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甘棠个人总结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约1500—1917)Ⅰ经济一.背景必然性:1.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寻金热:《马可波罗行记》激起欧洲对亚洲黄金等贵重商品的渴望。3.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对地中海商路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商路受阻。4.宗教狂热:基督教徒向外传教的狂热。5.政治因素: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的需要。可能性: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经验的积累;地理知识的增长(地圆说):罗盘针的使用;王室的支持二.经过航海家时间支持国开辟的路线备注迪亚士1478~1488葡萄牙欧洲→美洲最南端最先发现好望角哥伦布1492西班牙欧洲→美洲发现新大陆达·伽马1497~1498葡萄牙欧洲→好望角→印度首次直航亚洲麦哲伦1519~1522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三.影响1.对欧洲1.商业革命:(1.)欧洲成为商业中心,市场和贸易规模扩大。(2.)商品流通种类增多,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出现。(3.)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地中海沿岸到大西洋沿。(4.)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纷纷出现2.价格革命(1.)由于殖民者的掠夺,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商品价格猛涨(2.)依靠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地位下降,新兴资产阶级获利巨大,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2.对美洲:被辟为殖民地,人口被残害,传染病泛滥,开采矿藏,财富被掠夺,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3.对非洲:劳动力流失,黑奴贸易长达400年4.对亚洲:带来发展机遇:制造业的发展;高产农业品种(玉米,甘薯)的传入促使人口增长5.对世界:(1.)整体世界的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世界有各民族分散孤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洲际贸易)一.时间:16~18C二.主体:地中海沿岸国家(西葡英法荷)三.特点:以直接和血腥的手段扩充殖民地,侵略财富,同时伴随对土著居民的虐杀。四.具体方式:1.扩充殖民地(西班牙:美国以南处巴西之外的美洲;葡萄牙:亚洲,印度洋沿岸,巴西)2.开展具有海盗特点的欺诈性海外贸易(特点:不等价交换)3.从事奴隶买卖(大西洋贸易)4推行单一性经济制度,开采矿山,开辟种植园五.影响1.经济:(1.)物种的交流(2)世界市场的扩大(3)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化: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唯一获利者,大西洋三角洲贸易突飞猛进2.政治:基督教兴盛,穆斯林世界衰落3.文化:文化的融合(美洲土著文化被欧洲取代)六.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1.葡萄牙和西班牙(1)时间:15~16世纪(2)方式:海外殖民,垄断商路,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商品建立种植园,开采金银矿藏(3)势力范围:1492年设立教皇子午线,葡萄牙占领东半球,西班牙占领西半球(4)衰落标志: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击败(5)衰落原因:①西班牙:工业落后;所积累资本被挥霍或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尼德兰独立;对外战争的惨败②葡萄牙:123同上;曾被西班牙吞并,后一落千丈:不重视海军,殖民地过于分散2.荷兰(海上马车夫)(1)时间:17世纪(2)方式:商业贸易,组建大型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殖民地(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从葡萄牙夺取马六甲海峡和锡兰,并一度占领中国台湾)(3)条件:位置优越,经过欧洲两条交通要道:1581年的尼德兰革命使其独立:经济基础雄厚,海上贸易发达(4)衰落原因:工业基础薄弱;面积小资源匮乏:忽视海军3.英国(日不落帝国)(1)时间:18世纪(2)方式:对内:开展圈地运动,农业实现资本主义化,贵族成为资本主义化的新动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对外:殖民扩张(建立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及大洋洲等殖民地)海外贸易和掠夺(海盗国家)黑奴贸易,发动商业战争,建立垄断公司(3)标志:1756~1763年英法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主(4)崛起原因:英国重视海上霸权而法国重视大陆霸权:英国海军强大而法国重视陆军;英国制造业发达,多大宗商品而法国以奢侈品为主;英国海外移民人口多能得到海外人口的帮助而法国少一.时间:18C下半叶~19C初(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为开始标志)二.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一场由英国扩展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工场的生产与科技的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三.背景:1.政治: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政局稳定2.资本:早期殖民扩张得到资本积累3.市场:海外殖民扩张带来巨大的市场4.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劳动力5.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验积累6.原料:海外殖民地带来丰富资源四.表现:1.棉纺织业:手动纺纱机,水利纺纱机,水力织布机2.动力:万能蒸汽机(1785年瓦特)——工业革命的关键3.交通运输业: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04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轮船地铁的出现4.机器制造业:(机床,生产机器)19世纪中期诞生,推动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出现,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五.进程1.英国:18C60s~19C40S2法美:19C初~19C中期3.德国:19C70S(历经十年)4.日俄:19C60开始——五.特点1.由需求引发2.集中在轻工业和传统行业3.发明者多为工匠,工人,工程师等拥有丰富劳动经验的人,科学和技术还未真正结合4.一枝独秀(各国时间不同,跨度较大,用时较长)六.影响1.经济:①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由分散经营的手工工场到集中生的机器生产工厂②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③形态变化: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原料掠夺;殖民地:商品消费市场,原料地2.政治: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不断完善制度(英国议会制改革)②部分国家工业及产阶级发动革命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③大规模的侵略扩张(中国,印度,越南,埃及,非洲等)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发展3.文化: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思想潮流(分别以不同方式推动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补充:自由主义:1.产生: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2.演变:19世纪成为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指导,自由主义成为政府治国理政的方针3.表现:(1)经济不干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政治:反对革命,主张改良1.时间:19C70S~20C初2.