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功能与效用摘要: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并不在价值方面,而在使用价值方面。货币作为重要的金融资源,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的功能和效用。本文就货币的定义以及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功能与效用做系统的分析。关键字:货币,效用,功能,现代经济生活正文: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1货币具有商品的属性。在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分析中,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马克思创立货币理论的时代,正是各国普遍实行金铸币流通的时代,因此,马克思将黄金视为货币的最高阶段,而黄金本身就是价值十足的商品。进一步的推论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换中充当货币的东西,首先就在于它们是商品,与普通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这种与普通商品的共性,货币就不具备与商品进行交换的基础。1.2货币与普通商品有本质的区别。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并不在价值方面,而在使用价值方面。黄金被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被作为货币后,其使用价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的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交换手段,很明显,当它以第一重使用价值出现时,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价值出现时,才是货币。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第二,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在实际交换中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手段,是不存在对方对其使用价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碍的,货币的交换能力是超越使用价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换性质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赋予货币的属性,与货币材料是否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关系,普通商品的意义在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货币的意义则在于充当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充当一般的交换手段,为商品交换服务。这就是货币与普通商品的本质区别。可见,考察货币的本质,应把其质的规定和存在形式区别开来。无论货币由什么来充当,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性决不会改变,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货币。2.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功能2.1微观功能货币的微观功能是指货币在满足微观经济主体或经济单位从事交易、支付、价值衡量和价值贮藏等经济活动需求方面而具备的功能。2.1.1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是最经常的经济活动,货币是完成这种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由于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充当媒介,才使商品在不同的主人之间顺利地实现了转换或流通。商品交易的实质是物质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生产的对社会的使用价值换回他人生产的对自己的使用价值。这种交换,在一般等价物未出现以前,采取直接物物交易的形式,后来发展为以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先出卖商品换回货币,再拿货币购买商品的间接交易的形式。从交易的目的和物质内容来看,这个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是以商品换商品,货币只不过是商品借以实现交易的手段。以货币作为媒介的交易方式是一种进步的交易方式,因为它与直接物物交易方式相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交易者各方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去寻求交易对象所要求的商品或劳务的品种、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与自身对这些要求的巧合,而只需将自身的商品或劳务换成能够与其他任何商品或劳务在任意时间交换的工具——货币,交易的最终完成就不成问题了。商品交易采取以货币为媒介的形式以后,由交易而产生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就不再象直接物物交易时那样简单了(即: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卖者出卖商品,买者购买商品,关系便告结束,与他人无关),而是变得广泛而又复杂。由于交易过程分解为卖和买两个独立环节,因而使买卖关系向外延伸。商品所有者在出售自己商品时是卖者,出售商品得到货币后又成为买者,而另一种商品的所有者又成了卖者,他出售商品拿到货币后还不知再去购买哪一个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呢?交换过程连续不断,使商品所有者的社会经济联系不断加深,他们之间形成了一条买卖关系的锁链。一旦其中有一个商品所有者卖而不买,货币停留在他手中,就会导致一系列商品不能出卖,从而使商品流通过程中断。这就说明,在商品流通条件下,已经形成了货币对商品流通的制约机制,货币的媒介作用成为保证商品流通正常进行的条件。货币能否发挥流通手段职能,主要取决于货币的币值。2.1.2价值标准或计算单位交易、借贷、工程建设等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对标的物的价值计量和测算,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单位,可用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劳务、资产、负债、工程等的价值量大小,使各种价值物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在一个没有货币介入的经济社会中,商品之间的价值比较或交换比率的确定是极其困难的。价格是货币充当价值标准的具体形式,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币值)的对比,它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例关系,与币值成反比例关系。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真正尺度是劳动时间,货币只是一种相对尺度。货币价值尺度能否正确反映商品价值,取决于商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取决于人们对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正确运用。2.1.3价值贮藏手段货币作为一般购买力的代表,通过推迟它用来交换实际物品和劳务的时间,能够为将来保存价值或财富。生产者和经营者通过货币贮藏以备不时之需或调节生产经营规模;消费者通过货币贮藏来安排有限的消费需求。