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基础知识岐黄科普会培训部培训内容总体介绍人体的穴位分布情况(了解)腧穴的定位方法具体讲述人体常用的保健穴位,包括穴位的具体定位和功效人体穴位分布总览腧穴腧穴的命名腧穴命名:天象,地理,王政,人事,動植物,傢具,建築,解剖,臟腑,陰陽,功效腧穴的分类经穴:十二正经+任督二脉的腧穴(362个)奇穴:十四经外,有固定位置,有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按压痛点取穴。无定点,无常名特定穴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原络穴:阴经之输幷于原;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腧,名曰原。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郄穴: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部位,阳经郄穴治急症,阴经郄穴治血症背腧穴:直接反映脏腑功能状态,阴病治阳募穴:脏腑之气聚于胸腹部的腧穴。阳病治阴八会穴:府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腧,骨会大杼,脉会太渊八脉交会穴:公孙、内关、外关、足临泣、章门、申脉、后溪、照海、列缺下合穴:六腑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腧穴的定位方法同身寸概念分类•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定位法什么是同身寸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一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主要有骨度和指寸法两种,临床多指后者。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骨节来作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按照相应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胸部与胁肋部取穴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常用骨度分寸表部位起止点常用骨度头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寸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胸腹胁部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9寸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寸两乳头之间8寸背腰部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12寸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13寸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指寸法•指以本人手指折定分寸作为长量单位量取穴位的方法。常用的有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和一夫法。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一夫法也叫横指同身寸,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自然标志取穴法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一种是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人的五官、指(趾)甲、乳头、肚脐等;一种是需要采取相应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包括皮肤的皱襞、肌肉的凹陷、肌腱的显露以及某些关节间隙等。即根据人体的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足三里位置: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腹胀、便秘、泄泻,下肢痿痹以及强身保健。作用:足三里所包含的经络就更广泛了,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按摩手法:拇指垂直下按,增加揉的动作,力度要大,不仅有酸麻胀的感觉,最好还要有一些窜的感觉。委中位置:腘横纹中点。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急性吐泻、腹痛、丹毒等作用: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通常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能减轻30%的疼痛。另一个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长年“一窍不通”的人,按摩“委中”穴有即时通气的作用。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的患者,“委中穴”痛点处点按2分钟,腰痛可即时缓解;鼻子不通的人,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列缺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取之。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牙痛、颈项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作用:1)此处按摩,有助于治疗偏头痛、头痛、颜面神经痉挛及麻痹、咽喉炎等头面部疾病。(2)手肘、腕无力及疼痛,半身不遂,可按摩。(3)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及咳喘等肺经病证,均可按摩合谷位置: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口、耳聋、热病无汗或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作用:可以治疗从头部一直到手的疾病,甚至于可以预防中风、牙疼、嗓子疼等疾病。按摩手法:拇指屈曲垂直,做一紧一松的按压,按压的力量要强,应有酸麻胀的感觉,每两秒一次,每次做五分钟。其他人体常用保健穴位百会[定位]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主治]头痛、眩晕、耳鸣、中风、失语、失眠、健忘、癫狂痫、脱肛、阴挺、胃下垂等。《甲乙经》载明百会穴是“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考虑到有人旋毛生长偏斜,此时取穴不应拘于旋毛中央,于是补充说明此穴“直两耳尖”,即在前后正中线上。水沟(别名人中、鬼宫)•[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昏迷、晕厥、中暑、中风、癫狂痫、癔病、小儿惊风、面瘫面肿、鼻塞、鼻衄、急性腰扭伤等。风府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塞、感冒颈项强痛。风池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塞、感冒、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大椎•[定位]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咳喘、癫狂痫、头项强痛等。肩井[定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臂不举、乳痈、难产、瘰疬等。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关元[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主治]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疝气、遗精、阳痿、遗尿、尿频、月经不调、带下、不孕、恶露不尽等。气海[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主治]虚脱乏力、形体羸瘦、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产后恶露不绝、痛经、不孕、中风脱证、脱肛、腹痛、腹泻、便秘。神阙[定位]脐窝正中。[主治]中风脱证、腹泻、腹胀、腹痛、脱肛、水肿等中脘[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吞酸、呃逆、纳差、腹痛、肠鸣、泄泻、黄疸背腧穴心腧[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咳嗽、吐血等。肺腧[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咳血,骨蒸潮热,盗汗等肝俞[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胁痛、黄疸、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腰背痛、癫狂痫等脾俞[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水肿、黄疸、背痛等。肾俞[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头晕耳鸣、腰痛等背腧穴天枢[定位]脐中旁开2寸。[主治]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痛经、月经不调等。曲池位置: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上肢不遂、手臂痹痛、高血压、热病、癫狂、咽喉肿痛、齿痛、腹痛、吐泻、皮肤病等内关位置: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胸闷、失眠、癫狂痫、胃痛、呕吐、呃逆、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肘臂挛痛作用:内关穴属于心包经,连接着心脏,按压内关穴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和肺脏有关的疾病。止呕缓解晕车晕船。按摩手法:拇指垂直按在穴位上,指甲要和;两筋平行,用指尖有节奏地按压,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酸麻胀的感觉。劳宫[定位]位于手心,自然握拳中指所指处。[主治]心烦善怒、癫狂、小儿惊厥。血海[定位]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2寸。[主治]崩漏、月经不调、闭经、瘾疹、湿疮、股内侧痛、阴部瘙痒、贫血等。用掌心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丰隆•[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中指)•[主治]腹胀、便秘、咳嗽、痰多、癫狂、头痛、眩晕等腘横纹至外踝尖是16寸,故取中点阴陵泉[定位]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黄疸、月经不调、带下以及膝关节肿痛等•位置: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腹胀、肠鸣、泄泻、带下、阴挺、月经不调、遗精、阳痿、遗尿、心悸、失眠、脚气、下肢痿痹,阴虚诸证•作用:三阴交是妇科的首选要穴,它可以说是妇科病的万灵丹,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也就说它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可止血,能滋阴又可利湿,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而产生对机体有利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它的作用。•按摩手法:按揉。三阴交昆仑•[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疼痛、癫痫涌泉[定位]足趾跖屈时,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主治]小儿惊风、癫狂痫、昏厥、头晕、目眩、咽痛、喉痹、小便不利、大便难、足心热大家开始找穴位咯!!!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