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2018浙江,14—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0分)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4分)(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4分)一、1.答案A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发言:开口。2.答案B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B.“其”都是人称代词,他的。A.助词,的/提宾标志,不译。C.介词,在/引出对象,给。D.所+动词=名词性结构/为……所……,被动结构。总结拓展(1)之:用作助词时①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如:“古之学者必有师。”②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何陋之有?”“夫晋,何厌之有?”③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其:用作副词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根据语境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例如: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③“吾其还也。”(表婉商);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3)于:用作介词时①在、从、到。如:“乃设九宾礼于廷。”“卒于睢阳。”②“在……方面”“在……中”。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③由于。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④向、对、对于。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⑤被。如:“君幸于赵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⑥与、跟、同。如:“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⑦超过、比。如:“苛政猛于虎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所:用作助词时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臣所过屠者朱亥。”③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④所以,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的凭借”“是用来……的”等。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答案C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概括能力。“效法嵇康、阮籍”错。由第二段“当时四方士大夫……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可知,C项张冠李戴。方法总结①抓准对象。当选文中出现的人物不止一个时,我们要抓住题中特定人的行为举止进行筛选和判断。②体情察意。作者往往通过记叙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性格,因此要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情”,进而分析人物性格。③锁定内涵。选项中对人物某种品质或做法的解读,有时是命题者自己进行了概括,有时则摘引原文中的字眼,它们有时是明晰的,有时则是隐蔽的,要注意回到原文进行甄别。④关注手法。古代散文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往往采用多种手法,如叙述描写、作者评说等,抓住这些手法或信息有助于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和处理。4.答案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根据关联词“又”“虽”“故”断句,然后根据句意完整断句。5.答案(1)(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2)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既:副词,已经、……以后。不徒:不仅、不只。夸:夸耀、夸大。诳:欺骗。蹈:实践,践行。(2)不显于时:状语后置,不于时显。其……不:难道……不。贱:地位卑下。[参考译文]天下人不崇尚儒家很久了。当今的士大夫,开口必称自己是儒家。儒家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戴着高高的帽子,束着宽而长的衣带,穿宽大衣袖衣服的就是儒家吗?拿着书伏在书册上,诵读不止就是儒家吗?又只是点评文章,写出华美的文字就自称儒家,这也相差太远了。放下这些暂时不说,像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歙、张酺、胡广,都是世人所说的大儒,他们果真能够称得上儒家的名声吗?鲁地人颜太初,字醇之,常常对当时的风气感到愤慨。他诵读先王的书籍,不拘泥形式,一定要探求其中的道理。(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他的身份地位和平民无异,他的才华也没有得到彰显。不彰显才华,先王之道就会湮没无闻,于是开始探求国家治理及发展社会风气的得失,用诗歌和文章的形式来宣扬传布它。景祐初年,青州的地方长官行事荒淫放荡,向往嵇康、阮籍的处世方式,当时四方的士大夫陶醉于没有名教的约束,一致效仿,慢慢地形成了风气。颜太初憎恨他们成了扰乱社会风气的根本,作了一首《东州逸党》的诗来讽刺他们。这首诗被皇上听到,皇上立即治青州长官的罪。又有郓州的长官对下属的清廉正直与自己不同而感气愤,用罪名诬陷下属,致使他在狱中被拷打而死。他的妻子孩子弱小无处控诉,颜太初平素与他交好,怜悯他被冤死,作了一首《哭友人》的诗,州牧也因此获罪被罢免。当时有人举荐太初博学有文采,皇上诏令让他做国子监直讲。恰好有个对太初不友好的御史,向皇上进言说太初狂傲自大,不能任学官一职。皇上的诏令立即下达,改授他河中府临晋主簿一职。颜太初为人处世,实在宽厚善良并有政绩,并非狂妄之人。又从临晋改任应天府户曹,管理南京学馆,在睢阳去世。按原来的制度,判、司、簿、尉的考核,没有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的结果为下等的,都会按例升为令、录。即使那些愚蠢、胆小、昏庸、年老没什么可取之处的人,等待数年,也会获得晋升。然而太初有如此才学,考中进士,入职做官近十年,最终到死也没有脱离判、司、簿、尉的行列,死时大概四十多岁。唉,上天这样不看重读书人,使情况到了极坏的地步!小人所责怪的高洁正直的人一定除去吗?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的仕途和寿命都不通达?世人见颜太初的官职不能吸引人,又因他的文章多指摘攻讦,那些有弊病的害怕听到自己的不足,即使看到他的文章,也不见重视,所以他的文章被遗弃的很多,而我只得到两卷。在同州又得到他所写的《题名记》,现在收集整理并为之作序。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后代若能见到他的作品,细看《后车》一诗,就不会忘记警诫教训;观看《逸党》一诗,那么礼仪就不至于崩坏;阅读《哭友人》一诗,那些酷吏就会心生羞愧;观看《同州题名记》,地方长官就会知道理政弊端;察看《望仙驿记》,地方官吏就不会过分迎送路过自己辖地的官员。由此看来,它的益处不是很多吗!二、(2017浙江,14—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0分)上池州李使君①书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②,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③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④,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

1 / 3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