从理论上讲,当货币被当作价值或财富而为人们保存起来,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时,就是其发挥价值贮藏功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使商品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转手运动,形成商品流通,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货币必须不间断地作为流通手段,就是说,商品所有者在出卖了商品得到货币后就马上购买,使货币始终处于流动状态。2.1.3支付手段或延期偿付标准货币不仅在现时的商品交易中充当媒介,而且被用来签定一切长期性的交易契约,使契约的履行具有统一的标准。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种种支付如:清偿债务、交纳赋税、借贷、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都是用货币完成的。以支付手段实现商品交易,可节约流通中的现金量。因为,在交易者之间,总有相当部分债务可以相互抵消,不用付款即可清偿。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随之加深。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不仅作用于商品流通,而且扩展到商品流通之外。工资、赋税、地租等都由实物形态变为货币形态,单纯的货币借贷也发展起来。在当代,财政和信贷收支都是以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来完成的,两者都具有集中、巨额的特点。由此可见,货币的支付手段功能在经济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2.1.4国际经济交往中货币功能的特点经济主体国际间相互往来,尤其是国际贸易活动,都是离不开货币的。但是,货币在国际间发挥职能具有不同于国内的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价值尺度复杂化了。国际贸易中商品与劳务的价格,要通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即汇价迂回地反映。第二,支付手段职能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当国与国之间发生政治、经济、文化等交往后,会引起相互之间的货币收付,经过相互抵账以后,最后的差额需要付方国家来支付。它不同于国内日常交易中的支付手段。第三,流通手段职能一般只在国际间惯常的关系发生破坏时才起作用。如战争期间购买别国商品一般必须以国际公认的货币商品进行现金交易。与国内流通手段职能不同,国际交易中的流通手段不仅是交换的媒介,而且往往是与其它商品对等交换的货币商品。第四,国际化的贮藏手段必须是贵金属或币值长期稳定、国际信誉较高的货币。在特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2.2宏观功能2.2.1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社会总产品,开发、组合社会经济资源。2.2.2推动经济增长,安定社会经济生活。2.2.3作为政策当局调节社会总需求的重要工具。3.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效用货币的效用是指货币的使用者从使用货币中得到的各种满足,是货币的各种功能在货币使用者身上的具体体现。人们有时安于将货币长期保存起来,有时却急于将其抛出换为实物、债券等其他资产,有时还会处于持币待购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他们对货币效用的不同判断。在现实生活中,货币对其使用者的效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3.1供应流动性货币作为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最具有周转的灵活性,或者说具有最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人们便于随时进行交易和应付日常支出。现代经济中的经营单位、家庭或个人,其经济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货币收入和支出完成的,在取得收入和将其支出之间的时段中,货币持有为他们提供了应付商品和劳务支付的最灵活的形式。货币为其使用者带来方便交易和支付的效用,在特殊情况下表现为保有货币的潜在收益,即当货币以外的其他资产的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时,保有这些资产要承担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要失去交易和支付的便利,而这种风险和损失则表现为货币保有者选择货币资产的相对收益。在现代货币制度中,货币本身虽然不包含价值,只能代表一定的价值并在实际的购买和支付活动中去实现其所代表的价值,但是,货币保有者却能够在货币带来方便和避免风险中获得潜在收益。3.2预防不测货币是一般性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代表着对实际财富的索取权,如果货币价值能够长期保持稳定,那么,它作为财富索取权的这种功能就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这种价值贮藏功能使货币保有者能够将货币的购买、支付能力或财富索取权推延到将来使用,以防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可预料的或不确定的支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有理性的家庭或个人总不愿将其货币收入全部用完,而是将其中一部分保存起来,以应付将来可能遇到的失业、生病、意外灾难等不时之需。一个追求安全运营的经济单位,经常保留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在意外情况出现时,就可以应对自如。货币对其保有者的这种预防不测的效用,在货币价值越稳定的条件下就表现得越充分。3.3转换资产和转移财富人们的财富是以各种不同的资产形式存在的,如:房屋、用具、贵金属、饰品、字画、古玩、股票、债券、货币等,一般来说,货币以外的其他各种资产在相互转换时都受到其质量、价格、市场需求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作为索取财富的一般性工具或权力,在转换为其他资产形式时,却不存在由于自身的质量、价格、市场需求等诸多原因而被拒收的障碍,在各种资产形式中,货币是最具灵活性或流动性的资产,它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自由转换其他资产的方便。同样,由于货币是价值的一般存在形式,其效用还表现在当财富需要在经济主体之间相互转移或需要在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转移时,它也是最为方便和灵活的形式。3.4投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各种各样投机谋利的机会,理论上在分析投机问题时,通常是以买进债券获得利息,或在债券价格发生变化时获得价差收益为其典型形式。人们把握投机机会,需要有各种准备,如: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必要的知识积累、必要的工具设施等等,这些准备能够使投机者获得准确的市场判断力,但只有这些还不能说就一定抓住了投机机会。在对市场有了准确判断之后,唯一不可或缺的就是实际的购买和支付能力了。货币是一般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又是最具周转灵活性和方便性的资产,在市场上,假定人们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条件等是完全相同的,那么,在机会面前,幸运者一定是那些持有充足的货币而等待有利价格出现的投机者。3.5提升信誉在经济生活中,信誉是一个经济单位与其他经济单位正常交往的先决条件,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信誉第一”的说法。一个经济单位的信誉是高还是低,可以通过许多反映其总体实力的指标显示出来,如:资产总量、销售总额、利润总额等等。在广泛存在信用联系的情况下,人们判断一个经济单位的信誉高低,不仅要看这些反映总体实力的指标,还要看一些反映其现时财务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