4-3小麦多功能贴茬免耕播种机和河北华勤产2BMF-5/10型小麦免耕播种机共24台,实施示范和带动面积10000亩。定陶县分别以陈集镇前沙海村、杜堂乡陆湾村、孟海镇许楼村三个乡镇为重点示范乡镇,示范面积分别为500亩,重点采用郓城工力产2BDMIFS-8-4-3小麦多功能贴茬免耕播种机和河北农哈哈产SGTN-180型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共20台,实施示范和辐射带动面积10000亩。同时,要求各县区都要建1—2个重点示范乡镇,每个乡镇都要建立示范点,乡镇示范面积不少于200亩。全市示范园面积由2005年的4500亩增至40000亩(其中市县级示范园面积10000亩、乡镇级示范园面积30000亩)。在示范园区内重点实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以市县乡示范园区为基础,辐射带动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全面推广。并以示范园区为以托,积极引进试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及新工艺,在生产实际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农机化技术体系,带动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⑵、2006年实现示范和带动玉米机收面积达到4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⑶、2007年实现示范和带动玉米联合机收面积达到7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4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⑷、2010年实现玉米联合机收面积达到24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0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四、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及要求1、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玉米联合机收—深松(3—5年深松一遍,初步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有坚硬的犁地层需深松)—小麦免耕施肥播种—小麦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机收—玉米免耕播种—玉米田间管理—玉米联合机收。2、播种要求:(1)正确选择小麦品种,应选分蘖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如济麦19、济麦20、济麦21、烟农23、烟农24等。(2)播种前进行小麦选种,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3)播种量较常规播种高10%(弥补机具播种质量的不足)。(4)随播种每亩播施(含N14%、P2O518%、K2O8%)的颗粒复合肥35-40公斤,或二铵25-30公斤另加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0公斤。(5)种子播种覆土深度保证达到3-5cm,绝不能过浅或过深。肥料施在种侧下方5cm左右,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6)播种前保证土壤墒情,绝对禁止播后浇蒙头水,防止出现干籽影响出苗,或淤苗、埋苗影响苗期生长和分蘖。(7)玉米播种采用机械直播,以保证密度,选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五、保护性耕作机具选择:(1)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选用浅旋带状施肥播种机,播种行数选5沟10行(郓城工力产、河北华勤产、河北农哈哈产)。(2)深松机:选用3行或5行振动式深松机(郓城工力产或河北华勤产)。(3)玉米联合收获机:选用与拖拉机配套的2行背负机(秸秆还田型)(国丰、大丰、玉丰、巨明、向农、荣成海山等生产的)。(4)小麦联合收获机:选用背负机或自走机均可,最好在排草口处加装秸秆切碎装置。菏泽市农机局保护性耕作计划实施面积和配备机具见(附表)六、具体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农机部门把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一起抓,作为全市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和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实施。市级成立由分管市长段伯汉任组长、市农机局蒋子存局长任副组长,由市财政局潘杰功局长、市农业局李怀存副局长、市科技局武海灿副局长等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该方案由市农机局具体负责实施,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施进度情况随时召开协调会,研究工作落实方案,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同时成立由市农机局蒋子存局长任组长、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丁才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闫传胜、市科技局农业科长马月仑、市农科院小麦专家高级农艺师李思同等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该项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指导、数据采集及验收总结工作。各县区农机部门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明确工作责任,承办该项工作的单位和负责人具体抓,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该项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使玉米联合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创新示范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资金,市县农机部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将这些资金重点用于机具购置补贴、宣传培训、召开现场会及示范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推动玉米联合机收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项目资金要向购买补贴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同时要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考核各县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奖励。3、认真做好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实施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2006年市级建设1处中心示范园,面积在1000亩以上;各县区要建设1处以上中心示范园,每个面积在500亩以上,各乡镇要建设至少1处中心示范点,每个规模在200亩以上。充分发挥这些示范点的作用,将引进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在示范点上进行试验示范,真正起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建设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4、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向农民和农机手发放农机科技宣传材料,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普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知识,营造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市县农机局组建的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宣讲分团和宣讲组,结合农机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行动,积极组织市县农机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实施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帮助农民搞好机具调试,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二是开好机械作业现场会。市局在市级示范点组织召开玉米联合机收及保护性耕作现场会,预定于今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各县区都要依托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召开现场会,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三是搞好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省办编写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教材,并结合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市开展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活动。市级农机部门预定于7月下旬至8月旬重点对县、乡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县区农机部门主要对机手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5、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积极组织示范点的领导、技术人员、农机手到外地参观学习,聘请省内资深专家来我市讲课并对该项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以增强领导和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深刻认识。6、做好机具引进和研制开发。各县区农机部门要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及深松机、免耕施肥播种机,尽快提高我市机具装备实力。同时,要大力支持我市农机生产企业,对新机具的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快研制开发适合我市生产模式的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7、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要把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经验运用到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作业中去,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提高社会化服务的范围和水平。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加快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积极探索推广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服务新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市机械利用率,扩大作业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