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高等教育目的及目标术与道“目的较概括和抽象,是一种某种行为活动的普遍性的、终极性的追求。目标较具体,是某种行为活动的特殊性的、个别化的、阶段性的追求。目标是要达到效果的量化指标”,目的与目标有共同的结果,但是目标更侧重于可量化,在一定时间达到结果就是目标。目的是没有任何时限的。回答培养什么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第二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第三节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第四节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第五节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何为政治政治成为了城邦公民参与的统治和管理活动。政治是各种集团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集团或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所结成的特定关系。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环境等“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几种主张“政教合一说”“政教分离说”“政教互助说”三种主张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1、从政治角度出发,政治就是教育。2、从教的角度出发,教育就是政治。“政教合一说”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政教合一制度在中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沙俄、阿拉伯帝国、印度、意大利等国家或地区实行过。当时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加强自己的政治统治,需要利用宗教;而宗教首领为了扩大影响、争夺势力,也需要与封建统治者的联合。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政教合一1、教育独立于政党之外。2、目的而言,教育和政治活动都在于影响人。3、背景:教育行政系统方面,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后,公共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参与教育活动和对教育的组织管理日益完善起来。“政教分离说”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土耳其信仰伊斯兰教,但主张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项原则,源于欧洲摆脱宗教控制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并成为欧美政治学说主流观点。欧洲社会的趋势是向世俗主义方向发展,从而渐渐远离基督教教育中的宗教礼仪和信念。1、政治影响教育。2、教育也影响政治。“政教互助说”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二、教育与政治的双向关系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谁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3、创新政治理论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5公共管理:国家政权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4权力:争夺和运用权力的过程3法学:用立法和执法最终实现统治的过程2宗教神学:源于超自然的力量1道德伦理:政治源于道德规范6马克思: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属性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回顾历史造就统治人才——学而优则仕培养目标儒家经典教育内容官吏和地主的子弟入学资格中国高等教育有很深的政治化基因官学由朝廷供给经费来源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历史事实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科举制度康乾盛世与文字狱战时党政教合一文化大革命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总结中国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呈现出高度的控制性特征政治选择决定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影响高等教育结果政府政策决定高等教育的兴衰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政治对高等教育影响方面高等教育对政治影响方面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政治对高等教育影响方面欧美认识论传统我国政治论哲学主导一对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的探讨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分析了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是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的“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另一种“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则认为,人们探索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直至“知识经济”大行其道时候,似乎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与后一种高等教育哲学。政治对高等教育影响方面国家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的政府管理模式二、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国家的政治价值观规定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政治对高等教育影响方面三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家庭社会阶层校际差异地域差异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过程、结果基础设施、师资队伍仪器设备、教育教学高校的空间布局、入学机会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政治对高等教育影响方面四政治对高等教育控制手段方面高等教育政策1高等教育制度2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3高等教育立法4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分析5高校各种权力的研究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政治学分析66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高等教育对政治的影响方面3高等教育促进政治改革发展1高等教育政治社会化5强调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4民族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6高等教育培养政治人才方面第一节高等教育与政治第二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人和自然人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蔡元培: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不可偏废的方针。1912年民国政府: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927年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们生活,扶植社会生活,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1934年中央苏区: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950年教育部: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第二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1957年,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第二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1990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2002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结: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了几十年教育实践中的历史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结果的观念存在,是教育活动所希望获得的教育结果,主要反映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逻辑概念: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或者说是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设想。高等教育目的的逻辑概念:高等学校中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设想。巴黎大学的前身是索邦神学院,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二)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目的的本质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期待性。作为理想教育目的,是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结果,因而内含观念价值与期望值。教育目的是主客观的统一。教育目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上海美国教会办的圣约翰大学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2、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1955年5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合发表了著名的《迈瑙宣言》中指出:“在相信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之路的同时,也强高要看到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哈佛大学1978年《公共基础课方案》规定,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语、数学、自然科学等五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3、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中各执一方,前者代表是斯宾塞,后者是洛克。–形式教育主张课程设置应该偏重于古代语言、数学、逻辑,忽视一般学科,尤其轻视自然科学。带有很强的新人文主义色彩,目标是以培养包含古代历史研究和美育的更丰富的人性。–实质教育课程设置重视自然科学,现代语言,轻视古代历史和古代语言,非常重视适应大机器生产的需要,强调社会经验方面的因素,培养目标是实用人才,技术人才。4、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在中国,人们总是说,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服务于社会。高校存在于社会之中,而非社会之外。不过,中国的高等教育情况有点特殊,其管理权总是落在国家的手里。中国高等教育仍然具有强烈的前苏联高等教育的色彩。课程设置首先是为明确的职业目标做准备。在中国现代化刚开始的1911年,蔡元培就满怀教育自主的理想。但随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种观点消失了。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工具化和集权化的特征,高校实际上成为一种国家机关。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学校的这种工具化及其完全的功利主义倾向,并非有益之举。于是,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又重新强调高校的自主办学,强调给予高校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一种转向,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因为相对于受外在控制的高校而言,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高校未来会给予社会和国家更多的回报,也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切既不侵犯也不屈服。约翰·纽曼,19世纪中叶任爱尔兰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学校长,1873年出版《大学的理念》成为西方教育学最为经典的文献。‘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在他看来,这个表述意味着,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同一个地点,探索普遍的学问。如果人员不是来自世界各地,就不会有探索各种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是聚集在同一个地点,就根本不会有任何学校。因此,从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看,大学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探索各种知识的场所。按照纽曼的观点,我们可以知道大学是教育场所而不仅仅是教学场所。洪堡,德国现代大学之父,1809年受命改革普鲁士的教育体制。大学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它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范·海斯,1904-1918年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曾提出了对世界高校发展颇具影响的“威斯康辛思想”。(四)高等教育目的历史沿革(五)日本的教育目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于1986年4月23日发表了“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审议报告”,报告分析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国际化、信息化和社会成熟化),针对日本“教育荒废”的现状,提出了21世纪日本的教育目的。“1.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教育的中心问题是要对学生进行身心两方面均衡发展的教育。2.自由、纪律与公共精神。3.世界之中的日本人。要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培养能够在艺术、学识、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上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面向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起码条件: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人类