背景:政治: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②19世纪下半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①资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有充足的资本②市场:侵略扩张,扩大海外市场③技术: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电磁学,化学)④资本,劳动力,原料3.表现:四大突破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电力,石油)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内燃机,汽车,飞机)③远距离提供传递信息的新发明(电话,电报)④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电力,石油,汽车,化学,航空)4.特点:①由科技重大突破引发,主导者为掌握专业知识的科学家②几个国家同时进行;有些国家一二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③集中在重工业和新型工业5.影响:①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工业取代纺织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社会化加强;资本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②工厂管理的科学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福特制”流水生产方式的出现;标准化管理,刺激性付酬制度③垄断组织出现:(生产,资本的高度集中)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部调整④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一统天下)a时间:19C末20C初b形成标志: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标志着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c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胁迫d表现Ⅰ.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规模发生重大变化Ⅱ.对外投资(资本输出)规模不断扩大Ⅲ.通过殖民扩张和武力胁迫将各国卷入世界市场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代议制的完善:行政权力的膨胀;国家机器的加强;政府机构的完善;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制度的扩大;两党制的完善;福利制度的完善⑥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第二国际的建立a.时间:1889.7.14b.地点:法国巴黎c.指导思想:修正主义(反对暴力,和平合法议会斗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不反对资产阶级)d.结果:对各国政党没有约束力,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名存实亡6.评价:(1)对欧美列强:百利而无一害,大发横财(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巨大灾难,客观上开始了近代化历程(3)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形成,但也加速了贫富分化PARTⅡ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一.形成过程1.奠基:13世纪初《大宪章》(妥协标志)形成重大事件由议会决定的传统,给王权设定了界限.2.过程: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1649年5月成立共和国→1649~1658克伦威尔独裁→1660~168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3.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4.结果:从立法权,司法权,谁授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力;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必须信仰新教5.意义:①使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定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为限制王权提供了保证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和国王集体统治(后国王逐出内阁)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进入长期发展的稳定时期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时间:19世纪中期2.含义: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3.形成过程:①起源:都铎王朝时期的枢密院②乔治一世时期开创国王不出席议会的惯例③标志:第一任首相沃特开创了下元多数党领袖组阁的惯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④1742年沃尔辞职并公开向议会谢罪,开创了首相遭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⑤1784年开创内阁解散议会的惯例3.内阁权力的上升(1)背景:19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2)表现:①立法: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并直接掌握一部分立法权②财政:逐渐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③行政监督: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团党领袖和多数党领袖,议会监督作用减弱(3)影响:内阁权力逐渐膨胀,凌驾于议会权力之上三.议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1876年: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3.1884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性公民的普选权4.1918年:30岁以上妇女获得选举权5.1928年:成年公民实现普选权四.特点:1.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2.国王是国家元首,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权力中心4.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首相是掌握实权的人物5.融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为一体6.两党制、常任文官制①两党制:自由党(辉格党)保守党(托利)1924年开始工党取代自由党②常任文官制:文官指经公开考试(1870年正式确立),择优录取,无过失长期任职的国家公职人员,不参与党派之争,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机构国王议会内阁权力统而不治立法权行政权产生世袭选举多数党党首出任首相并组阁五.意义1.使英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政治主张,并通过协商和妥协,使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下运行,避免了暴力冲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3.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具有借鉴意义美国联邦制度的权力结构一.背景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①政治状况:松散的邦联(对内无权征税难以解决战争遗留下的巨各州互设关卡阻碍洲际贸易;对外各州拥有官税权,给英国的倾销带来可乘之机,在外交事务上不易协调各州利益)②经济状况:巨额外税,无统一市场③社会状况:社会动荡2.制宪会议①时间地点:1785年;费城②代表人物:“国父”华盛顿,“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二.1787年宪法1.联邦制原则(国家结构形式):①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分享权力的政府对同一地区及其人口行使权力,组成单位是想有绝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整体与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②特点:联邦与各州分享权力,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地位高于州2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